Quantcast
Channel: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Viewing all 119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海洋日大會考 鮪魚旗魚少九成 多數國人無警覺

$
0
0
本報2016年6月11日台北訊,張景雲、張淑真報導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5月底推出海洋大會考,測驗民眾對海洋生態與議題的瞭解程度。截至6月3日已有1270人參與測驗,平均12題答對8.3題,換算平均分數為69分。從測驗結果來看,國人普遍上均能認知人類活動是造成海洋污染與生態破壞的主因,但是對台灣珍貴的海洋資源認識仍不足。

老梅石槽係因綠藻類於冬春季繁生而形成整片綠色藻類附著於礁岩的景象,因此亦有人稱之為「藻礁」。(圖片來源:劉靜榆)

老梅石槽係因綠藻類於冬春季繁生而形成整片綠色藻類附著於礁岩的景象,因此亦有人稱之為「藻礁」。圖片來源:劉靜榆

超過55%的國人對過漁的現況及嚴重性瞭解不足,例如全球大型海洋魚類如鮪魚、旗魚,由於全球進入工業化時代過度捕撈的結果,數量其實已減少了九成,但是多數答題者並不知道這個比例。

台灣四面環海,擁有豐富的海洋資源與生態多樣性。但測驗結果看出國人對台灣珍貴海洋資源認識仍顯不足,六成以上民眾並不知道桃園觀新藻礁是台灣面積最大的活藻礁群,而且已於2014年劃設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將近1/3的民眾誤以為藻礁是東北角的生態資源。

此外,六成以上民眾不知道台灣第一座海洋國家公園是2007年成立的東沙環礁國家公園,其中四成民眾以為墾丁是我國第一座海洋國家公園,顯示民眾仍不清楚海洋國家公園的定位。但有趣的是,在回答台灣目前有幾個海洋國家公園時,將近一半的民眾認為台灣應該有三個以上的海洋國家公園,雖然實際上我國只有兩個國家公園。

將近一半的民眾認為台灣應該有三個以上的海洋國家公園,雖然實際上我國只有兩個國家公園製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六成以上民眾不知道台灣第一座海洋國家公園是2007年成立的東沙環礁國家公園。製表:台灣環境資訊協會。

至於和海洋環境相關的全球暖化、過漁、海洋汙染、海岸後退等問題,多數民眾對這些議題都有一定程度的認識,也認知到人類活動是海洋污染與棲地生態破壞的主因,卻不一定瞭解海洋環境破壞的嚴重程度,顯示守護海洋及海洋教育的工作還需要更積極努力!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溫柔的揭開真相 帶孩子認識世界的綠繪本

$
0
0
作者:水滴文化

掀開紙頁,找出環境問題。圖片來源:水滴文化。

透過繪本談重要的事

近年來,越來越多暢銷繪本故事不再走溫馨可愛路線,而改以發生在世界各地的環境議題為主。這股「綠繪本旋風」,在台灣也因為民間團體如主婦聯盟的大力倡議推廣,漸漸成為學校和家長關注的話題。

這種含括生態、自然、保育、暖化、森林……各種愛地球、尊重自然、土地倫理等意涵的「綠繪本」,透過藝術家的精美插圖和特殊裝幀的立體翻頁設計,讓知識更容易親近,不僅激發孩子的學習興趣,也讓孩子從小了解我們生存的世界正面臨著「全球暖化」、「海洋汙染」、「能源危機」等嚴峻的考驗,提供孩子獨立思考的空間,從小建立對環境與社會的關心。

《樹懶的森林》立體內頁,怪手挖走森林,動物四處逃命。圖片來源:水滴文化。

環境議題不只是大人的事,小小行動實際參與改變

前年起從英國USBORNE出版社引進台灣,造成一股風潮的立體「翻翻書」,也跟上綠色風潮。水滴文化五月出版的系列作《小翻頁大發現11:我的地球變化大發現》,透過圖解與翻頁設計,以日常生活中常見活動和新聞報導為例,剖析全球暖化及氣候異常的成因,其中蘊藏的小知識有些連成人也未必知道。為什麼溫室氣體越多氣候就越難以預測?為什麼魚兒往北方游、鳥類要遷徙,灰熊不冬眠了?世界上最熱的地方在哪裡?為什麼購買當地農產品和二手用品就能節能減碳?一問一答的方式讓小讀者在彈指間全面地瞭解全球暖化,知識學習不再片段零碎。

海洋問題有哪些,動手翻翻看。圖片來源:水滴文化。

讓孩子看到世界議題「全球暖化」對小朋友來說並不可怕,可是越來越多證據顯示,環境問題所帶動的連帶效應如海洋生態改變、糧食危機、各種天然災害頻傳等等,可能比外星人入侵、核子戰爭、整個生態系和人類造成更全面的威脅。

類似主題在市場上發酵的,還有青林國際出版的《樹懶的森林》,這本書透過最近在動畫中超人氣的動物角色「樹懶」的角度,以立體書的形式,呈現全球森林面積急速減少的現象。另外,維京國際的《菠菜在哭》以及小魯文化的《希望牧場》則是描繪日本東北地震後,當地居民如何面對看不見的核災威脅。

這些「綠繪本」所呈現的議題看似嚴肅,但透過繪本感性的敘事、細緻的圖像甚至是互動性高的立體書形式,不僅打動孩子,也同樣感動成人讀者。

綠色童書推薦

溫室氣體是怎麼產生的?地球上最熱的地方在哪裡?為什麼魚兒往北方游、鳥類要遷徙,灰熊不冬眠了?二氧化碳排放量越大,氣候變遷就越快?什麼是全球暖化?還有酷熱和嚴寒的沙漠、高山、河流、森林和冰河……這些地球環境的變化,透過一目了然的透視圖解,馬上就把龐雜的知識變得簡單明瞭、生動易懂。

《我的地球變化大發現》封面。圖片來源:水滴文化
作者: 凱蒂‧戴恩斯
繪者:彼得.艾倫
出版社:水滴
出版日期:2016/5/19
 

小小菠菜背負著農夫的期待,在細心照顧下長大,可是長大了,卻不能吃!乳牛努力的吃草,可是生產出來的牛奶卻不能喝!農夫辛苦的插秧,可是收穫的稻米卻不能吃!所有東西都不能吃,所有的努力都白費了……日本福島核災後,當地居民們經歷了一段難以想像的艱苦歷程。人們究竟該如何和環境共處呢?醫師鎌田實以充滿情感的文字,搭配繪本大師長谷川義史樸拙的筆調,共同完成一本值得省思的故事。

《菠菜在哭》封面。圖片來源:維京出版
作者: 鎌田實
繪者:長谷川義史
出版社:維京
出版日期:2016/03/01
 

在一片美麗的森林裡,樹懶慵懶的過著自由快樂的日子。牠沒有發現到,這片森林即將面臨著消失的命運。機器怪手忽然出現在森林裡,大口大口的吃掉樹木,鳥兒驚慌地飛走了,猴子食蟻獸也陸續遷離了,直到最後一棵樹木倒下,樹懶才意識到,自己美麗的家園消失了!樹懶的森林還會回來嗎?樹懶還能重回到那片茂盛美麗的森林嗎?

《樹懶的森林》封面。來源:青林出版
作者: 蘇菲‧史崔蒂
繪者:路易斯‧里戈,阿努克‧博伊斯羅伯特
出版社:青林
出版日期:2015/11/03

 
 

希望牧場

日本三一一大地震之後,由於發生輻射外洩,有些牧場被劃入「警戒區」內。
有一位養牛人,留在杳無人煙的小鎮牧場,並決定不管發生什麼事,都要在那裡守著留下的牛隻。此繪本所描繪的,便是這位養牛人的姿態。

《希望牧場》封面。圖片來源:小魯文化作者: 森繪都
繪者:吉田尚令
出版社:小魯文化
出版日期:2016/03/01
 

 

【綠色職人誌】以此身連結大地:七世代自然生活學校

$
0
0
作者:許靜娟(自由撰稿人)

你相信,現代社會還有人能在三分鐘內,用鑽木的方式,升起一把火嗎?你試過在夜晚矇著眼、赤著腳,循著鼓聲走出一片森林嗎?

如果只給你一張帆布、讓你獨自在森林中度過四天四夜,完全地與自己、與自然相遇,你將會獲得什麼?而你有多久沒像個野孩子一樣,在山林中盡情奔跑玩耍?或者根本從來沒有過?

這些,在「七世代自然生活學校」能體會到。創辦人夫婦 Mike 和達娃,一個來自美國、一個是土生土長的台灣人,基於與大地媽媽的深刻經驗與情感,他們共同創造了這所鼓勵人「重拾與自然連結」的學校。課程內容包括搭建臨時原始避難所、鑽木取火、搓繩、編籃、追蹤行跡、偽裝、覺知,以及在野外獨處數天的「靈境追尋」。

孩子學習在自然裡安靜。圖片來源:七世代自然生活學校。

孩子學習在自然裡安靜。圖片來源:七世代自然生活學校。

踏上自然追尋之路

在 Mike 的生命與大自然「相遇」之前,本來是美國連鎖家具商的超級業務員,在全美分店的銷售業績排名第一,有著可觀收入和豐腴的物質生活,他卻感到不太對勁。37歲生日前幾天,他走進主管辦公室問道:「請問你有辭職信格式嗎?」主管笑著說:「當然有啊!」他還以為這個超級業務員在開玩笑。當天 Mike 就離職了。隔天,他到家附近的書店閒晃,被一本名為《The Tracker》(中文譯名:追蹤師的足跡)的書所吸引。書中故事主角 Tom Brown 是個白人,從八歲開始,就跟一位印地安阿帕契族長者「潛近狼」(Stalking Wolf)學習古老生活智慧,踏上自然追尋之路。

這個故事深深吸引了 Mike,他找上 Tom 創辦的「追蹤師學校」(Tracker School),接受各種啟發與訓練。經過幾年的參與,他在追蹤師學校擔任了一年「森林照護者」的志願職位、在學校的森林中,自己蓋房子、過著沒水沒電的原始生活。

對於這段經驗,Mike 認為:「在追蹤師學校的課程中,得到的是一連串的資訊,但,必須透過把這些資訊『做』出來,才有可能真正將它們轉化為真正的知識與技能。」

至於多年從事兼職翻譯工作的達娃,則因為幫出版社挑書,找到《追蹤師》系列書籍。有一段文字這麼寫著:「追蹤時,我們拿起的是一條線索。線索的遠端有個生命在移動、生存,並且與我們眼底的足跡相連。那動物的一舉一動,仍存在於足跡之中,存在於最細微的外在與內在的細節裡。我們一旦開始追蹤,就會逐漸變成我們所追蹤的那隻動物本身。」審書時,達娃一面讀一面好奇:「有這麼厲害?真的可以這樣天人合一嗎?」

翻完第一本《松林少年的追尋》,她心想:「這個境界太厲害了,我也想要有。就算是騙人的,也要眼見為憑。」帶著迫不及待的心情,達娃直接飛到主角 Tom Brown 創辦的追蹤師學校一探究竟,該系列的第二本《追蹤師的足跡》,還是她飛到美國、進入追蹤師學校上課前一晚,在旅館裡完成的。追蹤師學校的訓練,開啟了達娃的自然之眼,後來在進行「靈境追尋」時,她曾經一個人在曠野獨處28天。

將經驗分享出去

當達娃首次來到追蹤師學校,認識了當時擔任森林照護者的 Mike,兩人陷入愛河。2008年,Mike來台旅行,達娃為他安排了演講與工作坊,結果反應熱烈,讓他們看見在台灣授課的可能性。2009年,達娃赴美與Mike結婚。

對 Mike 來說,創辦戶外學校是他多年來的夢想。多年的野外經驗,讓他的技藝足夠成熟,但在美國,已經有成堆的戶外學校或野外技藝學校,立足不易;反觀台灣這座小島,擁有龐大的人口和複雜的環境議題,卻還沒有這樣的機構。2012年,兩人討論後,決定結合他們在追蹤師學校和其他地方的學習經驗、加上長年野外生活的體悟,一起回台,創辦「七世代自然生活學校」。

七世代成立第一年,一開始就成立官方網站和臉書專頁,進行活動宣傳。七世代的課程名額一向上限20人,但最初幾次課程,大約都只有6至8個學員。在一個為期半年、每月一次的小班制親子課程中,每次上課,兩人都得開車來回於雲林住處和當時的上課定點陽明山。扣除交通、備課等成本,課程階段還進行不到一半,收取的費用就已經用完、根本入不敷出。

對他們來說,創業第一年虧損是必然的,他們也深知「這種事情急不來。」;兩人也從學員全然沉浸在大自然中的樣子,得到極大的回饋。達娃記得:其中有個過動的孩子,從最初完全無法靜下來參與活動。到最後一次上課時,已經能夠安全專注地拿刀削木頭、獨自完成鑽木取火需要的工具。

用雙手以草木生火的過程。圖片來源:七世代自然生活學校。

用雙手以草木生火的過程。圖片來源:七世代自然生活學校。

慢慢地,七世代的名號漸漸受野外愛好者所知,透過學員的相互推薦,目前的課程幾乎場場額滿。其中,讓人放下打火機與瓦斯爐,在野外重新建立與「火」直接連結的「認識火」、與在自然中開啟雙眼、觸覺、直覺等感官敏銳的「覺知力與自然觀察」,是他們的兩大招牌課程。

這些課程強調感受與實作,挑戰、顛覆了台灣人偏重知識灌輸、記憶背誦的學習歷程,也讓人重新找回身體與大自然的直接連結,帶給用腦過度的現代都市人難忘的經驗。

「我們的基礎學習雖然是來自追蹤師學校,但後來也遇到非常多不同的導師,加上我們對這個環境的體認,吸收、消化再重新形塑出適合此地的課程。」面對與美洲截然不同的民情與自然環境,七世代在課程設計上,針對台灣的環境與學員特性,發展出截然不同的課程模式。

在地狹人稠的台灣,人們所謂「自然生活」,頂多像農夫身處的田園,野外生存並非必備的生存技能,最開始,七世代開設過野外求生課,結束後學員卻困惑:「我學這些,要用在哪裡?」透過不斷嘗試摸索,七世代逐步降低「野外求生技能」的課程比重,偏重引導人們建立感官上與自然連結的經驗、並且能在之後的日常生活,持續讓這樣的體驗發酵。

達娃說明,「比如生火,當你知道可以用遠古祖先的方法生一把火,那一瞬間,就透過這把火認識了森林、透過土地、樹木和火,學會和大自然可能連結的方式,那個連結方式是非常直接的感動;或者動物追蹤課,你學會了,在都市裡也可以追蹤公園裡的貓、狗、松鼠等小動物。透過這些課程,只要持續練習,你將對環境更加覺察。」

一切走在當下

七世代目前沒有專屬的大型戶外場地,每次少則兩天、多則九天野外課程,相關的行政工作、場地協調、食宿規劃、器材準備、加上授課與翻譯工作都相當耗費心力。課程即使叫好又叫座,卻難以大量推出。目前的課程收入,還不足以支應兩人的家庭開支。

達娃說:「一方面也是因為我們開得課不夠多。若要支應生活,一個月要開兩次課,但這樣在身心能量方面相當累人!」曾經是超級業務員的Mike認為,七世代學員數量與營收,並非他要追求的目標,若學生人數太多,難免影響課程品質。甚至覺得:「賺錢的自然學校常常就不是好學校了。」

七世代的創辦人Mike與達娃。圖片來源:七世代自然生活學校。

七世代的創辦人Mike與達娃。圖片來源:七世代自然生活學校。

目前,達娃仍需額外兼職翻譯工作,補貼生活開支,她自嘲:「我們兩個對於金錢的安全感不同,沒錢的時候我會到處想辦法,在這方面Mike賺到了!」在兩人的分工上,Mike主要負責授課,達娃則要打點所有相關的行政庶務工作,並在課程中負責翻譯工作。

之所以名為「七世代」,是因為北美東北部原住民世代流傳著一份古老智慧:在做決定時,必須為未來七代子孫著想,若有不良影響就不能做。

對於達娃和Mike而言,創立七世代自然生活學校,最重要的是忠於自己初衷與理想的選擇。他們依著自己對大地媽媽的愛而行,沒有太多華麗的想法與宏觀的願景,一切只是走在當下而已。

附錄 ‧ 觀點Q&A

Q:會希望有更多人投入在傳授人與自然可以如何共處的經驗嗎?有什麼話可以分享給這些有志投入的人?

A:對我來說,這方面我沒那麼有興趣。如果有人想要加入的話,就是給予他們祝福,其實沒有什麼話想說,就是只能祝福大家而已。

因為我們不是為了要創造一個這樣的社群,我們沒有那樣的需求。我們純粹是基於自己對土地的愛而做這件事情。並不是說我們沒有想要看見更多人跟大地做連結,而是我們只是在做自己的事情。

" I've never done this for human beings. I do it for the nature." Mike補充。
 
 

聆賞大地:耳挖草

$
0
0
文字:陳秀竹;繪圖:孫麗婷

金門五虎山上的耳挖草。繪圖:孫麗婷。

 女媧
 補天
 滴漏的紫色
 掉在
 大地

 成就了
 春天的耳挖草
 彷彿
 春天的耳朵
 將
 大地美好的聲音
 都收納
 在黎明
 輕輕綻放

 一隻耳朵
 二隻耳朵
 百隻千隻耳朵
 都說
 大地處處有樂章
 鳥愛唱歌
 蟲
 也唧唧鳴叫

 風
 呼叫
 千百隻耳朵
 隨著樂章
 翩翩起舞

 春
 大地
 浪漫的旋律
 花草
 也沉醉

【沒有垃圾的一年】所謂的「不逞強」無塑運動

$
0
0
作者:洪平珊(小事生活創辦人)

上回文章發表後,某天朋友D突然敲我,說她仔細地盤查家中的物品,發現要實踐無塑生活根本就是天方夜譚!這想法讓她對這個世界感到更加沮喪。我對著電腦笑了一笑,回她說:換個角度看,塑化人生已經來到沒有更糟的谷底了。如果這次沒有塑膠之外的選擇,世界依舊是這樣運轉的;但若有天發現某個新選擇,即使很微小,只要開始實踐,事情就立刻不一樣。

我們處在一條只會往前,不會走歪的道路上,不是件很美好的事情嗎?

這就是小事生活,為什麼特意在無塑運動前,加上「不逞強」三個字的原因。無塑運動是一個長期的挑戰,但不是一場誰用得最少就會得大獎的競賽。

把遠大的目標化為每一個可行的小行動,我們就會像蒲公英一般可以自在飛翔。

記得剛開始做無塑生活實驗時,總是站在大賣場的零食區,仔細找過一次又一次,抱持微小的期盼,希望這次出現用紙包裝的零食!前幾個星期不買任何餅乾回家,室友請客的甜品也一概拒絕,但內心「我要吃零食」的吶喊,卻從來沒有停止過。接著某天,終於不敵對零食龐大的渴望,一口氣買了十幾包塑膠包裝的餅乾回家,吃下第一口巧克力餅乾時,內心充滿無限的喜悅 (咦,這過程怎麼跟減肥好像)。

這次的經驗後發現,要能真正實踐無塑生活,最大關鍵點在於「完全不勉強自己」。實踐無塑生活不是要當苦行僧,沒有要把七情六慾、飲食享樂通通拋開,我們要的是可以真正投入、沒有負擔的享樂過程。誰想在吃巧克力的同時,心裡還掛念著會不會有隻海鳥吃了我手上的包裝袋就慘死了?

當採購的十幾包零食消耗殆盡後,我又重新回到零食與塑膠的拉鋸戰,但這回有了新的戰術規劃。

仔細回想一下自己愛吃的零食包裝,常常為了要讓外面的巧克力糖衣完整,會先用小塑膠獨立包裝,然後再放進去一個格子化的塑膠盒,接著用有鋁箔遮光效果的塑膠袋再包一層,更厚工的外面還要加上一個紙盒。享用前得幫它脫四層衣服,不過是塊巧克力餅乾!既然食物跟塑膠包裝脫離不了關係,那就先從杜絕多層包裝開始。

於是為自己規劃了幾個買零食的方向:

  1. 罐裝的零食為優先。除了塑膠罐,通常還有鐵罐、紙罐等選擇,各種材質的罐子都能再重複利用。罐裝零食份量和CP值通常也比袋裝零食高,一整罐可以慢慢吃,更減緩再添購零食的速度。
  2. 選擇可以回收的零食包裝。通常食物包裝袋上較少標示可否回收,但透明塑膠包裝能回收的比例較高。洋芋片、小餅乾等內含亮亮鋁箔成分的袋子,目前無法回收。(國外目前已經有混合鋁箔、塑膠袋,回收重製大型塑膠遊樂器材的技術,希望哪天台灣也會出現使用這類材料的廠商。)
  3. 若只有無法回收的包裝可選,以購買大包裝為主,大型包裝袋雖無法回收, 但至少還能拿來當垃圾袋重複再利用一次,減少直接再使用新的垃圾塑膠袋。
  4. 持續尋找品質安心,又能自己攜帶容器的餅乾量販店。
  5. 開始學做自己想要的點心,完全突破塑膠包裝跟食物添加劑的限制!

就如同買餅乾,剛開始正視依賴塑膠的習慣時,會發現同時間有好多需要理解、需要親力親為而且環環相扣的小事情。一開始想得很龐大,目標就顯得遙遠又不可及。「不逞強」的實踐模式,把目標分成舉手之勞的漸進式步驟,按照自己可以承受的速度培養新的習慣,慢慢地再從一個新的視野去看待原本的問題。

我深信,能夠盡情享受人生,但又不造成環境負擔的方法,就在不遠處。

水果授粉除蟲要靠牠 保育大師墨林‧塔特細數蝙蝠奧秘

$
0
0
本報2016年6月13日雲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好吃的榴槤,讓人食指大動,但是能讓榴槤樹結出好吃的果實,非靠蜜蝠不可!蝙蝠是熱帶水果重要的傳花授粉者,夏天夜晚成群出動的狀況景象吸引不少遊客觀賞,但是牠們可不是無聊飛出來表演,牠們更重要的任務是攔截昆蟲以覓食,其中不乏令農民頭痛的昆蟲。到底蝙蝠能有多神奇?有請蝙蝠保育大師墨林‧塔特(Dr. Merlin Tuttle)來台細數其中奧秘。[1]

當蝙蝠的專屬攝影師長達52年之久,墨林‧塔特博士是全世界最重要的蝙蝠攝影家,作品廣泛被各國保育人士運用。透過一張又一張蝙蝠生態攝影,他拯救了全球數千萬蝙蝠免遭捕食及殺害的命運。昨(12日)他在黃金蝙蝠館首度在台公開演講,以自己拍的照片來說明蝙蝠提供的生態系服務。

國際蝙蝠保育大師墨林‧塔特博士(Dr. Merlin Tuttle)來台公開演講。攝影:廖靜蕙

國際蝙蝠保育大師墨林‧塔特博士(Dr. Merlin Tuttle)來台公開演講。攝影:廖靜蕙

少了牠,榴槤不結果 香蕉無法對抗病蟲害

「哇!好可愛喔!」看到塔特分享他拍攝的蝙蝠照片,黃金蝙蝠館內的孩子們忍不住發出讚嘆。塔特也說,果蝠對他而言,比大貓熊更可愛,葉鼻蝠還比恐龍更具吸引力。而蝙蝠更提供好吃水果傳花授粉的貢獻,更是沙漠、雨林各種生態系不可或缺的授粉者。

「蝙蝠對我們吃的水果貢獻很大,東南亞市場大多數水果七成來自蝙蝠授粉,我們常吃的香蕉、釋迦、榴槤、芭樂等,有些只有蝙蝠才能授粉,有些則是不一定只有蝙蝠能授粉,但如果是蝙蝠授粉,產量會大增。」塔特說,東南亞廣受喜愛的水果──榴槤,就是靠「舊大陸果蝠」授粉。

台灣為何不能種榴槤?是因為不夠熱嗎?他認為是因為台灣沒有榴槤最主要的授粉果蝠,因為沒有這種果蝠,所以農民雖然可以種榴槤樹,樹也會長大開花,卻無法結果。「喜歡吃榴槤的人,得感謝這種果蝠!」

蝙蝠在熱帶地區傳播種子和傳花功能雖然很重要,數量和物種卻持續下降。

他舉泰國為例,40年前拍得到成群的狐蝠,現在變得很少。歸咎原因是農民不喜歡狐蝠,他們在農田上空架網不讓狐蝠進入,然而這個設置光是蝙蝠經過就會受困網中死亡,動輒上百隻;而這樣的事情不時發生。他認為解決類似過度捕捉和誤解,最好的方法就是教育,幫助農民了解蝙蝠提供的服務,解決他們的困擾。

榴槤的授粉者蜜蝠 200萬隻可授粉1000萬顆花粉

教育對保育的成效如何?菲律賓一處蝙蝠洞,果蝠數量驚人,地主十分關心蝙蝠保育,常找附近的居民、兒童以及遊客參觀蝙蝠洞,解釋蝙蝠生態的重要性。因政府要求其將所有土地,包括蝙蝠洞,轉耕為農業區而求助於保育團體,卻未獲回應,於是向他求助。

當初塔特受邀前往拜訪時,曾數過蝙蝠數量,初步估計200萬隻;他到菲律賓了解到當地沒有任何一種蝙蝠受政府法令保護,當地居民有吃蝙蝠的習慣,很多蝙蝠捕捉之後進入肉食市場吃掉。

於是塔特跟地方居民解說,讓他們知道這些蜜蝠就是榴槤的授粉者,他告訴居民,洞內200萬隻蝙蝠一個晚上可以傳播的花粉,超過1000萬顆花粉。短短一個小時的演講,感動當地居民簽聯署書,當地首長因此同意保育這座蝙蝠洞;而蝙蝠洞不但變成保護區,後續效應包括成立蝙蝠中心,每年數千人前來觀賞、關心蝙蝠生態,聞名程度連外國觀光客也來。

50多年來,他感受到全世界蝙蝠的族群及物種持續下降,因此他拍攝蝙蝠生態照片,幫助人們瞭解蝙蝠,進而保育蝙蝠。「很多蝙蝠物種在人類尚未認識牠們之前,即已消失或瀕臨絕種。」他說,蝙蝠分類相對脊椎動物較晚起步,因蝙蝠夜行的習性,蝙蝠研究也相對困難。

蝙蝠為何這麼重要呢?中南美洲常見的仙人掌,分布範圍在美國西南部幾個州,墨西哥到中美洲,它們的花粉及種子端賴蝙蝠傳播;龍舌蘭主要的授粉者,也是蝙蝠。這兩種植物是沙漠地區要的植物,數百種昆蟲與植物仰賴這兩種植物生存。

無論是非洲提供很多動物,包括大象,食物和棲息環境的重要樹種獼猴麵包樹、澳洲熱帶雨林重要的建材數種黑豆樹,或是中南美洲的建材樹種,都靠果蝠授粉。牠的重要性不分洲際,我們無法想像失去蝙蝠,森林物種將變得如何單調。

澳洲凱恩斯市立圖書館旁行道樹的黑狐蝠掛。攝影:賴鵬智

澳洲凱恩斯市立圖書館旁行道樹的黑狐蝠掛。攝影:賴鵬智

塔特舉我們常吃的香蕉為例,所有香蕉、芭蕉的原生地區在東南亞,東南亞的香蕉很依賴果蝠傳播。「如果沒有蜜蝠傳播花粉增加香蕉的多樣性,香蕉的基因會變得單調,因此導致病蟲害;因蝙蝠幫忙香蕉的基因多樣性,使得香蕉增加抗病蟲害的能力。」

飽食一餐為農民省下2500元除蟲費

除了傳花授粉,蝙蝠更是除蟲大師。德州西南部靠近聖安東尼奧市的蝙蝠洞,每年上千萬隻蝙蝠夜出的景象,提供生態觀光景點;更重要的是,這些蝙蝠提供當地農田生態系蟲害防治,每晚飛到70公里外的棉花田捕食蛾類,一個晚上一隻蝙蝠所捕食的換算成殺蟲劑可少75元美金(約2500元台幣)。

但是很多昆蟲例如蛾類也很厲害,牠們藉由感應到蝙蝠的超音波而存活下來,但若於田中設置蝙蝠屋,讓蝙蝠來入住,形成昆蟲的干擾,也能達到降低昆蟲的效果。

蝙蝠屋。攝影:廖靜蕙

蝙蝠屋。攝影:廖靜蕙

「要確保蝙蝠提供除蟲服務,最好方式就保護牠們的棲地,例如牠們來自森林,屬於森林型蝙蝠,就是保護森林棲地。」塔特指出。

蝙蝠提供了多樣性的生態系服務。幾年前,泰國一座寺廟的僧侶每天固定收集蝙蝠的大便,賣給農民當天然肥料,成為寺廟的收入。不知何時開始,他們發現蝙蝠的族群數量下降,使得蝙蝠大便及收入明顯減少。原本一年從賣蝙蝠排遺的收入可獲益1萬2千美元,現在幾乎掛零。

僧侶請他幫忙時,他發現盜獵者在蝙蝠出入口架設陷阱捕捉蝙蝠,賣到肉食市場;他建議寺廟顧警衛,短短幾年間,收入又恢復了,雇用警衛之後五年,收入超過10萬元美金,而這些收入遠遠超過雇用警衛的錢。

除了排遺有好處,廟裡的蝙蝠更提供了害蟲防治,一年超過10萬美元的害蟲防治收入,還可以賞蝠帶動生態觀光以及商業活動,約略估計一年創造75萬美金的收入。

人類誤解 使保育蝙蝠推動不易

然而人們對於蝙蝠的誤解,使得蝙蝠保育推動不易。例如蝙蝠會傳播致命的疾病,如狂犬病、SARS、伊波拉、MERS,透過公共衛生的宣傳,讓人們對蝙蝠產生恐懼。

「散佈未經科學驗證的言論對蝙蝠保育傷害極大,而且是不對的。」塔特說,目前已知的疾病,只有狂犬病是有科學證據,其餘都尚未有科學驗證。

1980年代,德州奧斯丁(Austin)的議會大道橋(Congress Avenue Bridge)興建完工後,橋下也喬遷一批住客──墨西哥遊離尾蝠(Mexican free-tailed bats),夏夜成群外出飛舞的景象,十分壯觀。然而,州政府卻發布蝙蝠可能會傳染疾病,要遊客當心。此舉讓人們緊張,以至於簽聯署書要求根除這些蝙蝠。

為此,1984年他到奧斯丁遊說參議員,告訴他們蝙蝠對人類生活的助益;雖然民眾害怕感染疾病,事實上蝙蝠並不會直接飛向人群,只有直接用手抓蝙蝠,才有被咬的機會。他成功說服州政府保護這座橋,歷經35年,從來沒有人因為蝙蝠傳染疾病,反而每年都有數萬遊客到這座橋參觀蝙蝠從橋下棲所飛出來的壯觀景色。而這些蝙蝠也提供病蟲害防治,每年夏天夜晚移除約15噸(1萬~2萬磅)害蟲。

他說,35年前人們希望移除蝙蝠,現在他們了解蝙蝠沒有傷害,轉而支持蝙蝠保育,甚至舉辦活動慶祝蝙蝠帶給他們的好處[2]

他分享這些經驗,希望更多地區的人們起身保育蝙蝠,蝙蝠提供的生態系服務充滿著驚喜,總是遠大於人們對牠的了解。

墨林‧塔特博士簡介

國際蝙蝠保育大師墨林‧塔特博士(Dr. Merlin Tuttle)國際蝙蝠保育組織BCI(Bat 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創辦人,塔特蝙蝠保育組織(Merlin Tuttle's Bat Conservation, MTBC)執行長,全世界最重要40位野生動物保育學家之一,全世界最重要的蝙蝠攝影家,作品廣泛被各國保育人士運用。

塔特博士第二場公開演講:蝙蝠的生態服務Eco-services of Bats

日期:6月18日(星期六) 10:30~11:30
地點: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臺中市北區館前路一號)
活動網頁:http://goo.gl/7anCSz
現場由台大李玲玲教授同步口譯

註釋:

[1]文中所指果蝠或蜜蝠,泛指不發超音波的植食性蝙蝠,主要以他們不同的食性來區別,果蝠以植物果實(吸汁、吃果肉)為主,蜜蝠則主食花蜜。

[2]資料來源:Congress Avenue Bridge

農地種工廠

$
0
0
採訪、撰稿:陳慶鍾;攝影、剪輯:陳慶鍾

當地居民被擋在說明會場外。攝影:陳慶鍾。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2015年8月,震南鐵線公司在高雄路竹老人活動中心,舉辦新園農場設廠前的開工說明會。震南公司的工作人員,將民眾引導到一樓休息室,而往二樓會場的樓梯,卻已經被警察把守,禁止人員上樓。這個時候,反對震南鐵線開發案的民眾才發現,情況不對勁,和警察對峙高喊「公開說明會為什麼居民不能上去?」

說明會已經準時開始,居民還被擋在樓下。放眼望去,會場座無虛席,幾乎都穿著震南鐵線公司的藍色制服,除了最後兩排預留給登記發言的民眾,其他人進不了說明會場。路竹區民許東源氣憤難平,「震南鐵線開發案從環評開始就是大黑洞,環評通過我們老百姓都不知道,所以我們才會群情激憤。」

說明會出入口有警力布置,阻擋當地居民參加震南鐵線公司的說明會。攝影:陳慶鍾。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台糖新園農場占地240公頃,位於高雄市北方路竹區與阿蓮區交界處,原來作為農業使用,周邊有超過兩千公頃的特定農業區,是一塊完整的農業專區。但是目前有六家廠商獲准進駐,其中五家是生產螺絲、金屬扣件等金屬相關製品和金屬表面處理業,總面積超過60公頃,形成一處新的工業聚落。

「民國95年,中央政府有個政策叫大溫暖大投資,協助產業找土地、找人力、找資金,鼓勵產業發展。土地取得最方便的方式,就是由台糖釋出土地。」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說,新園農場土地很完整又鄰近交流道,所以被釋出。又因為離岡山螺絲窟非常近,螺絲產業要往外擴張沒有土地,相關產業就一家家個別去申請。

震南鐵線公司以生產線材和螺絲為主,現有五座工廠,分散在後鄉和路竹工業區。為了擴廠和一貫化製程,申請在新園農場,開發新的園區,占地13.7公頃。

震南鐵線公司現有五座工廠。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進入中年,路竹區農民趙國宏才辭掉螺絲工廠工作,回家務農,靠著一甲多稻田和不到兩分地的菜豆園為生,他圖的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平淡卻踏實的生活。

趙國宏質疑,震南鐵線公司是唯一在新園農場,設置酸洗和熱處理製程的工廠,酸洗產生的腐蝕性氣體,會飄出廠區形成酸霧,或者與雨水結合降下酸雨,淋到葉子和花都會凋萎,他的作物一定會遭殃。

酸霧和雨水結合形成酸雨對農作物生長傷害極大。攝影:陳慶鍾。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除了酸霧,趙國宏更擔心酸洗產生的大量廢污水,如果被引用灌溉,對農田的危害更大。他說以前在螺絲廠工作也有看過,經過酸洗的鋼鐵,只要幾天就會腐蝕生鏽,這樣的污水排出來,怎麼可能沒有毒。

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強調,金屬產業廢水含有大量重金屬,加上表面處理有酸洗製程,導致水裡的導電度會太高,高重金屬跟高鹽分的廢水,都不利農作物生長。

震南鐵線公司在說明會中表示,廢氣主要來源是表面處理、螺絲扣件的熱處理,承諾對酸性氣體的去除率,可以達到80%,淬火油氣的去除率達到85%。至於廢水主要來源是線材酸洗過程所產生,一天最大處理量是950 CMD,經污水廠處理後將回收90 %,所以最大排放量可降到95 CMD。

金屬業排放廢水,同時供應1200公頃農漁業用水。攝影:陳慶鍾。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高雄市政府經濟發展局專門委員游淑惠表示,廢水不是排到農田水利會的灌排系統,是排到區域排水系統,會經過營前排水再流入二仁溪。因為二仁溪以前非常污染,所以下游養殖戶早已改抽地下水或引用海水,影響很小。而且震南鐵線公司也保證,將在廢水放流口設連續自動監測儀器,將水質監測結果傳到工廠大門口的螢幕,讓大家看。

新園農場自救會長蔡春紀反駁,二仁溪下游的湖內抽水站,每天汲取二仁溪水,供給湖內跟茄萣的農田跟養殖漁業使用,其中養殖漁業有800公頃、農業400公頃,這1200公頃農漁業所需水源,都靠二仁溪水。

蔡春紀表示,18年前二仁溪發生綠牡蠣事件,這些年政府花大把預算,一直在復育二仁溪,如今再次讓金屬工業進駐新園農場,酸洗廢水又直接排入二仁溪,不僅浪費公帑,湖內和茄萣居民更是憂心。

承接工業廢水的二仁溪,同時供應1200公頃農漁業用水。攝影:陳慶鍾。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近年來,湖內養殖區的李耀慶,挑戰養殖高單價的鰻魚,成功搶到日本的訂單,為他這面積五甲多的魚塭,創造出好幾倍產值,一年營業額就數千萬元。李耀慶說,湖內和茄萣養殖區所需的水,大都引用二仁溪,未來震南鐵線公司的酸洗廢水從上游排放,重金屬長年沉澱累積,污染將無可避免。

李耀慶預言,湖內和茄萣養殖區已經有50年歷史,早期是養吳郭魚,現在是鱸魚和虱目魚為主,供應全台灣30%以上的食用魚。震南鐵線公司的酸洗製程一旦啟動,湖內和茄萣的養殖漁業,將開始走向沒落。

2015年10月,受影響的農民和養殖戶,向高雄高等行政法院提起行政訴訟,以個案開發和政府既有土地利用計畫相違背:震南鐵線開發案對環境有重大影響之虞,應該進入二階環評;酸洗廢水對二仁溪和養殖業的影響,在環說書中交代不實,甚至完全沒有提及,要求撤銷區域計畫變更許可和環評結論。

台灣是全球第二大扣件出口國,其中七成來自北高雄大岡山地區,而流經岡山各工業區後門的阿公店溪,至今仍以紅色溪水和濃重臭味,承擔著全台最髒河川的污名。地球公民基金會主任蔡卉荀感嘆,高雄成為工業大城有其歷史背景,然而未來還是要發展剝削環境和住民的褐色產業嗎?還是應該改變,選擇和當地不衝突,甚至相輔相成的產業?

還要繼續發展剝削環境和住民的褐色產業嗎?攝影:陳慶鍾。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傷害生態就沒有健康 環境倫理大師:政府要有替自然發言的代表

$
0
0
本報2016年6月13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美國重要的神學家與哲學家,同時也是世界知名的環境倫理大師羅斯頓(Prof. Holmes Rolston)三度訪台。除了實地走訪台灣各地,羅斯頓8日在台大以「生態健康」為主題發表演講。沒有艱深的理論和激昂的言辭,羅斯頓以許多疾病的起源為例,說明資本主義與全球化加速了環境與生態的破壞以及傳播的速度,讓疾病變得一發不可收拾,反噬到人類。

他也認為企業在追求發展前,應秉持對人類、對環境「不造成傷害」(do no harm)的前提。

羅斯頓與台灣學者、觀眾暢談生態健康 攝影:陳文姿

羅斯頓與台灣學者、觀眾暢談生態健康 攝影:陳文姿

羅斯頓的演說不是倫理的高談闊論,而是現實中必須解決的問題。長期研究台塑六輕流行病學,台大公共衛生學院副院長詹長權聽過後感慨特別多。他以台灣現在不同疾病分屬不同部門,而各部門間缺乏溝通,以及台塑六輕的污染等案例,呼應羅斯頓的演說內容,並期望新政府能有新做法。

動植物、人類、環境是一體   資本主義促成傳染病流行   

人類疾病、動物疾病跟環境保護,在一般人看來,是三個不同的領域,但羅斯頓卻指出,人、動植物、生態、環境的健康是互相依存的,這觀念就是One Health「健康一體」。

羅斯頓認為,在這個和平共處的世界裡,全球化跟資本主義卻讓疾病傳播加劇,現代傳染病常隨著飛機、船四處散播。例如,最近大家很擔心的茲卡病毒,已從南美往亞洲遷徙。追求快速的心態,例如超市上「最新鮮」的肉跟蔬果,也對防疫管制造成許多威脅。

不斷地追求利潤最大化也會促成疾病。羅斯頓以狂牛症為例,指出狂牛症的起源就是使用它種動物的肉骨作為牛飼料所造成。牛原本是草食性動物,人類卻不計後果的加以改變。

此外,人類不斷的入侵自然環境,也讓原本屬於野生動物的疾病,逐漸轉到人類身上。羅斯頓舉了許多例子,包括1998年在馬來西亞爆發的立百病毒、世紀黑死病之稱的愛滋病,以及台灣有切身之痛的SARS,這些原本在蝙蝠跟猴子身上相安無事的疾病,最後都在人類世界造成大反撲。

One Health 動植物健康與衛生業務應整合

「健康一體」在國際上已經受到認同,但在台灣並非如此。詹長權解釋,台灣目前沒有這個觀念,動物、植物屬於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個人健康則歸健康衛生福利部疾病管制署,環境保護則是環保署。三者不僅分屬不同部門,彼此間互不交流,甚至互相責怪。

台大教授詹長權 (左)與羅斯頓對談 攝影:陳文姿

台大教授詹長權 (左)與羅頓對談。攝影:陳文姿

詹長權表示,「健康一體」是現實可行的,美國的疾管局已有「健康一體」辦公室,世界衛生組織也有「健康一體」倡議。

他建議,農委會動植物防疫檢疫局應整合到衛福部,才能一併解決新興傳染病的問題。另外,環保署的環境影響評估,也應加入健康風險評估,跟生態風險評估。

企業應秉持醫者精神  以「不傷害」為前提

人類追求經濟成長與最大利益的同時,卻不斷掠奪自然資源,甚至排放有毒物質,反讓人類暴露在致病的環境中。羅斯頓提出最堅定的建言:「不傷害」(do no harm)。

羅斯頓說,每位醫師行醫錢都會須宣示波克拉底誓詞(Hippocratic Oath),告誡醫者以不傷害人為前提,而這種精神,也應移植到公司。不論是企業與社會,在追求發展與利潤前,都應先檢視,是否不會傷害環境、不會傷害到人。

對於羅斯頓的呼籲,詹長權感觸特別多,長期對六輕附近學童進行流行病學研究的詹長權表示,就在演講中的當下,還有許多學童正在距離六輕僅900公尺的雲林麥寮鄉橋頭國小許厝分校就讀。

台大教授詹長權談台灣的環境倫理現況  攝影:陳文姿

台大教授詹長權談台灣的環境倫理現況。攝影:陳文姿

詹長權問,研究已經證實六輕的空污讓當地的學童暴露在癌症的高風險之中,但小孩子沒有投票權,大自然也不能在立法院發言,應該怎麼辦?

羅斯頓回覆,絕對的權力使人絕對的腐化,政府應該有互相平衡的機制,也應該有為自然發言的代表。詹長權表示,台灣雖有五權分立,也有環保機關,但顯然是不足的。現在新政府上台,他已經把研究交給新政府,新政府會聽學者的建議?還是聽企業的聲音?新政府怎麼做大家都在看。

羅斯頓對讀者的期許:keep formaosa beautiful  攝影:陳文姿

頓對讀者的期許:keep Formosa beautiful 。攝影:陳文姿

 


濕地健不健康 鳥羽知道 澳洲發起公民科學家行動

$
0
0
本報2016年6月13日綜合外電報導,鍾友珊編譯;陳瀰真審校

澳洲科學家正藉由鳥羽的成份分析,判斷澳洲鳥類的遷徙路徑及健康狀況,並呼籲大眾一起蒐集鳥羽。

濕地裡的水鳥羽毛。圖片來源:sfbaywalk(CC BY 2.0)

計畫主持人布蘭迪絲博士 (Kate Brandis)表示,目前正嘗試新方法,以同時管理濕地及鳥類健康。

每塊濕地所提供的食物種類不盡相同,這些不同會反映在鳥羽的成份上,並隨著鳥類的成長越加明顯。分析鳥羽可以解讀出這種鳥吃了什麼、從哪裡來,進一步幫助科學家瞭解哪些濕地攸關鳥類的生存。

布蘭迪絲專門研究水鳥的繁殖,她說水鳥會在內陸水域聚集,完成終身大事;接著就分散成小群落活動,有時長達數年,「我們研究的不是隨季節遷徙的候鳥,而是會依據哪個棲地天氣和環境適合生存,就往哪裡移動的鳥類。」

每根羽毛都會接受核技術檢驗,包括經過 ITRAX X光機的掃描;這台機器可記錄多達21種鳥類所攝取的食物成份。此外,研究人員也針對羽毛的氧和碳同位素進行檢測,目的是要找出澳洲各地所蒐集來的羽毛在氧和碳同位素上呈現出的差異,並建立出這些差異與所屬濕地間的對應關係。

在澳洲巴拉瑞特冬濕地的高蹺鴴。圖片來源:Ed Dunens(CC BY 2.0)

整個計畫的核心在於探究濕地重要的生態系功能如何飽受氣候變遷、洪災和旱災威脅。布蘭迪絲指出:「河川整治破壞了許多濕地。隨著河水流量的改變,濕地受到的水源挹注也變少了。」

棲地的改變威脅了水鳥族群的生存,生態系科學研究中心(Centre for Ecosystem Science)於去年12月發表的年度報告指出, 2015年間澳洲東部鳥類的繁殖數量創歷年新低。她解釋:「成千上萬的鳥類會集結到濕地來繁衍下一代,而濕地要發揮這項功能,需要足以溢滿它的豐沛水量;水量如果不夠,鳥類就不會進行繁殖。」

布蘭迪絲的團隊正在徵求全國各地濕地鳥羽的樣本。民眾可從住家附近撿到羽毛樣本,既容易取得、也不須特別處理,只要輕易投入郵筒,就能為濕地的健康分析盡一份心力!

※ 本文與台灣濕地網共同刊登

【參考資料】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潛水教練成民間海保推手 專訪素人專家王銘祥

$
0
0
【望海巷三部曲】(二)
本報2016年6月13日基隆訊,林倩如報導

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上月12日正式公告,乃基隆市第一個保育區,亦為台灣新增第28處漁業資源保護區。特推出「望海巷三部曲」,介紹從市政府到公民自主參與,共同催生促成保育區的各種努力。相約在驟雨午後的海科館,潛水界鼎鼎有名的「活塞」教練——王銘祥精神奕奕,甫從基隆市漁會禁流刺網的座談趕來,訪後又要去潮境海洋中心,作為民間倡議重要推手之一,前線總有他活躍的身影,而謙稱只是特別雞婆的潛水愛好者。

王銘祥──活塞教練、軟絲爺爺。攝影:林倩如。

王銘祥──活塞教練、軟絲爺爺。攝影:林倩如。

軟絲復育八年路

活塞教練1968年生,從小在八斗子海灣長大,回憶80年代的海啊,他形容:「玩具就是貝殼、蝦蟹、釣魚等等,灣內生物多樣性很豐富,魚種也非常多。」求學、當兵、經營機車行定居基隆市,則遠離了潮聲,直到35歲左右生活漸趨穩定,買了艘船,除了釣魚也玩潛水、水下攝影,發現海底完全不一樣了,「垃圾最多,便一頭栽下去。」重返兒少時熱衷於海洋的初心,從此魚槍高掛,擔任海洋志工到處淨海,投入生態保育打造軟絲產房,並將這一切記錄下來,傳遞分享。

而在擔任基隆市救難協會副大隊長的時候,聽聞資深潛水教練郭道仁於東北角和美國小一帶長年進行軟絲復育有成的經驗,即同夥伴登門請教拜師求藝,對方一口答應傳授,「望海巷裡的小軟絲本來就多,推判是個適合復育的場所。」自2008年起推動「築造軟絲產房」計畫迄今,素人專家更被暱取綽號為軟絲爺爺。

他表示,一開始還頗受阻撓,因為對公部門來說,投放桂竹叢如同人工魚礁,需要申請漁業署、市政府的同意;到了第二年公部門看到成果良好的錄影資料,才慢慢改變態度轉為支持。參與志工有多有少,現在包括海科館、漁民等也都加入行動行列,「只是丟些竹子,軟絲可以生很多,藍色經濟效益很大。」

軟絲產卵季節約在3~10月,上月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公告後,基隆市政府產發處、海科館及潛水志工於5月20日今年第一次下水設置產房,地點靠近外海水深約15~20公尺,通常每個月放一次至中秋前共六回,一次4~5叢,每叢約10~15枝竹子,不時下水觀察,視情況調整增加。

軟絲產房多年復育有成。圖片來源:活塞教練。

軟絲產房多年復育有成。圖片來源:活塞教練

積累科學數據 呼籲禁捕、販售15公分以下軟絲

過去海中有珊瑚、海草、海藻,其根部提供軟絲卵鞘附著順利孵化,當今環境破壞,珊瑚等覆蓋率降低,造成軟絲產卵於海洋廢棄物上無法緊黏容易脫落死亡,數量因此銳減,營造人工產房則是把桂竹製成竹叢,模仿柳珊瑚條枝狀展開呈扇形,藉此吸引軟絲安心下卵。

第一年沒經驗,軟絲成對前來踴躍生產,竹叢不夠卵鞘多到滿溢出來,不過,活塞教練亦坦言,一直丟的意義不大,重點在建立生態基礎資料庫,必須長期進行科學監測,「到第三年,產卵達到最高峰,其後理論上數量就會掉下來。」而如何分析資料、生物知識的學習,得到海科館展示教育組主任陳麗淑的協助、鼓勵甚多,「第一年即從事季節、水溫、海流、卵鞘/受精卵數量、人為環境影響等調查。」

軟絲生命期約一年,雌性軟絲一次產下一個卵欉,含120~150個豌豆莢狀的卵鞘,每個卵鞘約有5~ 8顆受精卵,可孵化800~1000個軟絲。每年分兩批產卵,第一波2~3月,28天後出生,出生後3~4個月成熟可交配,首批產卵的為去年9~10月出生者,通常數量不多,但體型較大約3~4斤;第二波7~10月產卵的為該年度2~3月出生的軟絲,體型較小1~2斤左右,受精卵數量也較少(每個卵鞘4~5個)。復育以來顯見軟絲生得多,何以數量卻仍變少?

長期觀察的活塞教練說明,乃台灣缺乏保育觀念、短視近利的釣魚風氣底下,太早釣軟絲仔,來不及長大就被捕抓導致。出生後的小軟絲習慣往岸邊覓食,身長15公分內屬群居性,笨笨的又貪吃,隨便用木蝦假餌就上鉤;然15公分以上的軟絲獨立生活,警覺性高。「明明3~4個月後可長到1公斤,經濟效益更高。」他嘆道,憑多年經驗方訂出15公分的標準,近兩、三年呼籲立法禁捕、販售(外套膜)15公分以下軟絲。

軟絲產房全景,桂竹叢仿柳珊瑚漂浮於海中吸引軟絲產卵。圖片來源:活塞教練。

軟絲產房全景,桂竹叢仿柳珊瑚漂浮於海中吸引軟絲產卵圖片來源:活塞教練

劃設保育區 民間捲起行動

根據海科館資料顯示,近幾年受颱風等氣候影響,難以用平均值來判斷產卵狀況,最近六年每年產卵60到2200多個卵鞘;觀察到的軟絲151到542尾;配對數58到305對(最少到最多)。活塞教練透露,「以前一丟下去,明天就產卵了,今年情況很慘,5月那次才3條卵鞘,至於成因尚待科學佐證。其實不是很擔心,海洋環境隨季節、氣候變遷產生變化,加上人為污染,不見得能馬上知道原因,但不管是好的、不好的現象,調查都要繼續。」

一方面,實際觀察軟絲的生物行為,提供海科館、海大等學術單位第一手的研究情報;另一方面,多年保育軟絲的互動下來,連產卵隻數、產卵量都極有信心掌握預測,接下來呢?更大的環境不改變的話,沿近海生態依然枯竭,「再不劃設保育區,就回不去了。」

四、五年前,他開始倡議催生望海巷保育區,從民間集結力量,更因監測軟絲產房周遭環境累積翔實清楚的科學數據及多方資源連結,得以與公部門迅速建立有效對話。促成保育區從無到有的過程不乏瓶頸,去年8月自組海洋巡守隊檢舉違法捕魚之外,並再三與漁民、社區溝通,市政府全力支持,漁會、海科館協同合作,「任何海洋研究均需科學數據,軟絲產房正是一個很好的參考案例,再推至保育區成功劃設,亦是最感欣慰的地方。」天時地利人和各條件俱足,被潛水客稱為「秘密花園」的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終於誕生。

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前景為「潮藝術」日本藝術家關口恆男裝置作品「彩虹屋」。攝影:林倩如。

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前景為「潮藝術」日本藝術家關口恆男裝置作品「彩虹屋」。攝影:林倩如

活塞教練補充,全長800公尺約15公頃不大,希望日後有機會擴大範圍,把整個海灣都劃進去,另提醒「執法是未來面臨的難關」。而在保育區旁的潮境公園,前身為垃圾掩埋場,擔心經東北季風、颱風吹襲,邊坡垃圾裸露落海恐污染生態,他無奈表示,只能盡量覆蓋定著,移除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現址埋藏著不可說的秘密,同時作為教育下一代的警惕。

馬不停蹄 邁向三海浬禁網

珊瑚礁生態系的存在,是一個良好的環境指標,望海巷屬內灣地形,海際、岸際生態豐富,擁有珊瑚群聚、砂地及人工魚礁,還有珊瑚礁、小丑魚的復育點,除軟絲仔外,竹叢附近更有珊瑚礁魚類開始在裡面產卵。因此,下階段全面三海浬禁流刺網,活塞教練持續呼朋引伴,腳步一刻不停歇。

他認為,公民參與且能讓官方「有感」,水下攝影、錄影器材的普及乃一個進程,讓資訊公開,許多海底下的現實、海面上不法的景象,第一時間及時上傳,透過網路發散傳播開來,形塑輿論壓力,也串連到有志一同的社群。

然最重要的是,民間必須磨合漁民、在地居民、保育人士、海洋巡守隊等不同團體之默契,齊心效力永續守護這個海域,「其實成立保育區,最大受益者是漁民啊,保育和經濟絕非對立,他們常常是不知道怎麼對生態付出貢獻,只要妥當宣傳,便能化解誤會、互補需求。」一步步,一個素人,走了這麼遠,海洋仍等待著更多願意這樣逐夢實踐的傻瓜吧。

望海巷周邊海域擁有豐富的珊瑚礁,盼擴大範圍進行保育。圖片來源:活塞教練。

望海巷周邊海域擁有豐富的珊瑚礁,盼擴大範圍進行保育。圖片來源:活塞教練

望海巷內灣地形複雜,海流較強,不適合潛水初學者,也因此保留良好的珊瑚礁生態。圖片來源:活塞教練。

望海巷內灣地形複雜,海流較強,不適合潛水初學者,也因此保留良好的珊瑚礁生態。圖片來源:活塞教練

 

【相關文章】

  • 【望海巷三部曲】(一)替望海巷織起保育網 專訪公部門推手蔡馥嚀()(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193的幸福樣貌

$
0
0
採訪、撰稿:張岱屏;攝影、剪輯:陳忠峰

這條路,有著花蓮人才懂的默契,當你厭倦台九線的筆直無趣,轉個彎就有隱藏版風景。這條路乘載著花蓮人共同的感情,當拓寬號角聲響起,他們站上街頭,用各種方式表達守護決心...

193的幸福樣貌。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如果說台九線是花東縱谷前門大道,屬於觀光客跟過路的人,193縣道就像花蓮後院小徑,是在地人生活的場域。花蓮193縣道北起三棧、南抵玉里,長達110公里,北段順著海岸穿過樹林,來到七星潭,南段則是沿著海岸山脈一路蜿蜒。對許多花蓮人來說,193是台九線外的另一種選擇,代表了悠閒、安靜、美好。

然而,道路拓寬壓力始終存在。早在1999年,台灣省政府為紓解花蓮港貨運量,計畫拓寬193三棧到光華路段,作為大貨車通行道路,最後因為經費無著而暫緩。2015年,花蓮縣政府為了因應蘇花改通車可能增加的車流量,重提193拓寬計畫。

花蓮縣政府重提193拓寬計畫。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193的三棧到七星潭路段,目前是6-8米的小路,未來計畫拓寬成16-20米的道路,將移除部分防風林,引起極大爭議。因為這裡之所以迷人,正因為兩側綿延交錯的林相。這片保安林從日治時期開始,矗立花蓮海岸超過80年,擔負著保衛花蓮人生命財產安全的重責大任。

這十幾年來因為天災人禍,海岸防風林正快速消失。從林務局航照圖可以看出,2003年,193縣道兩側都還是非常茂密的森林,民國到了2015年,西側樹林被大幅剷除,東側防風林也因颱風受損嚴重。

十年來,林務局投入1700萬,進行保安林補植、造林與撫育,但因沙岸地質條件不佳、颱風頻繁,林相仍無法回復。193拓寬工程可能再危及保安林,因為要截彎取直,計畫移除保安林總計1.6公頃,其中以佳灣村截彎取直路段影響最大。

拓寬工程可能危及保安林。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根據水土保持學報對花蓮沿海保安林的研究報告,海岸防風林必須有140公尺厚度,才能減輕90%的風害與鹽害,現有保安林的厚度遠遠不足。假如再拓寬道路 產生風洞效應,整體保安林的功能都會下降。

衛星影像也顯示,光是2015年,193北段海岸林的內陸林面積,就從21公頃縮減為11公頃,減少47%;整體海岸林從51公頃縮減為33公頃,一年內就少了1/3。之所以會有如此驚人的減少幅度,是因為道路西側的內陸林帶屬於私人土地,當地主得知土地可能被徵收,去年底紛紛將雜木林砍除,改種高經濟價值樹苗。在道路拓寬預期效應下,原本私有地上社區的涼亭跟大樹也都被移平。

道路東側僅存的防風林,還保有花蓮特殊的海濱生態,這裡是黑翅鳶分布的北界,一級保育類鳥類遊隼常在這休憩覓食。如果保安林被破壞,這裡的生態多樣性也將瓦解。

地方民眾與學生開始集結,透過連署、單車聚會、音樂會等各種活動,呼籲縣政府重新評估193拓寬計畫,擴大公眾參與,激發更多花蓮人去思考:究竟193該怎麼走,拓寬是否是唯一選項?

道路拓寬能確保安全嗎?七星潭旁的民有街,從2014年拓寬至今,發生兩起死亡車禍。當地居民指出,七星潭附近因為遊覽車太多、停車位不足,導致交通壅塞,靠拓寬道路難以解決交通問題。

193縣道拓寬計畫在1999年已經通過環境影響評估審查,相隔17年,縣政府想重啟拓寬計畫,必須提出環境現況差異分析及對策檢討報告。環評審查會上,到場居民對拓寬案大都表示疑慮,民代與地方官則是大力支持。

環評審查會到場居民大都表示疑慮。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環保團體認為,當初的環評報告,距今已有17年,不論是時空背景、相關法令規範,都有相當大的變化,同時蘇花改通車可能產生的交通衝擊是全面性的,應該先就整體的交通措施,做政策影響評估。環保團體也質疑,政府2010年訂定的創造花蓮永續發展願景報告中,將193縣道定位為慢速賞景道路,拓寬工程跟上位計畫的設定相違背。

2016年4月15日環評委員決議,花蓮縣政府必須對保安林、生態景觀、交通等問題再做釐清,補件再審。縣政府快馬加鞭,5月23日再度召開環評審查,這次是先做「南濱到光華」爭議較小的路段,至於三棧到北濱路段因為涉及保安林問題,縣政府決定暫緩,未來再提替代方案。但一條道路分段審查,形同切割環評,在審查委員充滿疑問下,結論仍是補件再審。

分段審查形同切割環評。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其實193沿線從美崙到光華的居民,很多都不知道馬路將被拓寬成30米。193縣道21公里的拓寬經費,總共要22億,屬於交通部地方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補助的計畫。交通部公路總局表示,如果193拓寬案的環評與地方爭議,短時間內若無法解決,經費將不會核准。

地方政府與民意代表大概很難想像,一條小小的道路拓寬工程,竟然會捲動一波又一波,難以平息的聲浪與情感。其實193縣道不只是一條路,它也是一個符號,代表著居民對生活、對花蓮發展路徑的另一種企盼。或許路真的不必越大越筆直,才是最好。曲折蜿蜒、蓋滿綠蔭的小徑,反而有著幸福的模樣。

曲折蜿蜒、蓋滿綠蔭的幸福模樣。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生活圈找活路

$
0
0
採訪、撰稿:張岱屏;攝影、剪輯:陳忠峰

在早期交通不發達的年代,造橋鋪路是被歌頌的政績,被認為是極大的功德。但是近年來,開路引起爭議的狀況,時有所聞。當道路開發衝擊環境、影響居民生活,該如何權衡得失?又是誰能決定?

當道路開發衝擊環境、影響生活,該如何權衡得失?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台南市西港區,是個有著兩萬多人口的小鎮,台南市政府為了紓解西港到麻豆過路的車流,計畫興建一條外環道。為了興建這條長1.85公里、寬24米的外環道,市政府計畫徵收沿線台糖農地、水利會土地、私人農田跟民宅。當地居民憂心,開路將破壞生活環境,組成反西港外環道不當開闢自救會。

居民憂心西港外環道將破壞生活環境。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自救會成員詳細研讀市府擬定的可行性評估報告,發現諸多問題,例如市區道路服務等級,應該是可容忍的D級,報告卻寫成E級。自救會也指出,目前西港車流都匯集到西港大橋,未來如果又加一條外環道,可能使西港大橋交通更混亂。

增設外環道可能使西港大橋交通更混亂。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反西港外環道不當開發自救會會長鄭敦哲表示,政府應該先運用各種交通手段,改善西港市區交通,而不是靠一條外環道。另外讓地方居民覺得不公平的是,在路線定案之前,居民根本缺乏參與管道。許多地主直到協議價購,才知道自己的家或農田,將因道路被徵收。

去年西港自救會向內政部陳情抗議,內政部決議市府必須先做交通改善手段,道路工程保留再議。西港外環道的狀況其實不是個案,在新竹市也有道路因為徵收民宅與農地引發爭議。

新竹市政府計畫興建北二高茄苳交流道向東聯絡道,連接新竹縣寶山鄉,這裡前後都已經是20米的大道,中間靠原本8米左右的道路相連,地方政府認為,這條路開闢後,可以串連新竹縣市區域路網,促進地方發展。

然而根據市府資料,道路闢建前,周遭道路服務水準已經是A級,顯示車流量並不大,而道路闢建又要經過山坡地保育區與水污染管制區,必須實施環評。另一方面,道路興建將經過一座張家祖厝,居民在此定居五代,政府要拆屋徵地,引發地主抗爭。

政府拆屋徵地引發地主抗爭。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除了台南西港外環道,新竹茄苳交流道延伸道外,近年來備受爭議的路段,還有花蓮193縣道拓寬、穿過地質敏感區的台中東勢豐原快速道路等等。這些道路都是經過中央政府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計畫核准的案例。

早在1990年代,政府就開始推動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計畫,計畫一直延續至今,由交通部與內政部營建署分別負責補助。以民國104年到民國107年這一期為例,補助經費共600億。

生活圈道路系統建設計畫。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環保團體認為,生活圈道路的審查過程缺乏公民參與,公路局或營建署只是做紙上審查,難以了解現場狀況。公路總局則表示,每年都會做滾動式檢討,地方上有爭議的道路,如果無法在期限內解決,會被要求退場。

從今年開始,交通部將不再補助直轄市生活圈道路的興建預算,改由汽燃費重新分配,位於桃園、台中、台南等生活圈道路計畫,將脫離生活圈道路的審查機制。未來,地方政府必須更審慎思考開路必要性,中央政府必須持續把關,居民必須有更多參與決策的空間,才能真正替生活圈找到活路。

居民必須有更多參與決策的空間。攝影:陳忠峰。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陳添枝首赴立院報告 「大國發會」要用產業平衡南北

$
0
0
本報2016年6月13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在國際「慢速拖行」的經濟狀況下,要談提昇台灣國內經濟,國發會主委陳添枝提出「提振國內內需」、「出口代工模式亟需扭轉」的想法,並在今(13)日首次入立院進行業務報告。

2016-06-13_02-22-37

國發會主委陳添枝首次入立院報告。攝影:賴品瑀。

大國發會時代 新主委提三駕馬車雛形

行政院院長林全曾宣示「大國發會」時代來臨,意味著國發會將為政院幕僚機構,主司政策協調。「要打破各部會本位主義,」陳添枝如此回應立委蘇震清的質詢。

「激勵民間投資、振興經濟景氣」、「啟動體制改造,激發經濟潛能」,陳添枝提出需求、供給兩端著手的施政構想,要運用國發基金引導民間一起投資,而他的「三駕馬車」分別是「產業創新轉型基金」、「國家級投資貿易公司」、「五大創新產業」,作為拉動經濟增長的三大動力源。

其中產業創新轉型基金將是向銀行融資1000億元,用以促進民間新投資與創造就業機會;而國家級投資貿易公司,則是公私合營,資本額100億元,政府投資比例將低於50%,但仍具有經營主導權,不過面對立委徐永明、張麗善質疑此投資公司是否將成「太上皇」,陳添枝則澄清政府不能派人,只是號召民間參與。

如何拉近南北發展差距? 陳添枝:仍需以產業帶動

立委關注國發會要如何平衡區域發展,陳添枝則答說,還是要以發展產業來帶動,例如以台南為中心的綠能中心,高雄也正在規劃一個高階材料與軟體的中心,要藉此改善南北差距,甚至以此作為新南向的起點。

不過,立委林岱樺、廖國棟等人質詢指出,陳添枝在報告中並無具體與詳細的提出如何做好區域發展。

林岱樺表示,目前在資源、產業、稅源、交通建設、社福資源等都有分配不均的問題,因此造成區域發展失衡,也衍生出經濟產業失調、貧富差距、不利社會團結等困難。林岱樺更指出,五都改制之後,南北差距更加拉開,例如捷運等基礎建設便成呈現集中在北部的不公平狀況。

陳添枝表示,要平衡區域發展,國發會打算以發展產業、創造就業來帶動,例如綠能中心將位於台南,以此帶動南高兩市的發展,而高雄也將有一個高階材料與軟體的中心。但林岱樺質疑,國發會的報告中,僅在只在國土規劃上提及區域發展,立委陳明文也指出政府曾經在2010年提出「國土空間發展策略計畫」,將全台劃分為七個區域生活圈,但核定至今,卻從未落實。

以高雄為例,林岱樺建議國發會應積極處理大林蒲遷村案,認為可以同時解決當地居民受苦,也讓南星計畫的遊艇等產業,都可以因此解套而獲發展、遷建高雄小港機場、擴編國發基金南部辦公室等。同樣出身高雄的立委賴瑞隆則建議藉由納入東港、大鵬灣、小琉球的交通計畫,讓大林蒲獲得其他發展,不再只是工業污染的代名詞。

「亞洲矽谷」將出爐 台灣特色、結合既有產業在哪裡?

在蔡英文政府大談的「五大創新產業」中,陳添枝透露,其中「亞洲矽谷」一項的跨部會協調已經完成,而新南向則尚在討論中。國發會表示,亞洲矽谷主要以「智慧城市」相關產業為止,包括物流、交通、健康照護等。

蔡英文在競選期間就以多次強調,將會盡快法規革新,陳添枝再次重申,將對一些已經不合時宜而阻礙新創展業發展的法令,將採「滾動式」調整。

自身擁有青年新創成功經驗的立委許毓仁強調,亞洲矽谷應該是一個生態系而非一個地點,重要的不是地點與空間思維,而是軟體,否則「失敗的經驗我們已經看過很多次了。」許毓仁更說,計畫何必叫做亞洲矽谷,讓國際友人相當不解,台灣分明有自己的優勢,並不需要複製矽谷,且矽谷經驗也不見得可以成功複製。

立委蔡培慧提醒,政府尋求國家發展,也不能只專注在五大創新,否則非高學歷者仍無法受到照顧,仍面臨就業機會、薪資等問題。蔡培慧更指出,國發會應該尋求社會經濟、社會企業、創新企業三者的結合。賴瑞隆也指出,開創新產業外,也應該強化既有的產業,建立品牌、加強行銷管道,同樣也能讓地方青年不用再到台北討生活,立委蔡易餘也建議,將現有的工業區納入考量之中。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你來報報】南鐵地下化淹水風險遭低估 環團告交通部

$
0
0
本報2016年6月13日台南訊,公民記者陳嬿如報導

6月10日,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按鈴控告交通部無視南鐵地下水報告問題,涉嫌偽造文書。翌日,台南單日累積雨量達137公釐,多處路段傳出淹水消息。正在熊本參訪的賴市長卻於臉書表示幾處傳統淹水地區未有災情,治水有成。

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6月10日前往台南地檢署按鈴控告。(照片由台灣水資源聯盟提供)

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6月10日前往台南地檢署按鈴控告。(照片由台灣水資源聯盟提供)

不過,這陣急雨再度點出了一個爭議數年的問題——若地下軌道截斷地下水脈,導致鐵路東側的地下水位上升,目前規劃的排水設施是否還來得及在豪大雨甚至強颱威脅下,即時將雨水排出呢?

報告有誤交通部無作為 環盟按鈴控告

早在2013年時前台南縣長蘇煥智即已質疑過鐵路地下化工程所施作的連續壁會阻斷地下水,造成東區淹水的問題。當時,水利局長李孟諺提出成功大學教授所做的《明挖覆蓋工程對地下水文及鄰近建物之影響研究》報告,地下水是往四方流動,地下水位最高上升約0.6公尺,並可在各路口敲除2.5公尺連續壁後降低至24公分。再者,連續壁不會阻斷地下水,施工時也會保持箱涵、排水路暢通,確保台南鐵路地下化不會成為海安路第二。

不過,2015年底台南環盟研讀這份地下水報告發現內容有誤後,召開記者會、工作坊,並前往台南市議會與市政府陳情,也在內政部都市計畫委員會專案小組會議中質疑報告可信度,但交通部只表示這份報告由「成大研究發展基金會」製作,沒有回覆報告是否經過專業審查和台南環盟提出的爭點。最後,台南環盟按鈴控告,期能喚起交通部重視。

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於今年5月5日前往台南市議會陳情。(照片由南鐵青年提供)

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於今年5月5日前往台南市議會陳情。(照片由南鐵青年提供)

低估水位上升高度 鬧區安全恐受影響

首先,台南環盟認為應在鐵路沿線實際鑿井監測地下水,但這份報告只是根據遠處水井數值模擬評估。而且,和同期的成大論文相較,這份報告模擬出的最大上升與下降水位至少低估了40公分。

據台南環盟判斷,地下水流向主要還是由東往西,一旦被鐵路地下軌道截斷,東側的地下水位就會上升,西側則會下降。在最壞的情況下,這會導致東側淹水、提高土壤液化風險,而西側地層下陷、海水倒灌,影響範圍遍及東區、北區、仁德區甚至中西區等人口稠密的行政區。

因為1996年的環境影響評估與2010年的環境影響差異分析都沒有地下水位調查和因應對策,環盟認為,應該要再進行環境差異分析。

環盟發言人陳椒華教授表示,希望交通部能小心評估,也希望6月14日的都委會不要在資訊不完整的狀況下倉促決策。

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於今年5月5日前往台南市政府陳情。(照片由南鐵青年提供)

台南市環境保護聯盟於今年5月5日前往台南市政府陳情。(照片由南鐵青年提供)

【相關文章】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謝曉星首赴立院報告 「全民的原能會」增兩席公民代表

$
0
0
本報2016年6月13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核一風波未平,核二風波再起。新上任的原子能委員會主委謝曉星今(13日)首次到立法院教育及文化委員會進行業務報告。雖然一開始召委黃國書就澄清,這次僅是業務報告,並非外界關注的核一廠一號機專案報告,但立委仍針對核一重啟猛追謝曉星,並質疑原能會要求專案報告是為重啟核一鋪路。

上月16日,核二廠2號機發生爆炸事件,由於台電說詞避重就輕,立委們更加不滿。今再提臨時提案,要求原能會同意核二廠2號重啟前,也要先到立院進行專案報告。

原能會新主委謝曉星首度立院備詢  攝影:陳文姿

原能會新主委謝曉星首度立院備詢  攝影:陳文姿

原能會要求專案報告是為核一重啟鋪路? 立委質疑新主委沒有新腦袋

5日行政院長林全提出有意重啟核一廠一號機,後來雖緊急滅火,但民進黨的「非核家園」已遭質疑。過去被譏為「台電的原能會」在新主委就任後是否不同?今立委與原能會新主委首度過招。

由於核一廠2014年曾發生燃料棒連接桿鬆脫的事件。上屆立委鄭麗君提出,原能會必須先向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才可能重啟核一廠。之後,雖然原能會四度發文,但立院都不願意將專案報告排入議程。520新政府才上台,原能會5月30日又發文要求報告,「新」原能會是否在為核一廠重啟鋪路?引發立委撻伐。

舊立委決議:原能會必須先向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才可能重啟核一廠 翻拍:陳文姿

舊立委決議,原能會必須先向立法院進行專案報告,才可能重啟核一廠。翻拍:陳文姿

立委黃國書質疑,為何原能會還提交一年前的舊報告 攝影:陳文姿

立委黃國書質疑,為何原能會還提交一年前的舊報告。攝影:陳文姿

「蔡英文總統才就任10天,就叫我們(立院)排專案報告,這是什麼意思!」立委吳志揚質問。立委張廖萬堅也逼問謝曉星,謝曉星澄清,該報告並非為了重啟核一,只是接續上會期立院要求。

立委黃國書追問謝曉星,核一廠是否「安全無虞」?謝曉星回覆,2015年的舊報告僅是針對一號機燃料棒連接桿,尚未進行重啟的檢查,目前無法保證重啟安全性。

聽了之後,立委們更加生氣。蔣乃辛怒道,既然原能會不確認重啟安全,為什麼還要提專案報告?立委何欣純也很不滿,她說,既然不確定安全,在原能會內部就要報告擋下來,不該送到立法院。

對提交報告僅是接續上會期的說法,何欣純不以為然。她說。新政府的價值就是非核家園,拿舊報告提出來說是接續上會期,那新政府新思維何在?

核二廠二號機意外事件  立委再度要求原能會專案報告

除了核一廠重啟問題爭議外,今天又添加了核二廠重啟問題。原因是上月16日,剛歲修完畢的核二廠二號機組運轉併聯35分後,發生發電機跳脫事故,同時引法避雷器組發生「爆炸」。但台電否認「爆炸」之說,只說這是「電弧現象」,且非發電機組問題。說詞避重就輕且拒絕提供照片,立委們更加不滿。

PT後箱內及其上匯流排全毀 資料提供:黃國昌國會辦公室

核二廠比壓器PT後箱內及其上匯流排全毀。資料提供:黃國昌國會辦公室

今立委們再提新的提案,要求原能會同意核廠二號2號機重啟前,也要先到立院進行專案報告。至於核二廠2號機,是否會走入核一廠1號機的後塵,目前仍不清楚。

加兩席公民代表 原能會新主委強調當「全民的原能會」

原能會否認沒有新思維,並表示,會堅守中立與資訊透明公開,不作「台電的原能會」,要為全民服務,做「全民的原能會」。

原能會提出一連串改革措施,例如建立「公開說明會」平台,針對各種核能議題進行討論,並廣邀公民、非政府組織及相關相關團體參與;另外,原子能委員會名單近日也重新更換,加入兩席公民代表,預計7月起,新委員就會上任,一改過去三、四個月開一次會的作風,新委員會將每月開會一次。

不過,立委仍拿出許多過去資訊不透明的案例,等著看新主委是否言行合一。謝曉星同意立委鍾佳濱的要求,會將預算資料變得友善易讀。立委黃國昌也點名公開終期安全分析報告(FSAR),謝曉星同意去除敏感部分資料後公開並且譯成中文,方便大眾閱讀。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黃國書(左)將藍綠兩黨簽名的反核期送給新原能會主委謝曉星 攝影:陳文姿

教育及文化委員會召委黃國書(左)將藍綠兩黨簽名的反核期送給新原能會主委謝曉星 攝影:陳文姿

 


【鯨彩一生】演化開了個玩笑:鯨豚家族的海象咖?

$
0
0
作者:蔡政修(日本國立自然科學博物館地質及古生物學 博士後研究員)

或許就好像人生的歷程一樣,大部分的時間都是試著享受所謂平淡的生活,但是在三不五時突發的狀況,卻可能將本來在腦中規劃好的人生完全翻轉。

同樣地,在演化的路上,生物可能在一時的環境狀況下,被某些因素所影響(像是為了尋找食物來源、逃離惡劣的環境或是躲避天敵之類的),而走上了一條意想不到的道路,進而演化出讓我們驚嘆連連的生物多樣性。

先前談過的海中獨角獸:一角鯨或許可以說是鯨豚演化史中,形態多樣化的一個代表性物種。但是,我們第一眼看到一角鯨的時候,基本上都還是會認為他們隸屬於鯨豚家族裡的一員。

而有趣的是,在化石紀錄裡,有一種和一角鯨有點類似的鯨豚,同樣會從嘴巴裡長出長長的「角」,但是我們第一眼看到他們的時候,卻通常不會想說他們是鯨豚,反而會認為他們是海象!

細齒海象鯨(Odobenocetops leptodon)的想像復原圖。圖片取自:Christian de Muizon 2009 Odobenocetops. In "Encyclopedia of Marine Mammals" (W. F. Perrin B. Wursig, and J. G. M. Thewissen, eds), pp. 797-799. Academic Press.

鯨豚嘴裡吐出象牙

這一群偽裝成海象的鯨豚就是:海象鯨科(Odobenocetopsidae)。

海象鯨的名稱有兩個涵義,將單字拆開來看的話,odo 取自希臘文 odon 的牙齒,beno 來自希臘文中走路的 baino,cet 是從拉丁文的鯨魚(cetus),而 ops 在希臘文中為相似的意思,最後的 dae 是生物分類中「科」的位階。因此有「看起來像是用牙齒走路的鯨魚!」的含義。另一個就是直接指出他們和現生海象的相似性,現生海象學名中的屬名為 Odobenus

海象鯨科裡有兩種成員,目前只有發現在五六百萬年前的南太平洋秘魯沿岸,分別是:穆伊宗(C. de Muizon)於 1993 年在自然期刊(Nature)所命名的秘魯海象鯨(Odobenocetops peruvianus,peruvianus 很明顯的就是取自,來自秘魯 Peru 的鯨魚,因此翻成:秘魯海象鯨)和穆伊宗及他同事一起在 1999 年的巴黎自然科學院刊(Comptes-Rendus de l'Académie des Sciences Paris)中命名的細齒海象鯨(Odobenocetops leptodon,leptos 在希臘文中有細的意思,don 是牙齒,所以名稱翻成:細齒海象鯨)。

一顆牙齒吐露多少秘密

就像海象一樣,海象鯨的牙齒是往嘴巴開口的下方生長的,而不是像一角鯨直直地往身體前方生長。但是,海象鯨最大的特色:牙齒,和海象或是一角鯨都是截然不同的,因為海象鯨的長牙是「門齒」(鑲在前顎骨 premaxilla 裡),而海象和一角鯨的長牙都是犬齒(齒根埋在上顎骨 maxilla 裡)。

另外,有趣的是,一角鯨的長角通常是從左邊長出來的(犬齒),或是如果是一長一短的話,比較長的基本上都是左邊。至於海象鯨的話,雖然我們目前的化石標本數量還沒有像是對於現生一角鯨的標本那麼多,但是,就目前所發現的海象鯨化石看來,海象鯨卻是剛好相反,牙齒的長度(門齒)也是有這樣兩邊不對稱的情形,但是比較長的是右邊的牙齒!(順帶一提,海象的話,兩邊外露的犬齒長牙基本上是對稱的。)

就牙齒的長度而言,一角鯨的左犬齒可以達到2公尺多,而目前知道最長的海象鯨右門齒約在1公尺多一點。這裡還是要再次強調,目前所知道的海象鯨化石數量相當有限,而且現階段只有在五六百萬年前秘魯一帶的海域有正式的發現紀錄。就好像是一角鯨牙齒的長度常常會被拿來當作雄性和雌性的差異(一角鯨雄性的牙齒長度比較長),海象鯨所發現的化石中,也有門齒長度比較短的,這些個體被認為「可能」是雌性個體。不過,因為海象鯨只有化石,基於個體差異,我們無法百分之百確定這些門齒比較短的個體一定是雌性,就像在現生的一角鯨中,也是有犬齒比較短的雄性個體或是犬齒比較長的雌性。

雖然海象鯨的長牙(門齒)和海象的長牙(犬齒)並不是同源的結構,但是他們在各自的演化路上形成類似的形態,提供了我們一個生物演化中一個絕佳的趨同演化(convergent evolution)的例子。

海象鯨科已經完全滅絕,目前只在五六百萬年前的南太平洋秘魯沿岸發現過。我們沒有機會可以直接觀察到海象鯨的生活方式或是他們在海中攝食的過程,但是透過和現生海象的功能形態學(functional morphology)研究,我們有機會可以一探這鯨豚家族中「偽裝」成海象的成員是如何在生態系中佔有一席之地。

海象鯨和海象的相似度並不是只有往下生長的長牙(雖然一個是門齒,一個是犬齒),還有像是很大的上顎(就是我們舌頭往上頂碰到的那一部分),或是寬但是很短的吻部(就是嘴巴很短但是很寬),而周圍的骨骼結構也指出海象鯨在吻部上有不少的肌肉附著,指出海象鯨可能具有發達的上嘴唇,再加上嘴巴那一區塊骨骼結構中的血管孔洞等,在海象鯨嘴巴外圍上,或許有著為數不少的觸鬚,可以幫助海象鯨在海底尋找食物(現生海象主要也是吃海底的底棲無脊椎生物)。

圖二:細齒海象鯨(Odobenocetops leptodon)的頭骨化石,中間的比例尺為 20 公分。圖片取自:Christian de Muizon 2009 Odobenocetops. In "Encyclopedia of Marine Mammals" (W. F. Perrin B. Wursig, and J. G. M. Thewissen, eds), pp. 797-799. Academic Press.

遺失的回聲定位能力

在海象鯨往海象的生態區位演化的過程中,海象鯨不止有了和海象相似的長牙,另一個很有趣的演化結果就是,他們很有可能失去了齒鯨(Odontoceti)中最重要的特徵之一:回聲定位(echolocation)的能力。

以所有現生的齒鯨來看,並不是所有的齒鯨類都被證實他們都可以進行回聲定位,但是他們的頭上都有相似的結構:額隆(melon),也因此基本上所有的齒鯨都是被認為有回聲定位的能力。所謂的額隆只是頭裡的一些軟組織,並不會形成化石,但是額隆底下相對應的頭骨結構,可以讓我們循著化石的線索,一路往回走,嘗試著了解回聲定位在鯨豚中的演化之路。關於回聲定位的細節及演化,我們之後有機會再來談。

海象鯨因為其頭骨的特化,已經和現生的海象十分的相似,也因此頭骨上回聲定位的骨骼特徵已經幾乎不存在了(像是前顎骨氣囊的凹陷 fossa for the premaxillary air sinus),尤其是秘魯海象鯨被認為很有可能完全沒有回聲定位的能力。而在細齒海象鯨的頭骨還可以觀察到有前顎骨氣囊的凹陷,所以細齒海象鯨應該還有一定程度的回聲定位的能力。

圖三:秘魯海象鯨(Odobenocetops peruvianus)和現生海象(Odobenus rosmarus)的頭骨比較圖。圖片取自:Marx, F. G., Lambert, O., and Uhen, M. D. 2016. Cetacean Paleobiology. John Wiley & Sons.

回聲定位的能力,基本上被認為是在所有的齒鯨裡,扮演著他們捕食行為中很重要的一個環節,而秘魯海象鯨在偽裝成海象的過程中可能因此喪失了這樣的能力,但他們特化的食性讓他們不一定需要有回聲定位的功能才能生存(雖然他們還是滅絕......但他們滅絕的原因還是未知就是了)。而可能存在著發達的觸鬚可以幫助他們尋找躲在海底的底棲無脊椎生物。

海象鯨科中獨特的演化歷史,不論是有偽裝成海象的長牙,或是失去了齒鯨類中代表性的回聲定位的過程,我們目前所知的還是很有限。

值得一提的是,派恩森(N. D. Pyenson)及他的同事在 2014 年皇家生物學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的一篇討論鯨豚在化石紀錄的集體擱淺的文章中,提到了有從智利發現的新海象鯨的化石紀錄,但是這新的海象鯨化石紀錄並沒有在這篇文章中被正式的討論及發表,希望後續的新研究將會揭露這智利的海象鯨化石會帶給我們關於海象鯨演化過程中一些未知及有趣的故事。

最後,雖然形態上令人困惑,但深深令人著迷的海象鯨目前只有在五六百萬年前的南太平洋東岸被發現,但這不禁讓人好奇在北太平洋西岸的台灣地底下,是否也蘊藏了類似海象鯨的化石,能提供海象鯨偽裝成海象的演化線索,而我們如果不試著去尋找我們永遠不會知道。

暖化、聖嬰齊發威 澳洲度過史上最熱秋天

$
0
0
本報2016年6月14日綜合外電報導,吳郁娟編譯;蔡麗伶審校

歷經史上最悶熱的秋天後,澳洲可望回歸冷颼颼的冬季天氣。今年3月至5月,澳洲東半部西南威爾斯州、維多利亞州和北領地的月均溫高達23.86°C,比平均溫度高出1.86°C,是2014年春季以來升溫最高的季均溫。

Gopal Vijayaraghavan(CC BY 2.0)

澳洲墨爾本度過史上最熱的秋天。圖片來源:Gopal Vijayaraghavan(CC BY 2.0)

澳洲氣象局表示,今年3月份,熱浪延長時是澳洲最熱的時候,西澳曾測到47°C高溫。氣象局長Karl Braganza表示:「強烈的聖嬰現象與全球暖化互相加成下,推升了秋天最高溫,這是自1910年有紀錄以來的最高溫。除了澳洲西南部之外,各地都是異常高溫。」

「我們觀察到3月夏季時間延後,並持續到5月初。3月創下史上最熱紀錄,4月白天溫度也都創新高,至5月結束前,我們測量到的溫度都高於均溫。」海面溫度在秋季大多數時間亦高於平均值,包括大堡礁和塔斯曼海,自夏末以來都持續記錄到高溫。

這是典型的聖嬰現象,同時也讓澳洲大陸更乾燥。然而科學家相信太平洋地區已渡過聖嬰現象,氣象局預測接下來是典型的冬季氣候。

「這個冬天,雪梨、墨爾本、布里斯本和坎培拉都出現低於均溫的怪現象,而新南威爾斯省內陸、昆士蘭多數地方、維多利亞州和南澳州出現適度降雨」Braganza局長補充道。秋天的降雨大致正常,但整個澳洲的變化卻相當大。

澳洲一些地方也歷經自1983年來最濕的5月,一些地區還記錄到高於4倍平均值的降雨(如:Cape York, Pilbara, Kimberley)。 南澳與西澳享受高於平均的降雨時,東澳與北澳區域卻在經歷更乾燥的天候。預測當反聖嬰現象開始發威時,年底到來的春季跟夏季將出現更冷與更濕的天候。

【相關文章】

【參考資料】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西伯利亞「冥界之門」天坑變大 學者:全球暖化徵兆

$
0
0
本報2016年6月14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西伯利亞冰封內陸25年前突然出現的巨大天坑,恐懼的當地人稱為「冥界之門」,不敢靠近。近來科學家發現,這全世界最大的天坑「Batagaika」是氣候暖化的徵兆,北半球各地也陸陸續續出現較小的天坑。

西伯利亞天坑。來源:EEAARRTTHHDDUUMM影片截圖。

全世界最大的天坑「Batagaika」正在快速擴張。圖片來源:EEAARRTTHHDDUUMM影片截圖。

當地人的恐懼不是沒有道理。由於永凍土融化,「Batagaika」正快速擴張,已經達1公里長、90公尺深,每年寬度增加20公尺,走在邊緣就已經相當危險。

永凍土融化是人類文明最大的恐懼之一,因為會釋出大量的甲烷——其溫室效應比二氧化碳強得多。如果暖化溫度超過4°C,導致永凍土全數融化,全球將會陷入難以形容的恐怖災難。

英國薩塞克斯大學地質學教授默頓(Julian Murton)實地走訪Batagaika天坑後指出,該天坑含有20萬年前的地質資訊:「Batagaika幫助我們瞭解過去發生過,以及未來可能發生的事。隨著氣候暖化,融化的永凍土會越來越多,這類冰融喀斯特地形也會越來越普遍,天坑、溝蝕和土壤表面侵蝕更會越來越常見。許多證據顯示,過去幾十年來,北半球的冰融喀斯特地形的規模和強度都在增加。」

不過,西伯利亞要快速融化還要一段時間。目前當地溫度仍可達-68°C的低溫。

Batagaika天坑據稱是1980年代或1990年代初期當地人砍樹後形成的。

「永凍土上的植被或土壤被擾動後產生連鎖效應,導致永凍土中的冰融化。移除植被就像移除了隔熱層,讓夏季的熱能深入地底。」默頓說。

天坑不但邊緣相當危險,底部也像是災難電影的場景。默頓將天坑底部比做美國西南部的惡地,充滿深溝,甚至可看見猛獁象、麝香牛和馬的遺骸和古代樹幹。

不過默頓說,倒是沒有看到什麼通往冥界的路。

六、七年級生熱血大海魂 專訪潛水客Spark、林祐平

$
0
0
【望海巷三部曲】(三)
本報2016年6月14日台北訊,林倩如報導

望海巷潮境海灣資源保育區,上月12日正式公告,乃基隆市第一個保育區,亦為台灣新增第28處漁業資源保護區。8日世界海洋日特推出「望海巷三部曲」,介紹從市府到民間公民參與,共同催生促成保育區的各種努力。來到終結篇,而兩位熱血潛水客的行動,僅是集體自主力量之一二,每一分出力都重要。愛上海洋,不只盛夏,不限海洋日,成全自己的辦法,更多的故事等著去想像、實踐。

八斗子潮境公園,海裡一片熱鬧。圖片來源:林祐平。

八斗子潮境公園,海裡一片熱鬧。圖片來源:林祐平。

做貼紙、架網站 傳遞海洋保育訊息

潛水客、海洋志工─Spark。圖片來源:Spark。
潛水客、海洋志工─Spark。圖片來源:Spark。

Spark七年級生,白天是上班族,其他時間則忘情投入護海的行列,來自台北,跟潛友夥伴交會在「秘密花園」。四、五年前先玩衝浪,近兩、三年才接觸潛水,「被浪捲著,或任海包圍,海上、水下的感受截然不同。」2013年學潛水,不免好奇問起教練,怎麼東北角魚兒好像不太多?對方回答,20、30年前可不是這番光景。

潛遍台灣各地,他開始關心相關議題,加入「揪潛水同學會」備受前輩熱心淨海的感召,參與清理廢網、移植珊瑚,且接手管理經營「抗議三海浬內海域不良漁民破壞生態拖網,發起抗議遊行之社團」(近15000名成員),聚焦環保新聞、串連相關連署,去年底還架設潛進台灣網站,寫文章、做貼紙、設計logo,不吝貢獻個人專長,「不乏厲害的潛水客,但比較缺乏資訊溝通能力。」希望讓更多人看見海洋,正確認識水下活動,「想做點有意義的事,讓世界變好。」

笑稱自己原本一個潛水孤兒,碰到志同道合的潛友像林祐平教練、活塞教練,大家為相似的價值觀、復甦台灣沿近海生態而奮鬥,不藏私、願分享,慢慢不感到孤單,「潛水市場小,提升保育觀念,海洋便獲得更多保護助力。」

望海巷海域生態豐富,Spark猶記得初次見面,遇上海蛞蝓、花枝、海扇、豆丁海馬、海蘋果等等,生物多樣性之高,5月公告保育區,懷抱著深深的期許。勸導期到7月底,岸巡、海巡、海科館等單位陸續進行宣導工作,為協助擴大傳達保育區的消息,他自掏腰包設計宣傳貼紙500份發送,選用防水材質,能讓潛水客、釣客貼在氣瓶、釣具上,簡單的靛藍芥末黃色系,圈住望海巷潮境保育區,提醒「禁網、禁釣、禁採捕」之保育精神,還得到科長蔡馥嚀加碼印製5000張。蔡馥嚀笑說,現在每個人碰到她都伸手要貼紙,公部門來做的話構圖總是僵硬,民間版的靈活吸睛多了。

Spark設計望海巷潮境保育區的宣傳貼紙。圖片來源:Spark。

Spark設計望海巷潮境保育區的宣傳貼紙。圖片來源:Spark

廢棄漁網 全民、海洋生物公敵

至於三海浬全面禁網的訴求,本是社團去年成立的主要倡議,提供交流管道以減少漁民、居民、釣客、潛水客、保育人士之間可能造成的誤解。他提及日前新北市貢寮區卯澳灣獲選為栽培漁業示範區,然之前5月該區做魚苗放流,一堆魚苗卡在網子上面,漁網撿不完若不從源頭控制。又比如基隆市禁止多層(含二層)、瑞芳全面禁止、貢寮禁止多層(含二層)刺網漁具進入距岸三浬內作業,同一個海域跨不同轄區,單層或全面禁網,或越區違法之取締態度差異,無法統一規範難以執行保育,亟須藉全國性的立法來解決此棘手問題。

潛季來臨,遨遊之際Spark呼籲潛友共同正視廢網對所有生物的危害,譬如龍洞灣82.5K處一堆漁網,一下海就碰到;東北季風一刮不適合下水即開始目無法紀放網,三、四月垃圾累積最多,然後撿撿撿,海裡變乾淨,之後再反複惡性循環。另外,他也關注海委會、海洋保育署的籌組進度,網子在船上歸漁業署、在海裡則由環保署管,事權統一方得以有效治理海洋事務。

Spark所設計的三海浬禁網logo。圖片來源:Spark。

Spark所設計的三海浬禁網logo。圖片來源:Spark

有保育區的日子 垃圾照撿 珊瑚照種 海照潛

潛水客、海洋志工─林祐平。圖片來源:林祐平。
潛水客、海洋志工─林祐平。圖片來源:林祐平。

六年級生林祐平,快人快語,中午約訪,他甫從八斗子潛完水,「東北角很近,台北出發一個小時就在水裡了,也是獨鍾望海巷的原因。」潛水完全是他生活的重點,不是潛水就是教學,難以想像接觸潛水僅僅三年時間。

他坦言,因為學習過程不愉快,不服從潛水界隱形的門派規矩,被教練封殺劃入黑名單,選擇離開後卻又不服輸,2014年起自己的潛點自己奮力摸索,兩年700支氣瓶「保守安全」的練習,去年成為教練,並低調成立「揪潛水同學會」,最近社群才從私密改為公開,不定期交流潛水技術且免費帶潛,旨在推廣淨海的理念。

另一方面,更強調「資訊公開」,像跟Spark合作推出台灣潛點建置計畫,自述一開始什麼都不會,除按圖索驥也碰上願意分享的同好,因此學成後,尤其堅持經驗傳授,「自己學會了功夫,沒什麼意思,一起進步,才是成就感所在。」

清除幽靈漁網、撿垃圾、種珊瑚,同時積極精進知識,比如海科館的認識珊瑚與珊瑚復育體驗營,「東北角的珊瑚比南部少,但粉粉紅紅黃黃的很可愛。亦因教學增廣見聞,像本來以為種不同的珊瑚以增加生物多樣性,沒想到有的珊瑚具競爭性,要同種的在一起。」

去年第一次種沒經驗,加上水泥比例沒調好,一種下去就散開;今年則種得很漂亮,海科館自2014年結合潛水志工舉辦望海巷海灣珊瑚移植復育活動,逐年技術進步,「畢竟研究人員不熟海域或不會潛水,水下的事交給我們,每天都可去拍照追蹤呢。」民間回報現場搭配海科館資源,彼此密接分工,為這片海的珊瑚礁生態添增生氣。。

八斗子潮境公園,珊瑚生態良好。圖片來源:林祐平。

八斗子潮境公園,珊瑚生態良好。圖片來源:林祐平

啟動全面三海浬禁網的契機

而林祐平每次下海必回收漁網,後來碰到活塞教練,覺得靠人力拖到岸際太辛苦,便協調支援船舶,雙方不時支援合作,機動組成淨海大隊,時時出任務,保育區公告後,「最近下水,發現垃圾確實有變少,魚也有變多,令人感到振奮。」雖肯定公部門這次玩真的,然當兵時擔任過海巡人員,深知其不具裁罰權違規者往往不怕,執法落實為當務之急,以免威信掃地。

生生不息的海,不屬於任何人,對漁民、釣客、觀光客、社區居民而言,轉化保育區的適應過程或有一點點不舒服,一切需從教育觀念著手,他說。像2013年小琉球三海浬內海域禁止流刺網作業,如今生態復育有成,「你給大海機會,反之亦然。」建議望海巷日後可朝SUP、浮潛等休閒產業發展在地共榮。

之所以強烈呼籲三海浬內近海禁止使用流刺網,林祐平切身說明,去年6月在番仔澳海域發現一大張廢棄刺網幾百公尺長,掛滿魚屍猶如海底墳場,同行共八個人仍無法處理,幸好拍照存證另次解決,那次的親眼歷見PO文後,受到廣泛迴響還上了新聞版面,可惜後繼無力。

他憤慨道,離岸才200、300公尺竟公然放網,沿近海漁獲不多,漁民不會往內捕撈,誰在放網?岸邊設置2012年新北市瑞芳區及貢寮區距岸三浬內限制刺網漁具的公告毫無作用,過了一年近日再去檢查依舊有新網,違法網具已檢舉多次或投書,誰在擺爛?取締實在要加強。林祐平表示,望海巷保育區的劃設,再次使該議題浮上檯面,形成輿論壓力,藉此機會完成全面禁網立法,正是關鍵時刻,「三海浬禁網乃終極目標,絕對不是要和漁民做對,一起推動才有機會;追求永續的海洋資源,環境好了,生物繁榮,大家互利。」

昨(13日)潛水同好下海清除漁網。圖片來源:林祐平。

昨(13日)潛水同好下海清除漁網。圖片來源:林祐平

海底下的真相,廢棄漁網覆蓋珊瑚礁,怵目驚心。圖片來源:林祐平。

海底下的真相,廢棄漁網覆蓋珊瑚礁,怵目驚心。圖片來源:林祐平

【延伸閱讀】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稱鳥與蝙蝠逐年增加 英華威台中兩風場擬停止環境監測

$
0
0
本報2016年6月14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風能公司英華威在大安大甲與大豐的兩項風電計畫,日前提出變更內容對照表,今(14)日由環保署環評初審通過。兩案皆為停止部分關於噪音、陸域動物生態的監測。而兩案位置相鄰,也分別尚有零星未完成的風機,因此小組召集人游繁結建議,應該合併監測資料,累積為資料庫並進行論述,甚至也尋求未來將同風場的兩案合併審理的方法。

開發單位探討風機對候鳥,蝙蝠生態示意圖。本圖為同案於2015年環評審查時的資料照片。攝影:賴品瑀。

開發單位探討風機對候鳥,蝙蝠生態示意圖。本圖為同案於2015年環評審查時的資料照片。攝影:賴品瑀。

風能公司英華威以「中威」公司名義,在台中分別進行大安、大甲案與大豐案,兩案均位於台中大安大甲沿海。雖然曾經因計畫在大甲溪出海口架設風機,衝擊小燕鷗繁殖地而引發爭議,但在修改計畫後,兩案都已陸續通過環評。目前大安大甲還有編號66與29B兩座風機未開始施工,大豐案則有38、70、29號風機尚未施工。

英華威提出鳥類蝙蝠未受風機影響 甚至數量逐年增加

「候鳥停棲覓食並未受風機施工營運影響」、「候鳥數量呈季節變化,並有逐年增加趨勢」、「未發現因本計畫風機造成鳥類停棲覓食異常現象」,英華威代表方妍懿提出大安大甲案鳥類調查的結果,表示包括東方環頸鴴、黑腹濱鷸等指標鳥類與蝙蝠的監測結果都顯示數量有逐年增加的趨勢,而大豐案則因為位置相近,也就延續大安大甲案的調查成果。

因此,英華威提出,由於風機的施工與營運期間監測期滿且未發現風機造成的異常情形,而申請停止部分環境監測。

風能發電中,噪音與陸域動物生態兩項一向是最受關心與爭議的部分。此次英華威提出變更環境監測計畫,機組開始運轉的「營運期間」噪音部分,全頻與低頻噪音,兩案雖維持每季1次、每次24小時的監測頻率,但改變部分監測地點。

陸域動物生態仍是對鳥類與蝙蝠進行監測,但在大安大甲案中,鳥類從每月一次的頻率改為每季一次,蝙蝠則由原先5、6、7、8月各一次,每次紀錄蝙蝠聲紋連續兩晚改成每季一次,範圍為第66、67、63、29B風機中心500公尺範圍,大豐案則是鳥類從全區每月一次變為在第38、29、70號風機中心500公尺範圍每季一次,蝙蝠則維持在第70號風機中心1,000公尺內,每年3、5、7、9月各一次。

由於兩案位置相近,小組與業者皆有意將監測互相延續,成為一體。召集人游繁結則期待合併這些監測資料,做整體的呈現,來論述風機對陸域生物的影響。

英華威經理楊程欽 表示,大安大甲是該公司第一個位於非工業區的環評案,因此他們主動作了比環評要求更多的調查,也是為了累積資料庫。

鳥與蝙蝠撞擊風機 真相仍須調查

而鳥類與蝙蝠是否因風機產生撞擊一事,委員張學文透過書面意見提問,要求英華威說明,英華威則以監測期間風機附近是否發現鳥類與蝙蝠屍體作為指標,指出在大安大甲案中,在82次營運調查中發現10次23隻,其中小雨燕最多,而蝙蝠29次營運期間調查則是6次9隻,但英華威傾向解釋為自然淘汰,不盡然是風機撞擊死亡。在大豐案的調查只見一次,但該調查區域內的第70號風機尚未展開施工。

英華威指出,不管是美國在2008年的調查,或是中興大學曾經協助台電計算,鳥類撞擊風機的機率約是2.5%左右。但也有委員質疑,目前僅有每月監測時順道撿拾鳥與蝙蝠的屍體,是否死於撞擊,亦或已遭腐爛無法辨認、甚至遭到其他動物攝食都還需要進一步調查,「如果鳥掉下來都沒有動物來吃掉,是否也顯示當地的生態有問題?」游繁結也提出這樣的疑問。

Viewing all 119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