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Viewing all 119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台灣「素人建築師」如何面對氣候變遷挑戰 登上威尼斯建築雙年展

$
0
0
本報2016年5月27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自製屋舍、廢棄貨櫃活化、報紙屋、民居雨水回收系統、運用廢棄材料,台灣各地其實有不少「素人建築師」,各自以自己的想法改善住所,甚至因應氣候變遷。看似平凡無奇的民居元素,其實在建築師的眼裡,是值得重視的常民智慧,現在正出現在義大利威尼斯普里奇歐尼宮展出。

第15屆威尼斯建築雙年展─臺灣館〈臺灣再製-常民構築〉展場(普里奇歐尼宮)_(1)

台灣常民建築模型,正在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圖片來源:國美館。

因地制宜  常民建築體現生活智慧

第九度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國立台灣美術館此次帶領交大策展團隊,提出「台灣再製 Re:Made in Taiwan」策展概念,將長期對台灣常民建築的觀察送到國際,在威尼斯展出模型,以此與世界對話。

展場中一個個紙管裡的建築模型,呈現出台灣常民建築的元素。策展人包括曾成德、莊熙平、曾瑋、曾聖凱,在他們眼裡,鐵皮屋、鴿舍、木柵欄這些在台灣隨處可見的建築元素,正是台灣的「素人建築師」面對在地各自不同條件所作出的因應之道,比起如台北101等明星建築或地標建築,更能代表臺灣當代建築的真實特色及人們實際的生活。因為這些日常建築與人民的生活並存共生,來自居民的集體力量與智慧。

面對氣候變遷  利用回收、廢棄素材迎戰

此次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大會主題是「前線報導(Reporting from the Front)」,要關注社會最前端的基層勞動者,如何在資源及環境條件不足之下為改善生存方式尋找解決之道。對此,策展團隊「交大跨領域設計科學研究中心(TDIS)」提出對台灣常民住所觀察的心得,表示不管是自製屋舍、廢棄貨櫃活化等,台灣的常民建築多使用輕巧、簡單、快速、普及的在地材料與回收材料。

《臺灣再製-常民構築》展品

台灣常民建築模型,正在參與威尼斯建築雙年展。圖片來源:國美館。

例如宜蘭的全職農夫李旭登,觀察到因極端氣候產生的水資源缺乏問題,自行研發出居家雨水回收系統來因應氣候變遷;台灣女婿羅約翰,收集1300公斤的廢報紙,在屏東製作了一棟紙磚屋,賦予一般人眼中的廢棄回收物新的價值與生命,這些案例也將以照片或錄像方式參展。

在策展團隊眼裡,這都是素人建築師們面對種種挑戰,努力憑藉自身的觀察及經驗,讓建築設計在地化的常民生活智慧,在展館中呈現自製屋舍、廢棄貨櫃活化、報紙屋、民居雨水回收系統、運用廢棄材料等。

加入新科技材料  未來建築更環保

而策展團隊也引進了新科技的材質,提出他們對台灣建築的一點提議,包含永豐餘以農業秸稈綜合利用製漿造紙技術做出的nPulp材質,從將被焚燒的廢棄稻稈,轉生為紙漿、紙製產品的原料,更可以製成磚塊、管狀物等建材。

元太科技的E Ink輕薄大型的「電子紙」則可運用在建築的外觀,成為建築的動態皮層。更有從回收塑膠做成的觸媒塑膠紗網,可吸附PM2.5懸浮微粒,未來在市場上也具有相當發展潛力。

曾成德表示,空氣污染PM2.5已是全球危機,建築師的工作不僅僅是做好設計,更應該想出對土地環境更友善的建造方式。


還在等「官方回應」? 氣球空拍監測環境不求人

$
0
0
本報2016年5月27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晴朗微風的5月早晨,四個大紅的節慶氣球在中央研究院上空升起,20幾位g0v零時政府高峰會的與會者們正在草坪上「玩氣球」。不過,這可是一場「有任務」的公民科學實驗,由「開放科技公共實驗室」(Public Laboratory for Open Technology and Science)社區發展部門主任莉茲・巴瑞(Liz Barry)與中國創綠中心項目專員何珊共同示範如何以氣球加上小型相機,完成空拍與地圖製作。

氣球空拍的起源要回溯到2010年。當年,美國墨西哥灣發生史上最嚴重的BP漏油事件,但官方資訊嚴重不足且企圖隱瞞詳情。憂心污染擴散,當地社群結合志工與公民科學家,搭船出海,以氣球或風箏帶著傻瓜相機升空,從空中拍攝海上漏油實況。

這方法讓社區居民不用等待官方訊息,就能清楚快速掌握污染現況,形成一股社區力量。後來,更進一步成為世界各地公民科學家見證環境變化的利器。

g0v當天氣球空拍取得的照片 照片提供:g0v 與Liz Barry

g0v與會者試驗氣球空拍當天,由氣球空拍取得的照片。照片提供:g0v 、Liz Barry

氣球空拍門檻低  公民直擊海洋染、核電設施、工廠廢水

2010年墨西哥灣漏油事件只是起點。當初的主要參與者們後來創辦了「開放科技公共實驗室」(簡稱Public Lab公共實驗室),持續推動氣球空拍與各種環境監測工具。

氣球空拍並沒有太多秘訣,只要確保攝影鏡頭朝下,並設定定時拍照即可。風速較穩定時建議使用氣球,而風大則採用風箏。這樣一個簡單的方式,在沒有空拍機的年代,或是負擔不起空拍機的族群間,起了很大的作用。

g0v零時政府高峰會的與會者們正在體驗氣球空拍與地圖製作 攝影:陳文姿

g0v零時政府高峰會的與會者們正在體驗氣球空拍與地圖製作。攝影:陳文姿

美國環境組織「海灣復育網絡」(Gulf Restoration Network)就曾以風箏空拍發現路易斯安那州煤礦污染密西西比河,進一步取得水質分析數據後,該公司因此被開罰。由於衛星照片解析度過低,風箏空拍的影像更清晰更好用。

2013年美國麻州的清教徒核電廠(Pilgrim Nuclear Generating Station)周圍的居民,也曾藉由風箏空拍取得核電廠的空拍照片。照片顯示電廠內正在進行工程,但核電公司起初卻否認那是核廢料乾式貯存設施,隨後又改口聲稱已取得許可。居民後來發起抗議並要求撤銷該許可,原因是該許可取得的過程缺乏公聽程序。

2016年,中國的環保團體創綠中心接獲廣西桂林附近發生魚群大量死亡的訊息後,便到現場以氣球空拍取得鄰近藥廠的內部照片,照片清楚顯示污水處理池(圖片正中央的三個格狀池)並證實廠內污水未經處理排放。

創綠中心空拍取得藥廠內部照片 圖片提供:創綠中心

創綠中心空拍取得藥廠內部照片 圖片提供:創綠中心

莉茲巴瑞表示,這個計畫有趣的地方在於,氣球與風箏是許多國家的傳統文化,有上百甚至上千年的歷史,但跟科技結合後,卻有了新的意義。

她也認為,不用太過嚴肅地看待氣球空拍,也不必侷限在環境監測上。無論是節慶、旅遊或是建築攝影,都可以用氣球空拍。越來越多人習於使用後,一旦遇到災難,社區就具備了即時掌握資訊的能力。

「開放科技公共實驗室」社區發展部門主任莉茲巴瑞(Liz Barry)攝影:陳文姿

「開放科技公共實驗室」社區發展部門主任莉茲・巴瑞(Liz Barry)攝影:陳文姿

完整地圖呈現環境全貌  空拍也可用於濕地監測

空拍照雖然用途很多,但如能組成一張完整的影像,對於民眾掌握整體環境意義更大。公共實驗室提供了一個組圖與地圖製作的工具:MapKnitter。空拍照片上傳到MapKnitter後,即可用線上工具將照片在套疊在google地圖上,組成一張完整影像。這種方法取得的圖像解析高,也可呈現事件全貌,或運用於環境監控。

例如,美國路易斯安那州濕地流失問題非常嚴重,幾乎以每小時一個足球場的速度在消失中。鹿恰特雷恩湖盆地基金會(Lake Pontchartrain Basin Foundation)就藉著風箏空拍記錄路易斯安那州聖約翰河口濕地,並監測濕地復育計畫的成效。

台灣的環境事件也曾運用MapKnitter的組圖功能,但應用還不普遍。2014高雄氣爆事件中,國立高雄大學研究團隊曾在氣爆後兩天(8/2)以空拍機拍攝照片供民眾使用,李慕約公司用MapKnitter將照片組成氣爆全範圍的地圖。

李慕約公司用MapKnitter組成的高雄氣爆地圖 照片提供:李慕約

李慕約公司用MapKnitter組成的高雄氣爆地圖。照片提供:李慕約

2016年德翔臺北貨輪於石門洞外海擱淺,3月下旬因船身毀損開始漏油,網友Gavin提供的四張圖片後來也以MapKnitter套疊呈現當天石門洞的海上漏油污染實景。另外,也有學生以此紀錄日月潭的泥沙淤積

公民科學工具便宜又簡單  監測環境資訊非專家特權

公共實驗室的理念是打破科學研究被專家壟斷的屏障,讓社區民眾也能加入科技發展與運用的行列。空拍僅是其中一例,公共實驗室還陸續發展各種便宜、簡單、方便使用的檢測工具,以降低供公民科學的門檻。

公共實驗室的氣球空拍組 圖片來源:public lab
公共實驗室販售的氣球空拍組 圖片來源:public lab

氣球空拍並不需要特別的工具,但為了協助初學者更快上手,公共實驗室將氣球、手套、固定扣夾等組成氣球套裝組;另一個有名的工具是DIY自製光譜儀,可用於測試假油、或是分辨油污染的類別; 近紅外線攝影改裝套件只要10美金,就可將網路攝影鏡頭改成檢視植物的健康情況的紅外線相機。許多工具還在發展中,例如煉油廠監測套件,以及其他空氣、水質、土壤的檢測組。

莉茲巴瑞說,這些工具的原始碼都是開放的,民眾可以輕易的共享資料。此外,公共實驗室特別強調在地議題與社群力量,社區居民就可以收集環境資料,了解問題,進而改善環境。

【相關文章】

【參考資料】

  • Public Lab (公共實驗室官網)
  • youtube影片:MaD 2014 - Liz BARRY 公共實驗室 A "Public Laboratory" (Part 1, Part 2)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遺願未竟也要遺愛人間 悼感心護樹人陳仰聖先生

$
0
0
作者:張美惠(Angela Chang,台灣護樹團體聯盟發起人)

※ 編按:桃園市自然生態教育學會創會陳仰聖,也是大力推動環境教育的生態達人,5月21日突然暈眩後倒地後陷入昏迷,23日醫師判定腦死,24日家人忍痛同意拔管,並捐出他的器官遺愛人間,得年45歲。他的臉書上匯集了眾多環境志工不捨與祝福。本報轉載他從事護樹運動的重要夥伴Angela所撰寫的追思文,讓各界更加認識其生前為環境努力的事蹟。

目前,陳仰聖的環保夥伴「桃園在地聯盟」在徵得家屬同意後,正規畫義賣他生前的兩本著作,募資作為他身後的安家基金;這兩本作品是「柴棺龜澤蟹與虎皮蛙」、「走讀桃花源」2冊(含2片DVD,有中、台、客、英四語發音),詳情請閱訂購網址https://goo.gl/U6vYh1 。

陳仰聖,生態達人與護樹志工。攝影:張美惠。

陳仰聖,生態達人與護樹志工。攝影:張美惠。

我們景仰的好朋友,護樹志工陳仰聖先生於5月24日於林口長庚醫院離開人世,得年46歲,捐出大體器官心臟、肝臟、腎臟及眼角膜遺愛人間。

這位才華洋溢且熱心熱情的生態環境保護人活力十足,他創立桃園自然生態教育協會,做網路電台節目宣講環保理念,發起「一日淨山一日淨灘-家庭日 打造世界夢想居住地」的活動,他參與動物保護活動,當林務局的志工.....帶學生上山下海講解台灣的美好以及鼓吹台灣成為世界夢想居住地的願景。

他還努力的奔走宣講「國家要進步,請從友善對待樹木開始」以及各種環境議題,他不只一次的跟我們說台灣是北半球的縮影,是世界上最珍貴的地方,提醒我們要好好的認識台灣愛護台灣。

他講防災,希望我們面對大自然要謙卑要有風險意識和提升風險管理能力,他講仿生學,希望鼓勵我們的孩子們有觀察的能力了解自然界中的各種動植物如何運作,進而一步推動人類的文明,他講物候學希望我們重視氣候變遷與宇宙變化的關係,他做生態攝影與生態小旅行,希望用攝影專業推動台灣的生態觀光。

許多朋友卻喊他「乖乖哥哥」,因為他會帶小朋友去觀察植物和瞭解生態,這樣可愛的名字有助於他跟小孩子互動,他說如果能夠在孩子的心中撒下愛護自然的種子,將來長大之後不會破壞環境,這個看起來很Man的男人有著最溫柔的心。

他參與反核,松菸護樹行動,曾寫下萬言書談台灣環境與環境問題的解決方案,他實地奔走山林間去調查植物動物,他對朋友兩肋插刀。

在我們發起台灣護樹協會的時候,他自動報名參與,前一陣子六軍團把樹砍得亂七八糟的,居民跟他求援,他用講理的姿態讓六軍團願意保留下來老樹

當然也有遺憾之處,桃園大享山莊的榕樹群一邊的行道樹被桃園議長邱奕勝的哥哥砍掉,他去做訪查時居民指稱是邱奕勝議長本人要蓋私人招待所覺得榕樹不好看要改種櫻花,沒想到邱議長卻去控告陳仰聖妨礙名譽,而直到如今桃園縣政府並沒有對這些行道樹被砍除對砍樹的地主做出懲處,陳仰聖因為護樹人生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進入法院。

5月23日,加護病房外面上百個從臉書看到他病危訊息的朋友排隊等著希望見仰聖最後一面,震驚的朋友一臉茫然問:「怎麼會這樣?」,存著一絲奇蹟盼望的朋友默默地禱告著,無法接受這個事實的朋友彼此相擁哭泣著。

仰聖身後還有少許負債,這位常常做義工的傢伙,身後遺有近八旬的雙親和就學中的兩位女兒,他的生活在經濟上並不好過,全家只有靠他養家。他生前曾經跟女兒討論過大體器官捐贈的議題,在發生意外之後他的家屬強忍白髮人送黑髮人和失怙的悲痛簽署器官捐贈同意書,不管生前死後,仰聖大哥「以身作則」的遺愛人間。

他有遺願未完,他說台灣太多人不了解台灣是北半球的縮影的意義,他說台灣應該打造成夢想的居住地,在空氣污染和環境生態破壞到無以復加的程度的時候,他的話語迴盪在耳邊....

僅以此文悼念陳仰聖大哥,他的猝逝對我們來說如此措手不及的倉皇,他的身影,他的活力,他叨唸著國家要進步要從護樹開始做起的聲音猶原在耳,如今卻已是天人永隔,我們無法以言語形容對他的深深懷念和景仰,願他在天上安息主懷,那未竟的遺願.....

接下來,就是你們的樹了!

Angela Chang忍悲記於2016.05.25

※ 本文轉載自「台灣護樹團體聯盟」粉絲專頁

【延伸閱讀】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自然就在你身邊 原來我們與貓頭鷹這麼近

$
0
0
作者:貓頭鷹(劉育宗)

張著水汪汪大眼、一副可愛模樣的貓頭鷹,竟然有個神秘封號:黑夜魔神仔?這相傳夜間才出沒的魔神,不禁激起我濃烈的好奇心。

領角鴞不會築巢,必須利用天然形成的樹洞作為營巢的場所。圖片來源、攝影:曾翌碩

為了探索貓頭鷹的真面目,從民國76年開始,我展開了夜間的探險生活,先後在墾丁及玉山國家公園服務。夜路越走越能聽見貓頭鷹的叫聲,牠們似乎在回應我的追尋,讓我找到看見貓頭鷹的機會,一路上的過程十分驚奇。

離開玉山國家公園後,我參加了大武山成年禮,山神給我一個特殊的命名:貓頭鷹。這番的巧合讓我感到訝異與驚喜,既然山神在冥冥之中連結了我與貓頭鷹的特殊關係,似乎代表這命中註定的緣分,讓貓頭鷹與我有十足的默契與豐沛交流情感,也增加了日後深入研究貓頭鷹機會。

經賜名為貓頭鷹後,除了感受到大自然與我相連,我更清楚此生要以貓頭鷹為研究對象與題材;至今仍以貓頭鷹自詡,也有許多人給我貓頭鷹王子的外號。幾年來在大武山調查的貓頭鷹,除了領角鴞、日本角鴞、鵂鶹及褐鷹鴞,還有偶爾遇見的褐林鴞及灰林鴞等。我在課程中分享給學員們、透過建構家園環境與生態營造等多樣的環境教育,翻轉以往我們對黑夜的恐懼與印象,成為大武山下豐富的環境生態教育場域。

那瑪夏領角鴞。圖片來源:劉育宗

貓頭鷹與人之間的距離?

貓頭鷹所需要的環境,每一個種類、分佈、習性、棲地及喜好,都不相同。大都不外乎是公園、學校等環境及綠地,以領角鴞為例,在各都會環境皆可看見牠的蹤影,如高雄壽山、鼓山國小,台北101 附近的中強公園、內湖國小、台中太平國小、后里國小,台南小東門公園、新化口埤國小等60多處。

然而有逾八成的民眾從未接觸過貓頭鷹,很多年長者小時候曾目睹過,但僅僅停留於記憶中。如同93年時我拜訪台南的獼猴爺爺,他說僅在7歲時看過貓頭鷹,在烏山獼猴園區活了70多歲都未再看過。當時我請他等待一個小時,在猴群回去睡覺後一定可以很快看到貓頭鷹,獼猴爺爺果真在停車場親眼看見小時候記憶中的貓頭鷹。

之後,日本VHS電視台來台錄製猴子遇到貓頭鷹的故事,我受邀分享環境教育,也意外勾起很多人的童年往事。90歲的魯凱族耆老夫婦,在夜裡裹著棉被一起走出溫暖的房子,等待許久不見的貓頭鷹,果不其然在他們家屋前熟悉的芒果樹上發現牠們的蹤跡,讓他們十分感動。這是貓頭鷹環境教育的神奇與獨特之處,帶領民眾感受與自然親密的關係。

有一次,住在高雄巿鼓山區的學員認為壽山沒有貓頭鷹,因為每天傍晚他都在壽山散步,但未見過牠的蹤影。當天晚上,所有高雄鼓山學員都到壽山參加了戶外課程,不但在停車場就立即目睹,更感受到貓頭鷹的活潑親切,意識到原來家鄉就有這麼多樣的生物樣貌,人與貓頭鷹之間其實並無距離與隔閡。

星空下 神秘的夜間生態

這幾年不僅在高雄壽山有八成機率可以觀察到貓頭鷹,還曾有一次,抬頭一望,左上方一隻領角鴞停在台灣欒樹上,右上方則是流星畫過壽山的黑夜,在光害如此嚴重的壽山,還能看到流星,真是不簡單。很多人遇見貓頭鷹就如同看見流星般,都是生平第一次的經歷,看著流星畫過天際,當天幸運參與夜觀的二三十位學員,皆對眼前的景象驚豔不已。

不僅如此,只要低頭便可見溪流中的鱸鰻,也許很多人都不相信壽山區域竟也有這般魚類,讓人不敢相信原來這就是家鄉的生態環境。曾經在某天晚上,學員們在樣區中的停車場看見一窩領角鴞,有著二隻親鳥餵食四隻雛鳥的溫馨畫面;甚至,還曾有一年連續好幾週,觀察到領角鴞雛鳥在停車場追著親鳥飛,尋求乞食的行為。除此之外,也曾看過盤踞枝頭的赤尾青竹絲、停棲樹洞的五色鳥,在帶領學員們的觀察與探索中,每一次遇見任何物種,都像挖到珍貴寶藏似的讓人驚艷不已。

貓頭鷹其實不難尋找,在全台各地只要環境良好就有可能遇見,甚至在夜間觀察過程中還可能巧遇飛鼠、白鼻心或虎皮蛙等等,這些都是夜間觀察的驚奇;記得有兩次當皎潔的月亮高掛山頭時,貓頭鷹正好出現在旁邊,當月亮與牠重疊在一起之時,就宛如插畫一般,美麗的讓人不敢相信,這樣浪漫的回憶讓我至今都無法忘記。這些觀察的經歷讓很多民眾很感動,體認守護環境的重要,才能讓貓頭鷹與我們共存。

猜看看,我們又遇見什麼了呢?圖片來源:劉育宗

沒錯,這就是我所努力想分享與推廣的環境教育,除了揭開黑夜中貓頭鷹神秘面紗,讓民眾看見牠既可愛又充滿靈性的一面,藉由帶領民眾使用結合枯枝、落果、瓶罐、竹材或木料等環保素材,親手製作出貓頭鷹鳴罐、排笛、裝飾品或藝術品等,把貓頭鷹與生活結合在一起。

今還有屏東縣貓頭鷹公路綠廊的計畫、高雄巿貓頭鷹城巿綠廊、及南二高貓頭鷹高速綠廊的夢想,還在逐步推展與落實中。當民眾開始關心貓頭鷹,重視每一處的環境狀況與其影響,期盼友善農業議題能得到更多人認同與支持,讓自然環境歸來,貓頭鷹與棲地生物多樣性也才能回來,成為人與萬物共同生存的家園。

島嶼忘了海洋 但Cicada記得

$
0
0
作者:黃詩茹(非常木蘭專欄作者)

2010年發行首張EP《浮游在海上的島嶼/潛沉於水下的人們》,Cicada將詩意流動的音樂傳入我們的耳裡。手工製成的絕版EP,淡藍色的封面,印上一隻蟬,樂團取名為Cicada,是因為人們察覺到蟬的出現,往往是聽到牠們的聲音,而不是看見其形體。

五人室內樂的編制,鋼琴、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加上一把木吉他。以江致潔為創作核心,五年間陸續發行了《散落的時光》、《一起走吧》、《邊境消逝》、《仰望海平面》,年初剛推出《Farewell》,精選過去專輯的曲目,重新編曲錄音,雖名為告別,卻滿溢著樂團成軍七年,繼續前行的心意。

Cicada為台灣海岸寫歌。圖片來源:Cicada/非常木蘭。

西海岸濕地尋根

2013年的《邊境消逝》是Cicada第一張為台灣土地譜寫的專輯,也是致潔從2011年起醞釀已久的想法。創作的起點,與近年台灣幾起重大的土地爭議事件有關。從國光石化、大埔事件、野草莓運動,這些事就這麼直面而來,讓她不得不思考,環境究竟出了什麼問題?

「當時,我身邊有許多關心這些事,甚至直接投身運動的朋友,但如果要談論土地,我覺得要觀察很久,才能找到說話的立場。我也在想,如果透過音樂,去影響一些本來沒有在思考這些事的人,會不會也是有力的策略?」於是致潔踏上了一段尋訪土地的旅程,Cicada也透過音樂展開他們的土地論述。

或許是難忘紅樹林相伴的求學時光,致潔對溼地一直有特殊的情感。她開始走訪西海岸的溼地,「不一定有特定的目標,就是想去看看這些濕地。」彰化芳苑、雲林口湖鄉的成龍溼地、麥寮、嘉義布袋,沿著海岸線一路南下,走在海與土地的交界,濕地見證了台灣產業變遷的過程。「西海岸的色調就是灰灰的,你甚至會看到電線杆從水中冒出來,雖然天氣很好,也有陽光灑下,卻很難感受到單純的快樂。」時間停滯,地景蒼涼,致潔彷彿看見一個飽受風霜的老婦。

「我習慣先搞清楚是怎麼一回事,找到意義,才能面對創作。」不喜歡模糊曖昧的態度,也不刻意附合,致潔選擇走進現場,直接面對心中的疑惑。

成龍溼地因為地層下陷海水入侵,居民選擇離開將土地讓給濕地。圖片來源:Cicada/非常木蘭。

看過西海岸的人與風景,心裡的問題釐清了嗎?她思考了一會兒說,「西海岸最困難的地方,在於沒有辦法說清楚誰對誰錯。這麼大片的地層下陷,似乎也不能只怪抽取的那一方,因為同時也要思考是誰剝奪了水資源?」支持或反對,選擇發聲或沉默,都不是單純的是非題。

於是致潔決定抽離人的對立,把自己想像成遭遇這一切的土地本身,體諒土地的感受,踩著西海岸的風沙,抬頭見群鳥掠過,天地倒影,化作清澈的音符,緩緩流瀉,或許土地無言,但它也有溫柔和悲傷;邊境消逝前,仍留下了一朵名為希望的仙人掌花。

Cicada《邊境消逝》專輯。圖片來源:Cicada。

潛入太平洋創作

做完《邊境消逝》後,致潔想繼續做一張和海有關的專輯。從西向東的路線,好像是理所當然,其實直到2015年發行《仰望海平面》的兩年間,她一直在尋找創作的靈感。茫然的時候,剛好看見荒野保護協會招募第一屆海洋志工,於是致潔參加了培訓課程,和一群愛海的人相聚,也讓她興起學習潛水的念頭。之後一趟蘭嶼的潛水行,致潔徹底被海洋「煞到」,還把團員全都拉去,陶醉在海洋的律動,Cicada的音樂質地也產生微妙的變化。

Cicada潛入太平洋尋找創作靈感。圖片來源:Cicada/非常木蘭。

潛入海中,悠悠地下沉,抬頭仰望穿透海平面的陽光,一個時空,兩個世界,在海中靜下心神,用全身心去感知,緩緩地吐出一顆顆晶瑩氣泡,最後譜出一首首樂曲,《仰望海平面》就像來自海洋的結晶。

「在陸地上,我們常常自我意識過剩,覺得可以掌握一切,但進到海中,你只能掌握自己的呼吸,人會變得很專注。而且在海裡是藏不住情緒的,只能對自己誠實,心煩意亂、呼吸急促,就會搖搖晃晃。你要很懂海,海有它的規則。」

置身海洋是藏不住情緒的,只能對自己誠實圖片來源:Cicada/非常木蘭。

海洋有海洋的規則。圖片來源:Cicada/非常木蘭。

蟬潛入了太平洋,從阿朗壹古道、綠島、蘭嶼,到花蓮的石梯坪,東海岸的輪廓藉Cicada的音符一一描繪出來。如果說西海岸是位老婦,東海岸或許是風韻猶存的少婦,看似還有許多資源可以開發,但也面臨嚴厲的時間考驗。「看到阿朗壹古道的原始石塊,會很感嘆,其實人們也不是沒有想到保護海岸,只是最常選擇的卻都是水泥化的方式,若因此對環境造成衝擊,往往是很難回復的。」

海洋,平時似乎有些遙遠,但其實我們都是太平洋上,一個叫做台灣的小島的島民,海洋乘載著土地的歷史和人類的故事,而Cicada用最溫柔的方式,試圖喚醒人與海洋的記憶。

Cicada《仰望海平面》專輯封面。圖片來源:Cicada。

音符描繪島嶼輪廓

Cicada剛結束中國、香港和日本的演出,也帶來剛發行的《Farewell》。「回首第一張作品,其實已經隱約鋪陳了想要做土地議題的念頭,但當時可能比較多的是直接和悲憤的情緒,也還沒有辦法冷靜的消化,只能處理比較小的形式。」經過歲月的淘煉,後面幾張專輯逐步地實現了當年心中的藍圖,面對嚴肅的議題,也能以比較從容成熟的態度去面對。

帶著為台灣海岸而寫的音樂到日本巡演。攝影:Ryo Mitamura圖片來源:Cicada/非常木蘭。

細數樂團一路走來的足跡,致潔笑著說:「還好當時有堅持下來!而且我現在比較能寫快樂的句子。」

江致潔。圖片來源:Cicada。

期望透過音樂,去影響一些本來沒有在思考這些事的人。江致潔與Cicada樂團乘著音符,踏上了一段尋訪土地的旅程。

《Farewell》延續Cicada溫和的力道,以告別之名,站上新的起點,反思而重生。「雖然現在技巧更進步,但我們還是想保留當時創作的感覺,用那些旋律和情緒定義以前的時光。」

今年除了發行專輯,Cicada也有一些令人期待的創作計劃,致潔透露下一張專輯想做動物,所以開始參加鯨豚協會的志工培訓課程。透過Cicada的音樂,我們彷彿經歷了一趟海岸行旅,聽見土地的低吟,聽見海洋的呼吸,在心中描繪出台灣的輪廓。

在Cicada的音樂,聽見台灣的土地和海洋。圖片來源:Cicada/非常木蘭。

 

【沒有垃圾的一年】從認識自己的垃圾桶開始

$
0
0
作者:洪平珊(小事生活創辦人)

還記得今天起床到現在,丟了多少塑膠垃圾嗎?「生產-消費-丟棄」一般人眼中再自然不過的生活模式,有一個女孩卻不這麼認為。為了深度瞭解自己在生活中對環境造成的衝擊,她決定開始嘗試不丟垃圾的生活……


「成為這世上你所嚮往的那個改變。」
"You must 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甘地
Mahatma Gandhi

2013年5月中,還冷颼颼的南半球冬天,我開始展開一個生活小實驗:認識每天丟掉的垃圾。

你曾經計算過自己一天之內產生的垃圾量嗎。圖片來源:洪平珊。

記得從許久以前開始,總是坐在馬桶上,看著手上包成綑的衛生棉,疑惑這東西之後會去哪?每個月都要使用衛生棉,那不是跟山一樣多?垃圾山可以掩埋多少的衛生棉?那個時候,總覺得自己無能為力,當周遭的人都走同一條路,理所當然的也只剩下使用跟讓衛生棉填滿垃圾桶的選擇。

在那個冷颼颼的冬日早晨,我無力地拎著垃圾走向社區垃圾集中區,望著巨大桶子裡堆積如山的廢棄物,心裡又是一陣怒吼「到底是可以在一夜之間製造多少垃圾?」我低頭望回自己手上的垃圾袋,裡頭盡是前日大採購留下的「無用之物」,看來我自己跟別人完全沒兩樣!

不能再這樣下去了!

拿著自己的那袋垃圾轉身走回家,我決定要重新打開來看,瞧瞧到底是那些東西被判了死刑。回到家,找了個空間一一把垃圾排開,它們是食物殘渣、衛生紙、洋芋片袋子、Woolworths 胡蘿蔔包裝袋、辛拉麵的包裝袋+調味料袋、雞腿塑膠包裝盒+封膜、JUST ROOIBOS茶包外盒封膜、Coles紅茶包外盒封膜、食用鹽包裝袋、豬絞肉保麗龍包裝盒+封膜、不知名的屑屑跟頭髮。我嘗試想把垃圾再細分,但定睛一瞧,發現根本不需要費太大工夫,因為比較顯眼的垃圾,全都是塑膠!竟然都是百年不化的塑膠啊……(PS. 在澳洲坎培拉地區,塑膠袋屬不可回收的垃圾,亦無回收廚餘。)

我再把它們細分以下兩組--

  • 真的不能再用組:食物殘渣、衛生紙、辛拉麵調味料袋、雞腿封膜、JUST ROOIBOS茶包外盒封膜、Coles紅茶包外盒封膜、豬絞肉封膜、不知名的屑屑跟頭髮。
  • 好像可以再用組:洋芋片袋子、Woolworths 胡蘿蔔包裝袋、辛拉麵包裝袋、雞腿塑膠包裝盒、食用鹽包裝袋、豬絞肉保麗龍包裝盒。

分組完之後,完全無用的東西,體積減少了一大半,品項裡塑膠依舊占多數;也許能再利用的部分,則全都是塑膠,而即使能再利用它們一次,最終還是要變成垃圾。以功能來說,不管在哪一個組別裡,塑膠本來的用途都是「包裝」。

望著被我從生死關頭前救回的一堆塑膠,我陷入很久沒有的長思狀態。

假設我以後丟垃圾之前都在三思,或許就能改變垃圾的組合?
假設我以後都只購買沒有包裝的商品跟食物,或許就能減少對於塑膠的依賴?
假設我開始很仔細小心地挑選要購買的商品內容,也許就能改變消費環境?

那個早上,我與垃圾對坐了幾個小時之久,我決定要嘗試去證實自己的假設。

第一步,就從認識自己的垃圾桶開始。

作者介紹
綽號阿好,「小事生活.無塑生活實驗空間」創辦人,減塑行動實踐家。30歲時為了探索生命的真實樣貌,展開一段「無塑生活實驗」的自我探尋之旅,透過有意識地去看生活中的每一個選擇,深入觀看自己的內在靈魂。目前仍以微小而持續的行動,努力翻轉自己的塑化人生。

 

核廢立法組織架構不明 責任歸屬難追究

$
0
0
作者:卓鴻年(前美國山迪亞(Sandia)國家實驗室科學家,美國亞卡山核廢最終處置計畫科技整合人)

日前由民進黨立委提案之「放射性廢棄物管理法草案」已完成一讀,細讀法條,卻有見樹不見林之憾,對於各部門的責任歸屬無清楚界定。

作者認為放射性廢棄物的管理架構、及責任歸屬需要進一步釐清。圖片來源:輻射警告標誌。圖片來源:pixabay。CC0

我建議應朝向制訂放射性廢棄物管理的組織架構來設計,說明各單位如專責機構、管制單位、評審委員會該如何成立及職責所在,實不需要在地下實驗室或罰則等細節中著墨,那應責成相關單位另定施行細則。

以美國為例,1982年國會通過核廢料政策法案(Nuclear Waste Policy Act),責成環保署制訂人員及環境輻射防護標準,核能管制委員會制訂申請執照的法規,指定能源部負責選場址,並進行場址調查、申請執照等工作。所以能源部是專責機構,由其委託國家實驗室及工程公司進行各項工作,最後亦由其向核能管制委員會申請執照。

立院此案將環保署列為中央主管機關,在草案總說明處載明須建立具備公權力之專責管理機構,但法條中無一字提及專責機構如何成立、職責所在,僅在兩處說明欄寫明將成立「基金管理會」做為放射性廢棄物管理專責機構,負責基金管理及運用,下設工作小組及研究中心。

這個管理數千億基金的基金管理會應是核廢處理的財務部門,卻可以要求中央主管機關環保署設置工作小組及研究中心,亦即要求其主管機關。這不是上下錯置的組織結構嗎?

而在第五章罰則中,所有責任和罰則都針對「經營者」和「妨礙經營者的人」,擁有基金分配大權的基金管理會卻無須擔負任何責任,實難稱得上正常的專責機構。專責機構應是實質的執行單位,而不是有權無責、發號司令的單位。

另一個定義不明的是經營者,草案第八項載明「經營者:指經政府指定或核准經營核能發電、放射性廢棄物處理、貯存、長期貯存或最終處置設施者。」這裡究竟指的是台電後端處,還是專責機構,或委外承包商?法案有必要就其如何界定及管理說明清楚。

此外,最終處置計畫不可預測的因素太多,很難在明定期限完工,以美國為例,核廢料政策法案明訂1998年所有用過燃料棒都交由能源部管理,但亞卡山最終處置計畫無法完工,於是聯邦政府就被核電廠控告,而且每告必輸。所以制訂此法不妨考慮有彈性的時程,每隔五或十年做整體計劃的審查,再作時程調整。

核廢處置必須跨世代,不論低階或高階核廢的暫存到最終處置,應交由專責機構負責較有連貫性,讓身分未明,而且可能依次發包的經營者來處理,民眾可能要承受極高的風險。此外,我認為核廢立法不應匆促上路,應融入更多的社會討論以獲得共識為宜。

讓民眾對氣候變遷更有感 地方政府、社會企業力促能源轉型

$
0
0
本報2016年5月30日屏東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全國社區大學研討會28日在屏東大學舉辦,今年除了有三場圓桌論壇探討公民社會和社大法治化,並規劃13場不同議題的分組論壇,論壇主題包含水資源、地方學、小農、在地教育、氣候變遷的在地實踐、環境教育等,讓在地方深耕議題的社大工作人員得以透過多元主題的探討,分享交流在地經驗和面對的難題。

在「氣候變遷與在地實踐」論壇中,台大政治系副教授林子倫指出,聯合國COP21氣候會議去年在巴黎結束後,全球因應氣候變遷的行動有了新的進展,能源轉型成為關鍵,此外,次國家體系和城市的角色變得十分重要。而台灣的在地行動成果又是如何呢?

林子倫說,政府制度僵化,社區共學和共同設計是面對氣候變遷調適更加可行的方法。攝影:李育琴

光采濕地推能源示範教育  不只在乎綠電賣多少 

論壇邀請屏東縣政府研考處前處長林淑惠分享光采濕地的在地綠能實踐。光采濕地創造了台灣第一個社區微電網系統,這個計畫由地方政府結合社區開始構思行動,透過綠能示範教育推廣,要讓民眾對氣候變遷的調適有感,而不只是在乎綠電可賣多少錢。

不過林淑惠表示,台灣的法令規定和土地管制辦法過於僵化,對於地方各種創意的綠能行動造成阻礙。儘管政府已具體宣示推動再生能源,相關法令仍跟不上地方創意的腳步。林淑惠以屏東經驗說明,光采濕地所生產的綠電除了自用外,多餘的電卻不能供應給附近社區,而濕地園區內建置的能源解說教育中心,也面臨農地上建物使用執照的合法性問題。

屏東縣政府在林邊光采濕地推動社區智慧微電網示範計畫,採用社區型再生能源自發自用、自給自足的能源模式。攝影:李育琴

屏東縣政府在林邊光采濕地推動社區智慧微電網示範計畫,採用社區型再生能源自發自用、自給自足的能源模式。攝影:李育琴

從農業多元發展的角度來看,目前農地可申請設置的綠能設施僅太陽能和風力發電,屏東有大量畜牧業,若要發展生質能、沼氣發電,卻無法可申請,養殖漁業要架設浮筒型太陽能,同樣面臨法規上的問題。

林淑惠說,過去屏東縣政府在綠能發展上的創新行動,都歷經了數年在處裡法規上的解套。相關問題的牽涉,可能與未來國土規劃和城鄉發展的討論脫不了關係。

社會企業設公益平台  讓民眾參與能源轉型 

除了地方政府,民間團體也在試圖改變台灣的能源使用結構。以綠能公益平台理念創立社會企業綠點能創公司的陳惠萍表示,目前台灣的綠能發展無法發揮每個公民的力量,政府 一直在追求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提高,卻無法讓人民的參與提升,對於公民面對氣候變遷問題和能源意識的改變沒有幫助。

陳惠萍和夥伴創立了綠能公益平台,透過民眾捐款為弱勢團體架設綠電系統,讓販售綠電的福利回饋到弱勢兒童或偏鄉地區,同時提升台灣的綠能占比。

綠能點創用公益平台募資,為弱勢建置綠能發電系統。圖片來源:綠能點創網站

綠能點創用公益平台募資,為弱勢建置綠能發電系統。圖片來源:綠能點創網站

社區共學、共同設計  解決氣候變遷的調適問題

全促會氣候變遷教育計畫主持人周聖心則透過社大的體系,進行各地社大氣候變遷調適的種籽師資培訓,並且建立社區的調適學習中心,讓面對氣候變遷的行動由地方開始,透過教育改變民眾對氣候變遷的無感,而有更多的行動能改變能源使用行為。

林子倫在論壇結論中指出,氣候變遷牽涉的議題非常多,當今的趨勢已非過往由上而下去解決,透過社區的在地實踐發現,反而需要很多社區共學、共同設計的方式,來解決氣候變遷調適的問題。

另一方面,目前台灣的法令和制度恐怕無法因應氣候變遷的挑戰,包含土地利用、電業法、農地等等問題,必須進行根本性的思考和進一步探討,也要讓更多氣候變遷的利害關係人參與進來,從各個面向去探討,能源轉型才有可能發生。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超乎想像 美研究:近百種蟲是你的好室友!

$
0
0
本報2016年5月30日綜合外電報導,范震華編譯;賴慧玲、吳小蟲審校

如果你正在家裡閱讀這篇報導,請轉頭看看四周,雖然周遭也許一塵不染,但你很有可能已經被十幾隻甚或數百隻微小的節肢動物包圍了!

請先不要大聲尖叫,根據美國一項研究,平均每戶人家都和近百種昆蟲一起生活。往後你也許可以試著接受這件事實──蟲蟲在你家其實是個常態,不需要大驚小怪,而且有蟲蟲當你室友還可能很不錯。

探查住家生物多樣性  平均每戶有近百種蟲

為了探討人類跟昆蟲的共存關係,昆蟲學家博通(Matt Bertone)和他的同事(註1),在2012年調查了位於北卡羅萊納州(North Carolina State)首府羅利市(Raleigh)市中心周圍近50公里(30英哩)內的50個家庭,結果發現每棟房舍大約有著32到211種(註2)節肢動物,平均每戶人家和93種昆蟲(註3)一起生活著。

「我看見很多在野外從未見過的昆蟲出現在這些家戶,也有許多是昆蟲學家曾經設法捕捉但未成功的蟲子。」博通說。

該研究繪製的各類節肢動物在住家的平均比例分布圖。攝影:Matthew Bertone。圖片來源:Bertone et al.。(CC BY 4.0)

該研究繪製的各類節肢動物在住家的平均比例分布圖。攝影:Matthew Bertone。圖片來源:Bertone et al.。(CC BY 4.0)

這個有史以來第一次針對美國註家環境調查昆蟲生物多樣性的研究,總共調查了超過500間房間,採集到超過一萬筆標本,研究保守估計總共辨認出300個科579種節肢動物。此項研究結果於2016年1月發表在《PeerJ》期刊。

「我們派出二、三位昆蟲學家調查這些房子,他們必須一邊趴伏在地上,一邊用手電筒搜尋蟲影,並將所有發現到的東西都蒐集到小玻璃瓶裡。」博通說。為了蒐集蟲蟲,研究人員們使用鑷子、網子和像吸塵器一樣的吸蟲管來採集所有活體或已死去的樣本。

「這樣探索性的研究幫助我們瞭解屋子裡有哪一種節肢動物出沒,」博通補充道,「過去沒有人做過這麼詳細的盤點,而我們的研究發現,住家環境裡的生物多樣性遠超乎人們的想像。」

大多數昆蟲都是和平同居者

這表示你家已經被蟲蟲大軍攻占了嗎?研究者提醒民眾,螞蟻、飛蚊、蜘蛛、和鰹節蟲都是美國住家中最常見的昆蟲;而相較之下,蟑螂和白蟻所佔的比例其實不高。

「絕大多數被我們發現的居家節肢動物並不是害蟲。他們通常只是和平的同居者,例如65%的房子裡都有的姬蛛科(Theridiidae) 蜘蛛。要不然就是偶爾闖入的意外訪客,像是搖蚊(midge)和葉蟬(leafhoppers)。」博通補充道。

50個受調查的家庭中,螞蟻出現的機率是100%。攝影:Matthew Bertone。圖片來源:Bertone et al.。(CC BY 4.0)

50個受調查的家庭中皆可見螞蟻的蹤跡。攝影:Matthew Bertone。圖片來源:Bertone et al.。(CC BY 4.0)

昆蟲學家相信有許多昆蟲只是短暫停留的過客,「雖然我們搜集到的昆蟲種類超乎預期地多,但這並不表示所有昆蟲都能活蹦亂跳地生活在每個家屋裡。大多數的昆蟲因為沒有具備住在人類生活環境的能力,通常很快就會面臨死亡。」博通在一份新聞稿中解釋。

有趣的是,一些研究者認為這些居家昆蟲不僅不是害蟲,反而可能是益蟲。該篇研究的共同作者、雙翅目昆蟲學者特勞特溫(Michelle Trautwein)表示,昆蟲扮演的腳色或許類似人們腸內的細菌,使用了我們不需要的空間和資源並抑制壞菌的生長。然而,這一個論點還有待科學家們進一步研究。

特勞特溫補充,「這個研究只是讓我們看見居家昆蟲的第一道光,還需要更多的研究才能探照出更完整的全貌。」

「這個研究打開了新的視野,帶我們更深入地進行令人興奮的科學探詢。現在,我們開始認識共處一室的昆蟲,接著更能專注地研究牠們,看看這些昆蟲是否在居家生態系裡提供了我們所不知道的重要生態服務?哪些昆蟲帶來的微生物對我們健康有好或壞的影響?甚至,我們還可以研究這些昆蟲是否因為演化出不同的特徵,而變得更適應與人類共存。」

研究還有一個驚奇發現,在調查的554間房間中,只有五間沒有蟲出沒。博通表示,「人們通常覺得自己的生活環境與大自然有所區隔,事實上,可能只是因為我們無法察覺到關聯之處。牠們的確就在周遭。」
 

註1:共同完成研究調查工作的人包括加州科學博物館(California Academy of Sciences, CAS)以及北卡羅萊納自然科學博物館(North Carolina Museum of Natural Sciences)的研究員。

註2:文章所指的「種」,為形態種的簡稱。

註3:本文章所指的昆蟲為廣義的節肢動物,包含蜘蛛等。

 

可分解塑膠比較環保嗎? 聯合國:進入海洋仍難消化

$
0
0
本報2016年5月30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標榜生物可分解的塑膠袋,真的比較環保嗎?聯合國環境科學家警告,這種塑膠在海中難以快速分解,並無法真正解決海洋垃圾問題。

東嶼坪北面海岸上的垃圾

澎湖東嶼坪北面海岸上的垃圾。圖片來源:本報資料照。

可分解塑膠是解藥? 聯合國專家:沒那麼簡單

號稱比較環保的可分解塑膠,曾被認為是永續的替代方案,因為就算進入海洋亦可分解。不過,聯合國環境規劃署首席科學家麥克格雷德(Jacqueline McGlade)表示,事情沒有那麼簡單。

「許多標榜可分解的塑膠,像是購物袋,只會在50°C的環境下分解,而海洋並沒有這麼高溫。這些塑膠垃圾沒有浮力會下沉,也不會因為曝曬到紫外線而分解。」麥克格雷德說。

聯合國認為,海洋垃圾問題的最佳解是改善垃圾收集和回收的流程,尤其是在開發中國家。不過,麥克格雷德指出,部分可生物分解塑膠的添加物使之難以回收,而且在自然環境中可能有害。

塑膠垃圾無處不在  生態、經濟皆受害

而本週全球170國齊聚奈洛比參加聯合國環境大會,預計將討論出因應塑膠微粒問題的解決方案。在會議上,麥克格雷德指出:「我們在查戈斯群島(位於印度洋)都發現塑膠垃圾。對塑膠垃圾而言,距離不是問題。」

根據聯合國的報告,2014年有超過3億噸塑膠產品被製造出來,以目前的趨勢,2050年塑膠產品量將暴增到20億噸,而進入海洋的塑膠垃圾量則不得而知。聯合國認為,海洋中塑膠垃圾無處不在。

海洋塑膠垃圾包羅萬象,包括可能纏住海豚的漁具和小於5mm的塑膠微粒,產生嚴重的生態、社會和經濟成本。

像水母就會以塑膠垃圾為家,或是隨之漂流,擴張生活範圍。專家認為水母生活範圍擴張不是好現象,因為牠們會吃掉大量的浮游生物,和魚類及其他海洋生物競爭。

聯合國報告寫到,海洋垃圾問題過去十年間才終於受到重視。「1970年代就有研究提出這個問題,但是當時未能引起科學界的迴響。」

「紅豆杉,你好嗎?」 傾聽植物物語 人為遊憩不干擾

$
0
0
本報2016年5月30日南投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5月初,南投縣仁愛鄉台14甲線上,絡繹不絕的車輛帶來遊客,一些遊客以為春暖花開,誤判氣候,冷得打哆嗦。一部分道路穿越了「瑞岩溪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人來人往的遊客,又對野生物帶來怎樣的影響呢?

南投林區管理處埔里工作站選定了保護區內的紅豆杉、台灣黃蘗以及能高灰木為指標物種,透過它們帶來的訊息,讓人們調整最佳遊憩模式。

隨著鷹架上雲端

高聳雲霄的紅豆杉,1月份開始有花序,3月陸續開花,5月上旬已進入結果期,研究人員為了監測,在它的枝幹旁搭起了10~15公尺高的鷹架,方便取樣。

沿著鷹架爬到紅豆杉的樹冠層,研究人員帶著「高枝剪」,剪下嫩芽嫩葉當樣本,現場就開始填寫監測記錄,並以一定規格的塑膠袋收集帶回工作站製作標本。不是每個人都能爬這麼高的鷹架,埔里工作站巡山員吳進華卻能靈巧地穿梭在這些鷹架間,讓隨行同仁讚嘆不已,這種功力堪比台灣獼猴。

吳進華因喜歡植物,克服爬鷹架的恐懼。攝影:廖靜蕙

吳進華因喜歡植物,克服爬鷹架的恐懼。攝影:廖靜蕙

「剛開始爬也會怕,久而久之就習慣了。」吳進華說,因為喜歡拍照、喜歡觀察植物的成長,要了取得枝條監測,超越了這份恐懼。

紅豆杉分公株及母株,從花的形狀得以分辨。長年遊走山林的吳進華說明,雄花呈不規則囊狀,雄蕊數約6~14個,雌花則是單一腋生,也就是從小枝與葉子的基部生長出來,多數呈現一朵的型態。5月此區的紅豆杉果實尚未完全成熟,一旦成熟,就可看見下端由假種皮包裹的果實。

紅豆杉花與果實。

左上:紅豆杉雌花;左下紅豆杉雄花。圖片來源:南投林管處;右:紅豆杉果實,攝影:廖靜蕙

紅豆杉無論材質或枝葉都深具價值,是台灣貴重針葉五木之一,過去曾因木材身上美麗的紋路用來當作高級家具,成為盜伐的對象,近年來科學家發現紅豆杉具高濃度抗癌成份紫杉醇後,更凸顯紅豆杉的珍貴性。瑞岩溪則以保護區內野生紅豆杉族群為念,因此列為指標物種之首。

路旁的黃枝條

另一個指標物種台灣黃蘗因具有藥效而顯得珍貴,是分子科學研究的重要對象,在瑞岩溪只有零星分布。埔里工作站選定的監測對象,在路邊很不起眼,讓人以為是普通的雜木。當研究人員取下枝條,剝開外皮露出黃色的枝條時,顯示名稱的由來。雖然就在路邊,台灣黃蘗更新情況相當不錯。

瑞岩溪野動重要棲息環境裡的台灣黃蘗。攝影:廖靜蕙

左上:台灣黃蘗葉子;左下台灣黃蘗枝條。右:南投林管處技正葉旭容現場記錄。攝影:廖靜蕙

台灣黃蘗。攝影:廖靜蕙

台灣黃蘗。攝影:廖靜蕙

監測對象多為距離道路兩旁步行約5~10分鐘路程的個體。「距離道路這麼近,有這麼多車子以及人經過,到底會不會影響動物活動?」南投林區管理處育樂課技正葉旭容舉瑞岩溪為例,台14甲線帶來前往清境、合歡山的車輛及遊客,來往的車輛及遊客等遊憩行為,是否造成野生物衝擊。

他們在沿線設置六部紅外線自動攝影機,一年下來,發現動物相十分豐富,尚未發現道路以及遊客所造成的影響。

葉旭容之前服務於埔里工作站,是這項監測計畫的負責人。他說,去(2015)年開始紅外線自動照相監測,是針對野生動物,今年重啟「指標物種監測」」計畫,埔里工作站即以「瑞岩溪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選定三種指標物種監測,其中三棵紅豆杉2000年代即曾有過持續性監測。

指標物種監測每個月至少調查一次,如果遇到開花結果萌芽季節,就須增加調查頻率。以瑞岩溪為例,從1月紅豆杉開花到結果實期間,約二~三周調查一次。

岩壁上的灌木叢

每次調查約需三個人一整天,進行全區三個指標物種的調查,一個負責爬樹採集,一個負責記錄,內容包括基本資料,如區位、海拔、GPS座標,以及現場拍照、觀察等。中午用餐時間,常常帶著行動糧,在巨大樹林的遮蔭下野餐,雖然飄著雨,但乾淨涼爽的微風以及兩旁野生物呼喚伴侶的聲音,研究人員視為享受、甘之如飴。

能高灰木。攝影:廖靜蕙

能高灰木。攝影:廖靜蕙

午後山區漸漸起霧,瑞岩溪也因位於霧林帶,使得森林生態更具多樣性。特有種能高灰木就長在路邊的岩壁上。葉旭容說,能高灰木狹隘分布在中部2500公尺的霧林帶,海拔範圍分布不廣,如果分布改變,很可能與氣候因素有關。

和動物監測比較起來,植物監測須更長的時間,由林管處工作人員持續進行的監測,難度不高,透過簡單易懂的表格,即可操作;重點是與時間的耐力賽。

瑞岩溪雖為野生動物重要棲息環境,卻與植物的成長息息相關。而植物不會跑,且可隨四季觀測物候,了解植物的生長狀態。葉旭容說,森林內的植物若是健康存活且能正常開花結實,便可自然更新,提供動物良好的食物來源及棲息環境。

農委會林務局保育組組長管立豪表示,這項計畫不只能監測遊憩行為,更是了解其物候、豐年及歉年的重要資料,這些監測資料有助於了解台灣自然環境的變化。未來期待除了各林管處選定區域性指標物種進行監測,也將擇定幾個重要物種,例如紅檜,由各地林管處同步監測。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全國社大研討會屏東召開 龍泉反聖州開發案成焦點

$
0
0
本報2016年5月30日屏東訊,特約記者李育琴報導

社區大學全國促進會28日在屏東大學舉辦年度社大全國研討會,來自全台80多所社大講師、工作人員和學員齊聚屏東,針對公民社會的價值和在地學習經驗,進行多元主題的研討和交流。全促會理事長謝國清表示,社大是凝聚社會共識的平台、傳遞多元知識也協力推動公共政策,因此研討會也期望能夠研擬出公民社會白皮書,並且推動社大法治化。

支持地方議題發聲  社大邀龍泉自救會與會設攤

就在社大研討會籌備的同時,因屏東龍泉農地變更工業區開發案爭議,龍泉自救會號召民眾到場向主辦單位之一屏東縣長潘孟安陳情抗議,一度引發主辦單位緊張。

不過經主辦單位與自救會溝通,轉而邀請自救會進場設攤,理性表達訴求,讓在地議題透過社大研討會這個機會發聲,也爭取更多支持。

龍泉自救會到全國社大研討會擺攤,反對聖州企業在龍泉變更農地設工業區,邀請民眾聯署。攝影:李育琴

龍泉自救會到全國社大研討會擺攤,反對聖州企業在龍泉變更農地設工業區,邀請民眾聯署。攝影:李育琴

全促會秘書長楊志彬表示,過去全國社大曾經聲援宜蘭「農地農用」運動,今年龍泉護故鄉水、堅持農地農用的行動也應該支持,這才是社大研討會「在地議題、全國串聯」所應發揮的平台效應。

龍泉自救會在會場入口處設置說明和聯署攤位,他們擺出龍泉出產的農產品和「農地就是要農用」義賣T恤,並且發放「致全國社大公民朋友」說明書,讓來參加研討會的與會者了解農地開發爭議,志工並主動向民眾說明龍泉人護水行動,邀請他們支持,加入聯署。

潘孟安:捍衛土地,也顧及程序正義

潘孟安參加開幕式前,到聯署攤位面對自救會成員,他首次對這個爭議開發案表達立場。潘孟安表示,關心土地正義的民眾透過各種管道表達訴求,他都聽到了,儘管他的想法和理念與民眾相同,站在公部門的立場,必須顧及程序正義,企業有權來申請設廠,而縣府則必須做好嚴格把關,讓捍衛土地和所有人民的權益,並存並榮。

屏東縣長潘孟安到場時與自救會會面,表示不能剝奪企業的權利,但縣府將嚴格審查。攝影:李育琴

屏東縣長潘孟安到場時與自救會會面,表示不能剝奪企業的權利,但縣府將嚴格審查。攝影:李育琴

潘孟安的說法,讓關心龍泉水資源和堅持農地農用的公民團體不滿意,「這都是政治語言!」「這種話不能相信。」「有說跟沒說一樣。」在社大研討會上,龍泉反聖州議題成為與會者關注的重點。

據了解,聖州企業在4月22日舉辦完社區說明會後,並未將開發計畫的環境影響說明書送交環保局。環保局長魯台營在論壇中說明,本案仍在業者向城鄉發展處遞件申請新辦計畫、縣府核備入案的階段,因此尚未進行實質審查。他強調,縣府核備本案不代表同意業者進行農地變更。

閒置工業區多,業者養地不用  政府沒辦法?

民眾質疑,屏東縣高達140多公頃的閒置工業區,為何縣府不輔導業者到工業區設廠,而要接受業者變更農地的申請?

地價過高是聖州不願去工業區的主因之一。魯台營表示,為了讓土地業者釋出工業區閒置土地,今年縣府提高閒置土地的稅金,想辦法讓業者降價釋出,但顯然數千萬元的稅對於業者養地的利益只是九牛一毛,工業區閒置空地仍不為所動。

而對於過多閒置工業區土地不利用,經濟部去年曾經想透過修法,將工業區閒置土地限期未使用者由政府強制買回,活化使用,但相關法案在立法院並未通過。

聖州不去工業區,縣府只能一再強調依法嚴格審查來回應民眾。龍泉自救會則積極發聲,表達訴求,除了日前在社區自辦宣導說明會,在這次社大研討會上,水資源和農業議題也是論壇主題之一,自救會藉此爭取與會者支持農地農用的理念,前來參與研討會的立委蔡培慧、國發會副主委曾旭正也到場與自救會進行會談,進一步了解本案並給予聲援。

屏東縣乙種工業區用地一覽表。洪輝祥提供翻攝

屏東縣乙種工業區用地一覽表。圖片提供、翻攝:洪輝祥。

 

戰地藍孔雀

$
0
0
採訪、撰稿:葉明蘭;攝影、剪輯:葉鎮中

擁有一身亮麗色彩,原產印度,被看做是佛教聖鳥的孔雀,對台灣民眾來說,是必須到動物園才看得到的鳥類,不過現在在金門,可能在馬路旁,林子裡,甚至住家旁,都看得到野生孔雀。金門島為什麼會出現孔雀?

金門島為什麼會出現孔雀?攝影:葉鎮中。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1999年,一場颱風,把原本養在畜試所,做為觀賞用的孔雀,吹到野外,沒想到,孔雀在金門適應得非常好,十多年來,族群與數量越來越多。

觀賞用的孔雀非常適應野外環境。攝影:葉鎮中。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十幾年來,從本來14隻,到現在,可能已經達到1400隻,孔雀以相當快的速度在金門繁衍。金門特產高粱酒生產後的廢棄物酒糟,成為牠最好的食物來源之一,金門幾百座廢棄營區,讓牠能隱密躲藏。最重要的是,屬於外來種的孔雀,在金門沒有天敵。

孔雀躲藏在廢棄營區。攝影:葉鎮中。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孔雀會破壞農作物,出沒菜園,還會發出難聽的叫聲,尤其凌晨人們還在夢鄉時刻,牠宛如孩子哭聲的叫聲,讓人相當不舒服。金門孔雀隨著數量越來越多,甚至可能造成飛安疑慮。當有民眾拍到野生孔雀飛過海岸線,更讓人擔心,孔雀會不會飛到金門機場跑道,造成飛安事件。

為了不讓孔雀繼續擴散,金門縣政府展開移除計畫,編列預算,找來學者專家、南投獵人,也鼓勵在地民眾一起抓捕孔雀,大型籠子、鳥踏、套索,設置多項陷阱,卻沒想到聰明的孔雀,不會犯下第二次錯誤。一發現有人,牠們逃離的速度相當快。這場鬥智比賽,人類屈居下風。

金門縣政府展開移除孔雀計畫。攝影:葉鎮中。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有民眾說,有沒有可能讓孔雀成為金門另一項觀光特色,讓遊客來到金門,除了觀賞多樣化的鳥類,也能多一個觀賞鳥類。學者說,孔雀是外來種,牠對在地生態的破壞,可能是我們無法想像。牠會爭奪其他動物的食物來源,會捕食金門在地原生物種,還可能把金門特有的植物種子,全部吃光。

因為人類,孔雀來到金門,因為人類,孔雀跑到金門野外,現在也因為人類,孔雀成為金門不受歡迎的生命。人類該如何從金門的孔雀,反省自我,不再重複同樣的過錯?

老戲院的悲喜今生

$
0
0
採訪、撰稿:郭志榮;攝影、剪輯:陳志昌

台南善化的街道上,一項拆除工程正在進行,怪手猛烈拉扯,有著80多年歷史的善化老戲院,宣告走入歷史。這裡曾經承載居民的笑聲與淚水,在荒廢多年後,全部拆除改建,過去曾有的美好歲月,只能留在記憶中...

善化戲院拆除。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根據統計,1970年代,台灣有800多間戲院,幾乎各鄉鎮都有一到兩家,大都市的數量更是驚人,像在台北西門町,就聚集了30多家。這些老戲院,有的是日本時代落成,有的是戰後時代興建,建築風格各有特色,有著不同文化資產價值。更重要的是,老戲院是地區娛樂中心,凝聚著居民的共同記憶。

嘉義大林一間60多年歷史的萬國戲院,在關閉20年後,重新開始經營,主要推手是江明赫。他住在大林,看著老戲院荒廢,心中不捨,就想看看有沒有機會讓它重生。江明赫是職業軍人,只能利用休假時間經營戲院,他申請到經費,整修空間,簡陋的播放電影,或是收集一些文物,介紹老戲院歷史。

大林萬國戲院內部。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近幾年,老戲院成為電視劇拍攝地點,他和劇組於是商量,留下內部搭景空間,保留古老樣貌。重修後的空間也重新配置電力,有了木造座椅和戲院的內部裝飾,有別以往的空蕩,可以正式播放電影,江明赫於是推動一系列電影播放計畫。

一天晚上,萬國戲院準備播映楊力州導演的電影「我們的那時此刻」,這部電影透過剪接多部經典電影片段與訪談,紀錄台灣電影的發展歷程。

黃昏時刻,人群開始湧入,一群遠道而來的年輕人,想感受到老戲院看電影的感覺。在戲院的一側,江明赫邀請專門收藏電影器材的吳政峰,陳列各式古董放映機器,讓人瞭解電影發展的歷程。滿室的古老器材中,許多是被人們遺忘的電影歷史,讓人驚覺,太多的事物,不能即時保存,就會面臨消失的命運。

大林萬國戲院放電影。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大林萬國戲院重新經營,帶動老戲院復興運動風潮。花蓮富里的瑞舞丹戲院,是另一個戲院再生的故事。興建在1962年的瑞舞丹戲院,見證富里的農業繁華,戲院建立在米糧倉庫二樓,成為地區娛樂中心。

陳威力的家族經營戲院,他從小就在戲院中長大,看著戲院人潮爆滿,也看著戲院走向沒落。關閉20多年後,瑞舞丹戲院歷經道路拓寬,重新整修立面,內部空間卻是讓人驚艷。這裡完整保留當時的空間樣貌,木製的長條座椅,木結構的二樓座位等物件,如同凍結時光,讓陳威力思考如何讓老戲院重生。

花蓮瑞舞丹戲院。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讓人再回到戲院」是陳威力的心願,他無法如過去般天天輪播電影,但是可以在不同時段,邀請不同影片、戲劇來演出。於是,花蓮富里的瑞舞丹戲院,不再是棄置街旁的廢墟,許多居民與遊客開始走入戲院,為老戲院開啟新的歷史故事。

花蓮瑞舞丹戲院內部。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在民間,多半以簡易方式讓老戲院再生,但是在台北九份,則是透過民眾與官方合作,讓老戲院修復重生。九份的昇平戲院,建造於1916年,曾經是採金山城,最熱門的娛樂中心。日治時期,昇平戲院由台灣人出資興建,提供歌仔戲與電影演出,服務當地台灣居民,除了看電影娛樂外,也成為公共議論的場所,地區重要的公共空間。民國之後,一樣維持著,白天進礦坑,晚上到戲院的生活常景。

九份昇平戲院。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1980年代,昇平戲院關門,歷經颱風吹垮屋頂,開始荒廢。但是當地居民,一直有重修戲院的心願,覺得九份歷史中,不該讓老戲院缺席。而修復工作也成為一種考驗,因為百年戲院,在不同時代有不同建築風貌。昇平戲院修復後,交由新北市黃金博物館經營,目前定位為在地記憶空間,希望以開放形式,播放紀錄片,並不定時邀請團體表演。

台灣的老戲院紛紛被拆除,其中建造於日本時代的老戲院,已經留存不多,現今更有保存危機。台中的天外天劇場,建於1919年,曾是台中文人相聚的藝術空間,成為中部文化發展的重要地點。日本時代建造的天外天劇場,外觀是現代折衷主義風格建築,立面的雙塔角樓,有著堡壘氣息。內部則保存早期的環型劇場,是當時先進的設計。

天外天劇場興建後,轉型為國際戲院,1980年代關閉,曾作為鴿舍、停車場。在轉手賣出後,劇場面臨拆除危機。民間團體發起搶救,提報文化資產,遭到市府以建物改變為由,不予指定,讓台中最後一間日本時代老戲院,走向消失命運。

面對老戲院消失,全台紛紛發起尋找老戲院行動。在美濃,李玄斌來到已經關閉20年的第一戲院,內部空空蕩蕩,曾經遭受水災。美濃第一戲院建於1970年代,過去除了放電影,還是鎮上學生畢業典禮的場所,凝聚許多美濃人的記憶。

義大利電影《新天堂樂園》展開全台老戲院巡迴演出,李玄斌夫婦也報名參加,邀請到美濃老戲院播映。由於場內空間無法使用,就在場外布置簡易放映場地。戲院家族成員林玫伶校長,受邀回到老戲院。她回憶過去,家人先是到處野台放電影,最後集資建起第一戲院,這是他父親的心願,她童年就是住在戲院裡。

美濃第一戲院戶外電影。攝影:陳志昌。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許多美濃青年知道老戲院要放電影,都前來幫忙,有人布置場地,有人上街幫忙宣傳。夜色裡,美濃老戲院前擠滿人群,看著講述老戲院的電影,許多人的童年記憶,漸漸被勾起,懷念過去看電影的快樂歲月。戲終了!美濃老戲院的故事還沒完結,未來如何保存,還是需要大家齊力。

老戲院難以保存,關鍵在於戲院多屬私人產業,陳威力期待政府能協助保存,更重要是社區能合力經營。江明赫推動老戲院復興運動,希望組織台灣老戲院聯盟,找出現有老戲院,再以合作方式,保留老戲院。

現今大都會影城密布,有人卻重新尋找老戲院,不只想守護屬於共同記憶的文化資產,也希望讓老戲院在各地區,重新擔任情感的凝聚空間,老戲院的復興運動,全台發起中!

核一廠一號機將重啟? 反核人士告經濟部長、原能會主委

$
0
0
本報2016年5月30日台北訊,陳文姿報導

不滿經濟部與台電計畫重啟核一廠一號機,綠色消費者基金會方儉、台灣輻射走調團林瑞珠、台灣環保聯盟秘書長陳秉亨等人今(30日)到地檢署控告經濟部長李世光、台電董事長黃重球、台電總經理朱文成以及原子能委員會主委謝曉星四人公共危險罪。

公民到地檢署控告經濟部長等四人 左起:環保聯盟秘書長陳秉亨、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楊國禎、台灣輻射走調團林瑞珠、綠色消費者基金會方儉  攝影:陳文姿

公民到地檢署控告經濟部長等四人 左起:環保聯盟秘書長陳秉亨、台灣生態學會理事長楊國禎、台灣輻射走調團林瑞珠、綠色消費者基金會方儉  攝影:陳文姿

意圖重啟核一廠一號機  公民控告蔡政府公共危險罪

方儉等人引用風傳媒5月27日的報導,指出台電主管與經濟部部長計畫重啟核一廠一號機,而原子能委員會主委接受台電申請,則是意圖縱放重啟程序,可能導致核災,對人民造成莫大的危險,因此於今日上午10點前往台北地方法院檢察署,告發台電董事長黃重球、台電總經理朱文成、經濟部長李世光、原子能委員會主委謝曉星等四人公共危險罪。

方儉引用刑法187-2條「放逸核能、放射線,致生公共危險者,處五年以下有期徒刑。因而致人於死者,處無期徒刑或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指出,核一廠一號機有嚴重的安全問題,迄今無法改善,意圖開啟,核災指日可待。

核一廠1號機自2014年12月10日停機檢修,至今已「停止運轉」17個月20天。方儉以車輛一年沒發動來說明核一廠一號機重啟的危險性,並解釋,所謂公共危險罪,就像是聲稱飛機上有炸彈一樣,即便是未遂犯、意圖犯,也要接受制裁。

方儉補充,核一廠一號機「停止運轉」超過17個月,已符合核子反應器管制法第24條:「核子反應器設施之停止運轉,未經報請主管機關核准,持續達一年以上者,視同永久停止運轉」,應永久停止。

對於蔡英文政府才上任十幾天,就傳出重啟核一廠一號機的意圖,反核人士表示不滿。林瑞珠質疑,廢核是有階段性的,但李世光卻說,今天不廢核,2025年還沒到所以不用廢核,試問,現在不廢核,2025年如何達到非核? 她說,小英政府打著非核家園的旗幟獲得政權,但一上台就要啟動核一廠一號機,這是欺騙選票。

陳秉亨認為,政府應加強的是節電、再生能源,並引導用戶改變用電行為。太陽能總裝置容量至今已達1GW,以夏日尖峰用電發電量可達六~七成計算,足以抵得過核一廠一號機裝置容量636MW。

台電、能源局、原能會證實有重啟意圖

台電的核能發言人林德福證實,台電希望能在6月重啟核一廠一號機,但目前還有兩個程序。在原能會方面,台電已於18日行文給原能會表示準備申請啟動,等原能會開會討論後,台電需再提出重啟申請的技術文件。另外,立法院教育文化委員會曾決議,重啟核一廠一號機之前,原能會必須先向立院專案報告,而上屆立院並未將報告排入議程,因此本屆原能會須重新提出專案報告才能重啟核一廠一號機。

年初台電才表示不會缺電,現在又急著重啟核一廠,台電否認不缺電的說法,並說,會不會缺電是機率問題,備轉量小,限電機率就高。而能源局則表示,不缺電是在核一、二、三如期除役的前提下,目前尚未到除役時間,核電廠應持續發電。

核一廠重啟是否違反核子反應器管制法,本法的主管機關原能會予以否認。原能會解釋,核一廠一號機停止的原因是大修,無法啟用的原因在於立法院專案報告,於此期間,台電也有提出計畫展延,因此不算「停止運轉」,也不適用此條款。

對於核一廠一號機的安全問題,能源局回應,如果原能會檢查通過,就表示安全無虞,可以運轉。另外,因核一廠燃料池已滿,但乾式貯存廠無法建立,目前正在研議「分時運轉」,計畫讓核一廠僅存的發電時間盡量集中在夏日尖峰用電時間。

原能會表示,上屆立委並未排定報告時間。現在新立委上任,原能會正準備重新送出公文到立法院,目前無法確認報告時間。

告發狀 攝影:陳文姿

告發狀。資料來源:方儉;翻攝:陳文姿。

 


內政部長葉俊榮首赴立院 重視居住正義、環境保護

$
0
0
本報2016年5月30日台北訊,賴品瑀報導

新任內政部長葉俊榮30日赴立院進行業務報告,其提出「建立安新生活空間」、「落實永續國土發展」、「打造友善居住環境」、「促進民主法治改革」、「強化多元親民服務」五大業務重點,其中環境相關的災害防救體系、國土計畫、海岸管理與濕地保育等工作都獲重視。

葉俊榮

新任內政部部長葉俊榮。攝影:賴品瑀。

在內政委員會中,立委的質詢大多集中在警消工作尊嚴與安全上,尤其是日前林全對太陽花事件撤告一事,亦有關心社會住宅政策如何落實,而多位出身台大法律的立委提及曾經上過葉俊榮的課,是一趣聞。

至於上周環保署長李應元率先拋出對太魯閣亞泥案的想法,葉俊榮回應立委莊瑞雄質詢時指出,據他瞭解,亞泥案在屬太魯閣國家公園的部分只有24公頃,其實面積非常小,又已簽署備忘錄,預定在明年退出太魯閣國家公園。至於是否將有因應的相關國土規劃、國家公園管理措施,葉俊榮表示待內政部準備完整,再跟民間說明。

葉俊榮提出要從人、土地、制度三個方向著手,讓人民安心放心,尤其在土地方面,將重視居住正義與環境保護。

居住正義:社會住宅注重質量兼具

蔡英文政府喊出20萬社會住宅的目標,內政部要如何落實,受到不少立委關注。在報告中,內政部提出除了推動社會住宅外,還有辦理住宅補貼、推到現有興建中合宜住宅、推動租屋服務平台、充裕住宅基金財源等措施。

目前內政部在台北、新北兩都有辦理「社會住宅短期實施方案」,共5處1922戶,「社會住宅中長期推動方案」則是在2014年到2123年之間,編列67.68億元補助地方政府興辦社會住宅;住宅補貼則是以補貼租金、自購住宅貸款利息、修繕住宅貸款利息的方式辦理;內政部也將推動「社會住宅包租代管」的試辦,提出包租代管招募一般房東參與社會住宅,鼓勵房東釋出空餘屋。

回應立委賴瑞隆的質詢,葉俊榮強調,社會住宅的質量都要重視,在質的方面,品牌、形象、都要顧及,要作到入住者感到住在其中是光榮的、受周邊居民歡迎的,他更舉國外的例子,有用混居等設計規劃,打破標籤化、甚至住戶品質遭質疑的狀況。

環境保護:落實國土永續發展

而在國土方面,報告中提及將推動國土測量、國土資訊系統、落實國土永續發展。包括地籍重測、國家座標系統、海陸域地形圖資、電子地圖、國土監測等都將持續進行,今年1月上線的「環境敏感地區查詢作業單一窗口,也將繼續整合各機關圖資,提供民眾查詢。

已經完成立法的「國土三法」,則是面臨建置配套子法的考驗。國土計畫法在今年5月施行後,內政部正在研訂21項子法,將在二年內公告實施全國國土計畫,四年內公告實施直轄市、縣市國土計畫、六年內公告國土功能分區圖。在這些配套完成前,仍會推動全國區域計畫的修正。

去年2月公布施行的海岸管理法,雖然已經在今年2月訂定發布「海岸管理法施行細則」等5子法,但後續還有海岸資源調查、資料庫建置、整體海岸管理計畫有待擬定。

去年2月施行的濕地保育法,則將對國際級、國家級重要濕地研擬出總計42個保育利用計畫,目前進度是,二處國際級、四處國家級計畫草案進入公展與說明會,另有41個地方級暫訂重要濕地尚須與地方政府再評定。

原民立委谷辣斯再三提醒,內政部的決策對原住民影響深遠,並不能再有遇到涉及原住民的事務便交由原民會處理的態度,而是認知在原民的觀點下,內政部長的重要性不亞於原民會主委。谷辣斯提出,海岸法與濕地法的施行與區域劃定,必須維護原住民的權益,應任何決定應該落實原住民的知情同意。

葉俊榮表示,深知內政部業務業務廣泛,影響人民生活權益甚鉅。將以穩健改革、公開透明的方式來打造更好的國家。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世界WCIT年會在台北 聚焦智慧永續城市

$
0
0
本報2016年5月30日台北訊,林倩如報導

為了因應未來社會的氣候變遷與能源等挑戰,資通訊產業(ICT)也嘗試提出因應之道。27日,2017年WCIT TAIWAN世界資訊科技大會系列論壇起跑,第一場「遇見明日城市」(City of Tomorrow)於台北國際會議中心舉辦,邀請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行動體驗實驗室主任卡薩萊尼奧博士,分享行動科技與大數據等智慧城市應用趨勢;歐盟氣候變遷知識創新體永續城市系統平台共同主席白瑞華教授,則分享智慧永續城市經驗。

麻省理工學院行動體驗實驗室主任卡薩萊尼奧博士分享行動科技與大數據等智慧城市應用趨勢。攝影:林倩如。

麻省理工學院行動體驗實驗室主任卡薩萊尼奧博士分享行動科技與大數據等智慧城市應用趨勢。攝影:林倩如。

生活方式的創新  追求新典範

聯合國估計2050年世界城市人口將成長一倍,每十人就有七人住在都市裡,現代城市正面臨各種前所未有的經濟和社會挑戰,包括人口老化、預算短缺、激烈的國際競爭、氣候變遷及相關能源問題。因此,資通訊科技(ICT)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提供城市更永續、有效的解決方案。

第一場座談「智慧城市新未來」(Disruptive Technologies for Smart Cites),由麻省理工學院行動體驗實驗室(Mobile Experience Lab)卡薩萊尼奧博士(Federico Casalegno)主講。他介紹數個研究室協助科技城市轉型案例,旨在創造新的媒體(media)來介入人與地點之間的關係,重新思考現在連結至未來的新樣貌。

卡薩萊尼奧先介紹研究室特色,如多元文化(multiculture)、心智實作(mens et manus)、不同角度思考(unfocus)等。未來城市人口組成80%來自外地或他國,聚集多元文化,形塑了研究室跨文化、跨學科構成;其次,MIT的座右銘拉丁語"mens et manus",即強調理論結合操作,如何以此原型思考其應用於城市裡,使發展過程變敏捷,針對不同議題提解決方案,並促進更多創新。

他認為,超出框架的思考,帶來新的典範轉移,當今的研究方式,應以使用者(user)為導向,即「以人為本」的設計,比如IoT物聯網、AI人工智慧、可穿戴技術等。而接下來的進展將納入生物科技,為重點之一。

以科技回應城市調適的挑戰

在盛行大數據的浪潮下,卡薩萊尼奧則提醒,必須優化「了解數據的方式」,將資訊轉變成行動知識的打造,以無人自駕車為例,未來當人們可在合理的價格內與車子進行互動,將完全重塑我們的生活。另一方面,他也補充一個成功的物聯網,該具備開放平台、跨領域整合、促進安全交易等三個要點。

他再三提及,行動科技的創新常在既有框架之外發生,鼓勵努力探索不同的可能性,像「六度空間」(Marriott Six Degrees)專案中創造社交功能的智慧桌面,或人工智慧檯燈等等,均可強化互動體驗情境。另外,研究室於義大利的「連結之家」(The Connected Home)計畫,更拓展了智能家庭的多元介面,甚至影響社會、文化相關永續的價值觀。

智慧城市的永續  著重整合與涵納

第二場座談「永續城市變身記」(6 lessons and 6 tools on Smart Sustainable City),由歐盟氣候變遷知識創新體永續城市系統平台(Sustainable City Systems Platform, Climate KIC)共同主席白瑞華教授(Raoul Bunschoten)主講,專長在相互結合都市發展計畫與能源永續運用概念。

他認為,所謂的智慧城市,必須兼顧環保面向,且要像園丁一樣去耕耘它;大數據乃一個全球化空間,而智慧城市做為一個使用大數據以回應氣候變遷的工具,其中科技創新的核心精神,應涵納所有的使用者,並以六個重點及工具說明之,舉凡策略性的前瞻規劃(Strategical Planning)、互動工作坊(Smart Sustainable City Integrated Workshop)、動態管理計畫(Dynamic Project Management Framework)、結合在地資源與機會的共同成長(Invest projects that grows together)等等。

總而言之,智慧城市中各系統的合作、複雜的管理等整合過程,尤其需要大量的溝通、協商,才能貢獻生成出具體效果,讓智慧城市成為有意思的城市。

歐盟氣候變遷知識創新體永續城市系統平台共同主席白瑞華教授分享智慧永續城市經驗。攝影:林倩如。

歐盟氣候變遷知識創新體永續城市系統平台共同主席白瑞華教授分享智慧永續城市經驗。攝影:林倩如。

科學家:咖啡生產技術宜改良 熱帶雨林免遭殃

$
0
0
本報2016年5月31日綜合外電報導,周念學編譯;賴慧玲審校

今年四月,國際生態保育組織「保護國際基金會」(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一份報告指出,氣候變遷衝擊下,人們節節上升的咖啡需求恐將成為原始森林的新威脅;在未來,咖啡生產基地可能持續擴大,甚至侵入世上僅存的原始熱帶雨林,連帶著影響到其提供的重要生態系統服務,亦降低生物多樣性,讓在地食物供給難以補充。理想的解決之道是——立即改良咖啡生產技術。

咖啡是現今世界三大飲料作物之一。依國際咖啡組織(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統計資料,2014年全世界喝了15億杯咖啡。(圖片來源: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 )

咖啡是現今世界三大飲料作物之一。依國際咖啡組織(International Coffee Organization)統計資料,2014年全世界共喝了15億杯咖啡。圖片來源: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授權方式:media use。

這份名為《21世紀咖啡風暴:氣候變遷和咖啡需求將導致森林新危機?》(Coffee in the Twenty First Century: Will Climate Change and Increased Demand Lead to New Deforestation?)的報告,分析了咖啡的供需變化,以及氣候變遷將如何影響未來全球咖啡產區的地理分布。結論指出,倘若農民無法提高現有咖啡園的生產力,氣候變遷恐引發新一波森林濫伐危機。

「我們必須馬上採取行動,否則,我們以往為讓咖啡生產變得更永續所付出的努力,都將付諸流水。」保護國際基金會創辦人兼執行長塞利格曼(Peter Seligmann)表示,「好消息是,從先前與星巴克與其他咖啡商合作經驗中得知,合宜的咖啡種植技術確實能同時保護森林及農民。我們必須持續將這些技術推廣到世界更多地方。」

因應咖啡需求 咖啡種植面積需擴大

報告主要作者基林(Tim Killeen)表示,「我們以全球咖啡消費量來推算未來的咖啡需求量。接著,為了瞭解未來咖啡增產對不同地貌以及熱帶雨林的衝擊,我們以種植咖啡所需的氣候條件與環境建構出模型,用以預測未來咖啡產區可能的分布變化。」

根據報告,未來人們對咖啡的需求仍會日益增加,因而咖啡產業每年將額外增產400萬噸至1,400萬噸的咖啡;到了2050年,全球咖啡產量將暴增為目前的三倍。如果咖啡農無法以大幅提高單位生產力的方式來增加產量,就得從擴大咖啡種植面積下手。

如此,全球咖啡農場面積可能將從目前如冰島國土大小(約2.8個台灣),擴增至哥斯大黎加國土面積的四倍大(約5.6個台灣)。

氣候變遷將影響未來咖啡產區分布

報告另一項重點是,目前全球咖啡園面積僅占適宜栽植咖啡土地的百分之一點多,似乎還有許多土地可用以栽種;然而,氣候變遷的衝擊將改變主要咖啡產區的地理分布,到了2050年,全球適合種植咖啡的地區面積將減半,可能導致咖啡生產者往森林地區開疆闢土,甚至侵入更偏遠、未曾受人為破壞的自然保護區。

基林認為,如果農民能培育多元的咖啡新品種,就能在更嚴峻的氣候條件下提升咖啡園的生產力。「這是項艱鉅的任務,但不是不可能。」他補充道:「假使生產咖啡的技術無法改變,未來種植咖啡的區域就是會轉移到那些能符合現今同樣氣候條件的區域。」

印度北蘇門答臘省的咖啡農正在採收咖啡,他們的咖啡園前身是一片原始森林。圖片來源: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授權方式:media use。

印度北蘇門答臘省的咖啡農正在採收咖啡,他們的咖啡園前身是一片原始森林。圖片來源:Conservation International。授權方式:media use。

目前全球氣候適宜種植咖啡的地區,有高達六成是熱帶雨林。即使未來咖啡種植朝更高海拔及高緯度的地區擴散、且適宜栽種咖啡的總面積因氣候變遷縮小,這項數據也不會有明顯變化。該研究強調,2050年將有超過兩成適合種植咖啡的土地位在自然保護區內。南美洲安地斯山脈、中美洲和東南亞地區的森林將首當其衝。

「未來35年的挑戰是如何在咖啡產地朝緯度高的地區轉移、且整體可栽種面積縮小的狀況下,滿足逐漸增加的咖啡需求及保育熱帶雨林的雙重目的。」該基金會資深策略顧問塞姆洛克(Bambi Semroc)表示,「這份報告可做為未來投資的建議,以確保全球重要的森林棲地能在未來獲得妥善保護,不因氣候適宜種植咖啡而遭到濫墾和破壞。」

施柏榮:農人能找回國家嗎?關於當前TPP、保價收購改革的思考

$
0
0
作者:施柏榮(自由撰稿者)

《江湖在哪裡?》一書初起,吳音寧給予台灣農人一段極為深刻的註解「歷史,輕輕踩過農人集體彎駝的背,像踏過稻浪和水面」回顧台灣農業史,在不同殖民政權體之下,各類的農產品曾是經濟出口主力,而農業也在台灣「由農轉工」的時期之中,為「初級工業」提供極為廉價的原料與土地,甚至在國土養育思考上,農地的存在,相對於水泥化的工業園區,也為台灣國土提供發展轉圜的空間。

稻米保價收購制度,保護稻農也保護台灣糧食安全。為了參與全球貿易,這項保障措施遭受質疑。攝影:廖靜蕙。

2016年5月,農委會針對1974年實施迄今的「稻米保價收購制度」提出了改革,預計藉由今年度二期稻作為試辦為「所得直接給付」和「保價收購」雙軌併行制,當前對此改革的主要論述有二:第一,保價收購制度,是種政策干預的手法,而長期以來政府的收購支出,有進一步撙節與改革的必要;第二,制度行之多年,本身存在弊端,糧商可以在其中進行操作,而糧商成為保價收購制度之下的主要受益者,而非生產的稻農,因而採取「對地的直接給付」將可直接補貼予農民,而農民生產的稻穀,可以直接投入於市場進行販賣。

當前農業應投入什麼樣的階級批判視角?

上述兩種主要論述,一者是以政府財政為立場,一者則為制度設計本身,但兩者都有一個共同的思維前提,那就是在下一波高強度的經濟整合發生之前(即TPP、RCEP等自由貿易協定)農業作為「弱勢產業」必須加以進行結構性調整,否則將成為台灣加入這些協定的障礙。換言之,當前支撐保價收購制度改革論述本身,某種程度上,都接近(或接受)了新自由主義(Neoliberalism)的經濟發展意識,將全球化經濟整合視為無可避免,反對政府的經濟干預、要求政府篩除特定產業的扶助計畫,否則將難以取得進入他國市場(關稅)的門票。

「稻米保價收購制度」的出現,與1970年代石油危機的時空背景有關,在糧食安全的思維,因而設計出該制度來保障糧源。時至今日已四十餘年,時空環境確已有非常劇烈的變化,也確有重省的必要。而筆者也無意將對該制度的論述化約自由化、反自由化的辯論之中,因為實際的台灣農業發展境況,不僅有歷史性的路徑依賴性(Path Dependence),更涉及農人、地方農會、中盤糧商、農政官僚系統等如棉花球等複雜的共構關係。一個更有意義的發問是,是不是可以從左翼的思考之下(尤其是階級視角)來針對制度理念(idea)與其預期達成的效果間,提出更具批判性的思考?

農業是聖城,還是必須拆除的堡壘?

首先,農委會當前的論述,多以保價收購制度已落後,必須藉由市場的改革以及直接給付的方式提高農民收入等說法,來提高政策正當性;不過1974年「稻米保價收購制度」被提出的初起,其內涵與當前所理解的「農業補貼」有著相當大的差異,是國民政府為穩定糧價、控制糧源(通貨)以穩定政權的一種作法;而當前將該制度單純扣合在WTO之全球市場競爭邏輯之下的「農業補貼」,主動將其制度歸納於WTO所認列的「農業補貼」,卻可能在坐上談判桌之前,便先自我限縮了貿易談判的話語權與詮釋權。

因為無論是WTO為首的多邊貿易協議,或是諸如TPP等高強度的雙邊貿易協議,其內涵是各國按特定貿易規則、法律的角力過程(諸如與農業最為相關的《農業協議》(Agreement on Agriculture),甚至是1980年生效《貿易技術壁壘協議》(Agreement on Technical Barriers to Trade of The World Trade Organization))。

換言之,國際談判雖多依循WTO規範,但這些規範中仍有相當多的「縫隙」可供國家進行詮釋與操作(這也就是為什麼詞語意涵,甚至翻譯等文字作業,在相關談判中會如此關鍵),尤以開發中國家,或國內有特定弱勢產業者,尤須擁有此一法律論述的能力。

必須看見國外資本、國內資本與國家的三角聯盟關係

其次,農委會與部分輿論提出改革保價收購制度,係按綠色措施的(Green Boxes)國內補貼來進行調整,認為此舉可以規避未來談判過程被視為是自由化談判下的「琥珀色措施」(Amber Boxes;直接介入市場價格)之外,還能夠減緩全球化對於農業的衝擊,關於採取何種措施(Boxes)能夠取得談判門票,正如前述,它涉及政經角力過程,也必非台灣先行自拆「堡壘」便能取得效果,這還有賴於更多相關國際法律、海外派駐人力與資源的整合與投入。

此外,如何減緩全球化對於農業衝擊,確實是相對較佳的發問(但這同樣是放置在全球自由化的語境)。然而去除保價收購、直接給付給農民的作法,是否能達到減緩全球自由化對農民的衝擊,則有必要進一步探究:第一,稻米保價收購制度僅限於稻農,而其他廣義之下農業從業者,如果農、菜農等的減緩衝擊措施為何,目前尚未明見,而不同農業的市場特殊性極為不同,如何提出適應性高的政策將會是主要的挑戰;第二,若完全取消保價收購制,農民將農產直接投入於市場時,能否與他國傾銷農產品進行競爭,才是「如何減緩全球化對於農業衝擊」有意義的發問情境,而直接所得給付農民的作法並無法回應此一問題,反而有可能衍生出其他情況,如豐收年稻穀大量流入市場造成稻價下降,或是農地租任成本提高、小農生存空間壓縮、資本密集農業大量出現的情況。

我無法接受的是:「台灣唯有自我拆除農業壁壘、解除所有對於農業的扶助措施,才能夠取得全球自由化談判的機會」的這種說法,因為那是一種藉由國外資本、在地資本與自由主義政府三者精心共構的論述圈套(一種經濟文化階級知識型),與階級宰制關係(參見Peter B.Evan的Bringing the State Back In一書論述)。

關稅配額才是關鍵所在,農民仍是犧牲品

倘若再回到減緩全球化對於農業衝擊的討論,必須要有個認知是,衝擊的產生具有外生、內生兩種邏輯(雖然兩者彼此牽連),但倘若無法藉由兩種邏輯,進行有效發問,便採用全球市場經濟邏輯(台灣多數時候是刻意地誤用,來達到國內資本增生的目標),那麼僅是將台灣農民推入更深層的階級剝削境況。

外生邏輯方面,顯而易見的是,未能稻農若將生產出來的稻穀直接投入於市場中,那麼能否維生的要素,在於「關稅配額」,其意味著被輸入國能否訂定進口配額,針對配額量之外的產品課徵較高的關稅,此種談判內容,在日本、美國的TPP談判為主要攻防所在(日本未依美國要求取消關稅配額,以特別貿易配額來行之)也顯見「關稅配額」的總量、種類才是貿易談判最重要的戰略位置。反觀台灣當前狀況,若未來採取「所得直接給付」、鼓勵農民將作物直接投入於自由市場,但在未有關稅配額的情況之下,大量、廉價的他國農產進入市場之後,台灣農民在此自由市場之下,將落入極為不利的市場境況。

未有經營權管制制度,將催生出新型態的農村剝削巨獸

內生邏輯上,一如前述,稻米收購制度的存在,對於農作市場價格具有調節作用,在精準的管制之上,可以協調流入市場的稻米供應總量,以穩定稻米的市場價格,本身具有積極作用(反之,則有可能出現公糧過剩,淪為飼料的情況)。在未來,若無保障收購制度的情況之下,農產市場將由誰來進行調控(不同意放任於自由市場競爭機制)而不至於出現「市場失靈」的情況,是當前政策未能妥善回答的問題。此外政府指出「所得直接給付」將可達到直接補貼於生產者,而非糧商的功用,但直接給付,是否真的能夠改變既得利益結構,答案是存疑的,因為在無相對應經營權管制被研擬的情況之下,利益來源便可能從糧價轉移到地租之上,大型資本密集農企,將可能取代糧商,建構新型態的農村剝削體系。

因此,我甚至無法同意直接補助農民的作法,可以消除既有的對於農民的多層剝削,因為在未有相對應的管制,或回答國家退位後,「誰」能取代國家避免市場失靈情況發生之前(這裡所指稱的「誰」若是以第三部門方式呈現,那相對應的法規為何,亦會是重點),我認為取得代之的是更為複雜化、細緻化的農業剝削體系。

農人找得回國家嗎?

之所以認為在討論所有農業政策之時,必須融入階級視角的原因在於:台灣所謂的「小農」意義從來不在生產土地面積的大小,而是因為不同於資本家,其生產的邏輯並非「資本」,而是係用地力、勞力來獲取微薄的生活所得(必須被認知為農業體系之中的被宰制階級,或是無產階級)。

甘地所說的:「一個國家的文明程度,端看其對待社會最弱勢者的態度而定」,這句話同樣適用於國家與農民的關係。倘若無法以上述的階級認知來理解農人,那麼再多、再細緻的農業政策,不過就只是跨國資本、在地資本與國家三角聯盟的顯影,而農人仍然是犧牲者。

農委會新政:環境綠色給付、鼓勵有機小農、林業永續、里山倡議

$
0
0
本報2016年5月31日台北訊,特約記者廖靜蕙報導

新上任的農委會主委曹啟鴻昨(30日)首度赴立法院報告,宣示未來四年重要施政,包括綠色環境給付、有機與友善環境耕作,以「里山倡議」精神兼顧林業永續利用;但沒有提到完整的生態保育政策與論述;另一方面,施政報告未提動物保護業務,立委要求3個月內針對現況進行盤點。

曹啟鴻解釋,綠色給付目的是鼓勵農民減少化學肥料與農藥,他將鼓勵小農轉型,成為友善大地的尖兵,「小農是當代最值得尊敬的農民。」他希望任內仍讓有機生產面積從6000公頃提高到10000公頃。另外也會響應聯合國「千分之四」倡議,每年讓土壤增加千分之四有機物質儲量,將空氣中的碳留在土讓中。

農委會主委曹啟鴻首度赴立院經濟委員會備詢。照片來源:沃草「國會無雙」。

農委會主委曹啟鴻首度赴立院經濟委員會備詢。照片來源:沃草「國會無雙」

蕭美琴:綠色給付應加強溝通

農委會將於桃園市楊梅區、新竹縣新埔鎮、台中市龍井區、彰化縣福興鄉、嘉義縣朴子鎮以及台南市柳營區等6個鄉鎮試辦「環境綠色給付」。

曹啟鴻解釋,現行稻米保價制度,是向民間收購稻米為公糧,此舉造成糧倉爆滿;而公糧收購又因良莠不齊、去化不易等因素,往往放了兩、三年後,價格跌了2/3,造成的損失也影響財政上無法支援更多農業預算。

綠色環境給付實施初期,為了不損害農民權益,將以雙軌進行,農民可選擇種稻、繳公糧,或選擇環境綠色給付,將種出來的優質米,投入市場競爭獲取好價格。

立委蕭美琴認為,綠色環境給付是新概念,對熟悉保價收購的稻農而言,因擔心以後水稻沒有保證價格而易生緊張恐慌,希望政策在試辦或執行過程確實做到和地方農民溝通說明。

立委廖國棟建議以政策推動里山倡議。圖為卓溪鄉原民部落的小米田。攝影:廖靜蕙

立委廖國棟建議以政策推動里山倡議。圖為卓溪鄉原民部落的小米田。攝影:廖靜蕙

立委廖國棟質詢時表示,東部海岸地形地貌非常多樣化,非常適合發展里山倡議,是否以政策推動里山倡議,用於東部海岸特殊地景的農業發展。

他說,此地生產應因地制宜,以當地景觀為主,協助農民種植適合的作物,讓土地的生產足以讓留在部落的原住民生活。

曹啟鴻也認同導入里山倡議,活絡偏鄉經濟,透過藝術創作以及解說,發展深度旅遊,振興當地經濟。

糧食安全存糧只有稻米? 蔡培慧要求比照各國提存糧計畫

目前台灣只針對稻米3個月安全存糧,然而,台灣社會整個飲食習慣早已轉變,每天早餐幾乎以麵包、饅頭、麵條等食物替代。

立委蔡培慧即認為,除了透過米食加工提高稻米消費,《糧食管理法》第三條所稱的糧食是還包括小麥、麵粉、含稻米量達50%以上之混合穀物等,農委會卻只針對稻米安全存糧,他認為應全面性討論糧食安全存糧的作法。

只是,曹啟鴻認為小麥的生產量不足以談安全存糧。蔡培慧則質疑,何以進口小麥不能成為安全存糧。他舉日本為例,糧食自給率達40%,2009年還提高安全存糧,目前米的安全存糧100萬公噸,小麥是2~3個月,大豆1個月,進口飼料2個月,台灣應比照各國思考、辦理。

對於小麥安全存糧,曹啟鴻說「存放在民間」,相關糧倉設備資料則匱乏,此項發言未獲立委認同。蔡培慧質疑,小麥製品價格不斷攀升,存糧在民間是否意味一旦小麥漲價,只讓民間業者賺取利潤,然而,安全存糧的概念應能嘉惠民眾。他要求農委會一個月內提出各國安全存糧以及具體設施,逐月報告相關進度。

曹啟鴻宣示,未來四年,有機耕種面積將從6000公頃提高到1萬公頃;圖為雲林有機毛豆田。攝影:廖靜蕙

曹啟鴻宣示,未來四年,有機耕種面積將從6000公頃提高到1萬公頃;圖為雲林有機毛豆田。攝影:廖靜蕙

國有林開礦 剝削國土財團賺飽

國有林開礦比例有多高?立委徐永明指出,台灣126公頃防風林因採礦遭到砍伐,其中117公頃集中在宜蘭縣內。他拿出環保團體提供、也在網路流傳的圖片,指出潤泰礦業在宜蘭武荖坑上方原為國有林之處開礦,由於土地沖刷形成一片光禿的景象,質詢農委會,是否善盡水土保持監督的責任。

水保局長表示,目前抽查辦法是每年從各縣市抽查兩家,名單是由縣市政府建議,2010年辦法實施以來,尚未抽查過潤泰。徐永明批評,環保團體不斷檢舉、很多人討論,空拍照也在網路上流傳,水保局何以漠視至今?他質疑抽查標準是否合適。

而35公頃國有林租金,一年只需300多萬,換算每坪12元,徐永明批剝削國土。林務局長李桃生解釋,目前是依照縣市政府公告地價的5%,但已與不動產估價師合作,未來租金將提高到54%;至於續約標準則是依照前一期契約履行狀況以及水土保持現況。徐永明質疑租金以及續約標準是否合理,要求曹啟鴻帶著水保局、林務局現場查驗。

對於經濟部說要釋出1萬公頃的土地種電,立委黃偉哲質詢內含多少農業用地,曹啟鴻表示,這是盤點過去農委會公布不利耕作、地層下陷區,雲彰嘉嚴重地層下陷、地目為農業用地的面積約1253公頃,其次是高鐵沿線的黃金廊道,都在雲林有1266公頃。

動保政策不見了 盤點現況從源頭降低棄養收容

儘管總統蔡英文選前提出「動物保護綱領」,信誓旦旦增列動保預算,讓有心的地方政府,進行當前最急迫的動保工作,包括:「1.擴充動保專業人力,建立專業管制隊;2.落實寵物登記及飼主責任教育;3.補助犬貓絕育及TNVR的執行;4.推動認養代替購買,推廣工作犬、陪伴犬計劃;5.改善公立及民間收容所的照顧環境;6.加強繁殖場輔導,嚴格取締違法繁殖場;7.推廣生命教育。」然而,整本施政報告卻隻字未提。

月初台灣社會更遭遇新屋收容所簡稚澄獸醫師,選擇服用犬用安樂藥劑死亡,以此凸顯台灣寵物源頭管理漏洞的創傷,立委吳焜裕也指出,棄養的行為太多,目前的收容所連1/10流浪動物都無法收容。

曹啟鴻表示,今年將提高絕育數量到15萬隻,以減少收容來源來減少收容量;同時將收容所鐵皮屋的簡陋形象,改變成公園化,「當狗是快樂時,認養人就會來了」,以此增加認養率。

但是蔡培慧認為,現在的處境是第一線人力不夠,全台33個公立收容所,60個獸醫師,集中在6都,不同縣市的收容狀況也不同,他建議農委會應盤點現況,包括各縣市收容現況,除了提供合理資源外,也要加強非法繁殖的查緝,建立犬貓絕育,寵物登記查核及飼主教育,三個月後將盤點結果送經濟委員會。

雖曹啟鴻表示進行家戶狗口普查,但吳焜裕認為過於困難;而棄養動物送收容所的費用應考慮將成本內部化,反映收容所營運成本,同時加強寵物植晶片,以追蹤飼主責任、懲罰棄養者,減少動物棄養。另外,建議比照新北市建立捕捉標準程序,對於兇猛的犬貓才捕捉,而非每隻都抓,並應加強絕育,務必從源頭減少動物棄養。

不僅動保政策消失,相關的保育業務也未見說明,雖有立委關注龍王鯛命運,卻未見更完整保育政策論述。

【相關文章】

※ 本文與 行政院農業委員會 林務局   合作刊登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Viewing all 1198 articles
Browse latest View live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