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98

從抗拒到積極 中國減碳政策的轉變與困境

$
0
0
本報2016年8月10日台北訊,實習編輯陳怡心報導

減碳是一門好生意?作為一個以往都用「計畫經濟」要求各產業達到減碳的目標的中國,為何一腳踏入被稱為再現資本主義的碳交易,並成為全球最大的碳市場?過程中又是如何演變?長期研究碳交易的學者劉仲恩,應綠色公民行動聯盟邀請,分享他在研究國際間碳交易時對中國政策的觀察。

前20大排碳國家(2014年)。圖片來源:Sightline Institute(非商業使用)。

從抗拒到積極治理 中國態度大轉變

2014年全球前二大排碳國,中國與美國簽訂了「中美氣候變化聯合聲明」,中國在此聲明中承諾會在2030年達到碳排峰值,往後逐年下降,並且同時在2030年,讓再生能源佔全國20%的發電量,一改當初於《京都議定書》拒絕簽署的態度。

中國從計畫經濟一腳跨入碳市場的主要因素,劉仲恩指出,可以從三個面向來看:國際壓力、產業轉型、以及同時有治理污染的功能。

早期中國多把氣候變遷看成外交議題,當時在面對國際談判時也都展現出盡可能將責任撇清的態度,身為全球最大的碳排國,中國在國際間承受了巨大的壓力。

近十年內,中國將這件外交議題轉變為「國內發展」。從「經濟需要轉型」出發,主動在關鍵產業上往低碳發展,才足以與歐美企業競爭,因此中國已經把氣候變遷議題當成發展議題來看,甚至將氣候變遷納入經濟發展的戰略思考。

劉仲恩指出,另一個中國積極發展碳市場的原因之一,在於污染過於嚴重,因此在治理碳排放的過程中,也具有順便治理其他污染問題的功能。以燒煤為例,在減排的同時必須燃燒品質比較好的煤,或是以其他再生能源替代,可見在發展碳市場的同時,也有處理其他污染問題的功能。

最直接的證據可以從中國的五年計畫《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綱要》與《第十三個五年規劃綱要》(簡稱:「十二五」、「十三五」)中看出,中國積極發展綠色經濟,期望能夠節能減排達成經濟轉型,而碳交易是其中一項重要的政策工具。

中國特色碳交易 全球獨有試點

中國在2016年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的排名大幅提前,一舉超越日本、南韓與台灣,證明中國展現治理碳排的企圖心。

劉仲恩表示,中國的碳市場也很有中國特色,相較於西方國家以企業領頭,中國的碳市場完全由國家主導,而企業也是處於比較被動的角色。

中國還有另外一大特色,就是在執行任何重大政策前都會有「試點」,中國於2013年成立了七個試點,分別在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慶市、深圳市、湖北省跟廣東省等地各成立獨立運作的碳市場。至於2017年計畫成立全國碳市場,目前仍無詳細消息,只能從試點窺見未來規畫方向。

講者劉仲恩。攝影:陳文姿。

中國在碳市場發展的挑戰

中國因為地幅遼闊、又身為世界第一大排碳國,所以在碳市場中面臨許多挑戰。劉仲恩指出,中國的困境包括測量精確度、執行的人才需求,區域平衡責任。

首先,算清楚碳有多少其實不容易,劉仲恩提及,根據《自然》雜誌(Nature),中國各省的碳排總量,與中央政府計算的數值相差了15%,相當於日本全國的碳排量,可見精確地計算碳排是一項艱鉅的挑戰。

其次,測量碳排放的人才不足,並且在測量時有造假的風險。因為碳交易中,絲毫差別可能就有幾百萬元人民幣的落差,牽涉到的利益相當龐大。

且現在中國面對的問題在於,如何界定各省「共同且有區別」的減排責任?因為經濟結構不同,中國經濟最發達的沿海省份,碳排放低於北方重工業區;而重工業發達的東北與華北等重工業發達的省份,因為產業結構與技術條件不如沿海,卻仍要負起相當大的減碳排責任,加重其開發負擔;西部各省,還是處於低度開發低碳排的情況,如何平衡這些區域的利益衝突,是中國政府目前的挑戰之一。

講座與談人房思宏。攝影:陳文姿。

台灣、中國 碳市場困境大不同

台灣面臨碳市場的問題跟中國不同,劉仲恩指出中國已經有十多年執行清潔發展機制(CDM)的經驗,全世界共7000多個碳抵換(Carbon offset)的案子,中國就佔了一半以上。

劉仲恩指出,台灣在執行碳市場中缺乏經驗,市場也小,台灣於去年通過《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只設定了減碳的目標年與總量,但仍未制定階段目標及施行細則,台大政治系博士後研究人員房思宏說,未來制定的細節仍是台灣的大眾需要持續關注的議題。

中國踏入資本主義? 碳交易只是工具

在過往與中國接觸的經驗中,房思宏提到,中國進入碳市場的強烈企圖心,也可以明確的看到「減碳是門好生意」,但中國並不完全以解決全球氣候變遷為目標,最主要仍是從國內的經濟發展出發。

房思宏更指出,引進以市場機制為規則的碳交易,並不是為了讓中國打開「資本主義的門」,更比較像是只作為環境治理的工具。

劉仲恩提醒,不只在中國,各地如何避免舉著低碳發展的大旗之下,剝削當地居民,甚至破壞社區環境的情況,也是需要關注的地方。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9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