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98

澎湖:冬日土魠

$
0
0
採訪、撰稿:潘佳修;攝影、剪輯:陳添寶

每年入秋之際,海水溫度下降,洄游性的土魠魚群,隨著洋流南下來到台灣海峽,持續到隔年春天,天氣回暖,才又往北洄游。對許多澎湖漁民來說,土魠是一年收入的主要來源,運氣好還可以獲得大海賜予的新年大紅包...

土魠是澎湖漁民收入的主要來源。攝影:陳添寶。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土魠是許多南部人冬天愛吃的大型魚,尤其農曆過年,一尾十幾公斤,豪邁氣派的土魠,是致贈親朋好友、餐桌上的必備佳餚。此時價格常常每公斤上千元,若是一尾20幾公斤的大型土魠,就要好幾萬塊。

澎湖擁有豐厚的海洋資源,漁業發展興盛,捕捉土魠的漁法也相當多元,除了定置網,還有流刺網、曳繩釣、延繩釣、一支釣等,估計有300艘船都在抓土魠,其中以流刺網船最多,土魠儼然成為澎湖冬天經濟產值最高的漁業。

台南安平是其中一個販賣澎湖土魠的魚市場。午夜,澎湖七美的延繩釣船長夏啟龍,載著剛抓到的土魠和其他漁獲,開6、7個小時的船,抵達安平漁港。夏啟龍的魚交給丸珠商行陳澤信來賣。丸珠商行是當地老字號,以澎湖新鮮漁獲為主。陳澤信表示,進口土魠價位較低,等級普通的價格甚至只有台灣1/4,鮮度相對差很多。

販賣澎湖土魠的魚市場。攝影:陳添寶。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近年來宅配普及,魚販也看到了商機,因而擴大了吃土魠的族群,土魠價格也跟著水漲船高。丸珠商行對面的莊嘉榮,就是運用宅配進貨、銷售。魚的鮮度好不好,跟來源、漁法、作業天數等等都有關。莊嘉榮認為,流刺網抓的土魠品質較穩定、鮮度也都不錯。陳澤信則表示,以永續生態來說,一支釣、拖釣會比較好,因為一次釣一隻,流刺網有時捕獲數量會太多。

澎湖望安的將軍嶼,以前有「小香港」之稱,曾是捕撈紅珊瑚的繁華小島。如今小島漁業依然盛行,土魠漁船就有20幾艘。清晨陳文龍出海抓土魠,他使用曳繩釣漁法,就是俗稱的「拖釣」,這是澎湖的傳統漁法。

土魠名稱的由來,就與拖釣漁法有關。魚線尾端掛著餌料,船往前開拖著魚線隨水流動,漁民在船上待一整天,等著土魠魚上鉤。漁獲量多時,一天可以抓到10幾條。加上現在科技進步,衛星導航、通訊發達,有魚互相通報,曾經有同時海面出現一兩百艘漁船的盛況。

另一種捕捉土魠的大宗是流刺網。68歲的葉水上,早年跑遠洋當珊瑚採集員。如今雖已半退休,人手不夠還是會跟兒子出海。葉家用的是抓土魠專用的流刺網,網目大、浮水性;網子很大,範圍約兩海浬,作業船比拖釣船大上很多。與拖釣船不同的是,他們傍晚出海,將網子放到茫茫大海後,在黑夜中停船,隨著海水載浮載沈。兩小時後,等到潮水轉向,船長一聲令下,開始收網。是大豐收還是空歡喜,得到起網那刻才知分曉。這些全憑船長經驗,包括對海流的觀察、挑選的海域,當然還有老天爺是否賞臉。

水試所冼宜樂表示,近年來開始研究土魠,希望對牠的生態習性有更清楚的瞭解,進而掌握資源量。土魠是「康氏馬加鰆」俗稱,全球分布廣泛,台灣主要海域以西部沿海的新竹、澎湖及南部海域為主,其中以澎湖土魠漁獲量最大。

冬季時,中國沿岸流帶著魚群南下,集中在澎湖西側。土魠魚就這樣年年跟著洋流魚群造訪澎湖。牠屬於表層魚類,會到近岸覓食,產卵最適溫度在24到26度,3、4月的澎湖南淺海域正好是適宜水溫。加上澎湖海域的多樣性,成了吸引土魠近岸覓食索餌的區域。因此,澎湖土魠主要漁期就在12月初到隔年3月。

在土魠成為冬季主流魚種前,澎湖人更喜歡白腹仔。但是現在數量稀有,今年偶然出現在市場上,破天荒喊價到一公斤4700元,整尾高達近5萬元。55歲的陳盡川是土生土長的澎湖人,他說以前抓白腹仔都是一夜致富,因為有魚都是滿坑滿谷,但也因此容易被一網打盡。

根據研究單位統計,台灣土魠每年捕撈量約1000公噸,或許因為尚未有長期紀錄,現階段看起來沒有明顯起伏。然而澎湖漁業資源面臨的危機,卻越來越多。土魠會不會像「白腹仔」一樣,日益稀少?

過漁現象讓土魠族群數量減少。攝影:陳添寶。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海進漁具行在馬公開店超過40年,主要販賣抓魚用的餌具。老闆顏長善表示,從傳統拖釣漁法所用的餌料可看出一些端倪;像是拖釣早期用真餌,隨著漁具改良有了假餌,漁獲量也隨之增加,抓的速度越快,魚就越來越少了。

除了過漁,澎湖海洋還得承受中國鐵殻船的破壞性漁法。水試所冼宜樂表示,從民國80、90年開始,中國漁船就有越界捕魚現象,作業方式是滾輪式的底拖網。一掃過去棲地整個破壞,魚沒有家,魚就沒了。

中國拖網漁船靠近澎湖東吉海域,也是存在20幾年的問題。幸好因為2014年澎湖南方四島海洋國家公園成立,警察加強岸上監控,海巡署派船前往驅離,今年已少見中國拖網船出現在東吉。

2013年,澎湖縣政府公告東吉、西吉、東嶼坪、西嶼坪周邊海域禁漁的相關限制。有不同層級的禁漁管制,西嶼坪北邊鐵鉆屬於「完全禁漁區」,禁止任何漁業活動,目的是為了保育這片溫暖的海洋種原庫。但是,當地傳統漁撈底刺網問題一直存在,對珊瑚礁生態系破壞力大。常帶客人潛水的葉生弘,時間許可時就會找時間去海中清網子,以免造成更多冤死的海洋生物。

陳盡川與澎湖的海洋公民基金會等人,則是在2015年自費30萬,主動收購漁民的底刺網。這是民間創舉,卻也在提醒公部門,海洋保育腳步應有更積極作為,以免空有法令無實質效益。

收購漁民底刺網積極保育海洋。攝影:陳添寶。圖片來源:我們的島。

根據水試所研究,土魠3公斤以上便有生殖能力。目前澎湖主要的流刺網,網目大,抓的是6公斤以上體型;中型具有生殖力的土魠因而有繁殖機會。不過流刺網捕撈量大,一晚就可能上百隻。冼宜樂表示,目前因為數據還不是那麼充足,沒辦法明確說怎樣的體型不能抓。希望過兩年更瞭解土魠,或許可研擬適當的漁業管制。

4月,澎湖海水溫度逐漸升高,土魠魚群遠離近岸,完成傳宗接代任務,漸次北返。期盼經過科學家研究、公部門落實海洋管理,讓土魠魚群每年都會回來享用這片豐饒大海,順利繁衍後代;人們也因而能擁有豐厚營收,魚與人,一起世世代代永續生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98

Trending Artic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