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98

石油污染《大搶救》 不曾落幕的石化悲歌

$
0
0
作者:林心乙(地球公民基金會研究員)

《大搶救》拍攝團隊身著防毒面具進入災區 。圖片來源: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

「我們在蝦船的甲板上把女兒養大,每年有八個月都靠沼澤賺錢。我們就是這樣,我們夫妻、還有我們的寶寶,我們很努力工作,作為商業性的捕魚者卻也值得。就算拿全世界來換我也不要,那是我人生中最美好的幾年,真希望能重溫那段時光。」

對比海面上油亮的黑金,瑪格麗特清澄的眼淚一點兒都不值錢。瑪格麗特住在美國路易斯安納州,自從2010年當地墨西哥灣外海發生「深水地平線」原油外洩事件,她的生活徹底改變,回憶的美好刺在心底,隱隱作痛。

瑪格麗特不是唯一擁有這類生命經驗的人。原本美國有70%的蝦都從這裡而來,漁獲可說是當地居民的命脈。除了全盤破壞當地的經濟與生活型態,原油汙染侵害生態環境和居民健康更是令人恐懼。生病的居民、凋零的生態系等是再多政客、學者掛保證都無法抹滅的事實。

受石油汙染的海灘泥沙。圖片來源:天馬行空數位有限公司

不同的國家、同樣的無奈

「你們可能很難想得到,阮這裡以前比墾丁還要水,魚啊足多足多,很多烏魚,船出去用那個魚槍往水裡射就可以射到,但是這些工廠來了就都沒有了啦!」

場景回到台灣,70幾歲的阿伯用我們熟悉的語言,訴說著和瑪格麗特相似的故事,形容自己與大自然親近的簡單生活如何遭汙染環境的大公司摧毀。這裡是高雄大林蒲,被遺棄的海邊聚落。聚落的三邊已被中油、中鋼、台電包圍,長年飽受各大汙染產業摧殘,而僅存的一面海岸也面臨危機,只要南星計畫一通過環評,聚落就會被大型工業四面包圍,居民就連跳海都困難。更不用說2014年高雄氣爆之後,許多石化專區設置的討論總將大林蒲列為第一個候選名單。

小人物的美好過去怎麼和號稱提升台灣GDP的大企業對抗呢?阿伯好幾次自掏腰包坐高鐵參加環評會議,對著從來沒去過現場卻能大筆一揮決定生死的官員、委員們,反覆說明過往大型開發計畫如何破壞當地環境、居民的健康,拜託不要通過新的開發案。

被工業區包圍的大林蒲,天空總是灰濛濛一片 空氣汙染已經是全台最嚴重的地區。攝影:洪輝祥

被工業區包圍的大林蒲,天空總是灰濛濛一片 空氣汙染已經是全台最嚴重的地區。攝影:洪輝祥

最偏遠的角落、最弱勢的村落上頭總坐落個最汙染霸道的企業,這等劇碼好似複製貼上一樣,在不同國家輪番上演。造成此問題的關鍵原因之一,在於政治結構與汙染產業的緊密連結,互利共生。《大搶救》紀錄片中分析到,這類原油開採的大企業可透過選舉資金的挹注,成功使當權者成為該產業的鼓吹者,軟硬兼施地抑止各種反對聲浪。政治人物得到足夠的資金而當選,企業在政壇內找到代理人,這套合作模式行之有年、堅不可摧。高喊理想的候選人通常難以改變此生態,較常出現的情形是,人在參與政治的過程反而自己被改變了。

台灣沒有原油開採,但政府與高汙染的石化產業密連結也是本土的難題。過去黨國時代強勢發展高汙染的石化產業,直到今天都還留下無法處理的傷痛與轉型的困難。以位於高雄後勁的第五輕油裂解廠(簡稱五輕)為例,從1987年至1990年,當地居民創下台灣圍堵抗爭的最久紀錄,居民封鎖中油高雄煉油廠西門三年多,最後仍不敵中央政府的蠻幹。行政院長郝柏村親自至當地夜宿坐鎮,在鎮暴警察的戒護下,1990年9月五輕動工。

五輕當地的公共安全與環境污染問題有多嚴重?小事如1980到1990年代的地下水點火會燃燒,以及工程師在宿舍點菸即引燃,全身灼傷;大事如2007年五輕大火、2008年的廠房爆炸等。我們看見,政治結構與汙染產業的緊密連結,人民無法決定自己的居住環境,是上述災害無法終止的主因。

遊行隊伍走向大林蒲中油煉油廠大門口。李育琴攝

遊行隊伍走向大林蒲中油煉油廠大門口。攝影:李育琴

以更多新嘗試賦權社區

如何以綠色產業替換高汙染、高風險的石化業,是人民當年無法選擇至今卻不得不面對的沉重課題。社區和石化工廠緊密連結卻能轉型成功的城市相當少見,高雄想要轉型好像沒有太多案例可以參考。但是隨著公民勢力的崛起,不只是智識上的改變,連科學技術都逐漸平民化,想要改變亦非天方夜譚。

美國有些著力於環境運動的非營利組織,推廣非專業人士也能夠操作的公民科學技術,使得民眾也能自己生產環境資訊,並以此作為與專業權威、企業和政府抗衡的工具。這類嘗試在當地得到不錯的效果,社區知識得到肯認,搭配更發達的資訊傳播工具,從身邊的環境改變開始,的確可能逐漸擴大,促成國家制度的改良(更多訊息請參考延伸閱讀:進擊的環境運動!挑戰知識權威的「公民科學」)。

大型資本掌握國家權力,威權體制造成無法復原的創傷,我們發現在爭取環境永續和人民權利的進程中,家家有本難念的經。我們老愛羨慕「先進」國家的制度與環境,有時甚至忍不住哀嘆為什麼台灣這麼不完美,是不是乾脆踏上飛機、一走了之。但是回過頭來想想,在下評斷之前,我們到底對腳下的土地了解多少?又為這片土地做了多少努力?再漂亮的國家都有陰暗的角落,端看人民是否願意正視問題,一步一腳印地促成改變。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9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