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2016年6月20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科學家觀察到珊瑚礁克服過度捕撈等環境壓力、進而蓬勃生長的海中「亮點」,這些地方在種種不利環境條件之下,魚群數量卻超乎預期的多,也讓保育界燃起新希望。
南太平洋島國薩摩亞的珊瑚礁,發生白化現象的前後對照。圖片來源:XL Catlin Seaview Survey。
研究人員在全球46個國家進行6000多項珊瑚礁調查,發現有15個地點,魚群出乎意料的多。這些「亮點」大部分位在太平洋,包括索羅門群島、印尼部分區域、巴布亞紐幾內亞和吉里巴斯。
但同時,科學家也發現珊瑚礁狀況不佳的「暗點」,有些甚至出現在偏遠、相對未受污染的地方。
研究指出:「這些亮點所在地往往有鮮明的社會文化特性,包括約定俗成的海洋資源運用方式、地方高度參與海洋資源管理、高度依賴海洋資源以及有利的環境條件,像是隱密的深海棲地。」
研究主持人Josh Cinner教授說:「『亮點』是指在人口壓力、貧窮、不利環境條件之下,魚群數量卻超乎預期的地點。不一定是未受污染的地方,而是面對壓力適應得特別好的地方。我們想知道為什麼這裡的珊瑚礁有過人的抗壓性,是否有秘方可以克服過度捕撈造成的劣化。」
研究也發現35個魚群少於預期的「暗點」。這些暗點遍佈世界各地,幾乎每個主要的海洋盆地都有,也有些共同的特性。一般而言,這些暗點多有密集的捕撈活動,而且很容易囤積保存漁獲。
Cinner說:「我們認為亮點提供了一些珊瑚礁保育的啟示,具體而言包括加強地方參與,讓地方社群保有所有權,人們因而可以發展出保育珊瑚礁魚群的創意作法。相對的,暗點則告訴我們必須要避免的開發和管理方式。」
這份研究共有34所大學和保育團體、39位科學家參與,發表於《自然》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