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題介紹】台灣有豐富的的森林及海洋生態,生態系提供的服務功能,正是人們賴以維生的基礎;生物多樣性如此重要,但在國內的能見度、普及度卻差強人意。太多人認為,保育與經濟無法兼得,但真的是這樣嗎?
基於這樣的好奇,我們聚焦探討台灣在產業及生活面,能如何導入生物多樣性思維。同時,也檢視台灣產業政策的永續藍圖,是否關注到生物多樣性的發展契機。本週起,系列專題每週二刊出,敬請期待!
台灣近年來為了保育,發起了一連串轉作有機農業的轉型輔導計畫, 不僅實踐居民照顧自己家鄉又能安居樂業的心願,也讓物種回來了。重新架構起生態系統形成的防禦機制,更讓企業、民間團體、學術單位、農改場都投入這項計畫,有如參與一場環境永續的盛會。
居民在過程中,看到了未來、世代願景與環境正義,這樣的渴望也在台灣社會各個角落點燃。當生物多樣性公約峰會(CBD-COP)一再強調生物多樣性主流化之際,台灣社會更需要典範轉移。
台大農藝系名譽教授郭華仁指出,立即及全面的典範轉移,需政府部門以政策推行,從行政一直到立法部門都須更新觀念,並於政策中制訂、鼓勵友善環境的生產行為。「如果我們還想20年後有東西吃,這是一定要的!」
生態農法照顧生物多樣性 維繫糧食安全
台灣社會渴望兼顧生物多樣性與環境永續的糧食生產,如星火燎原。郭華仁接受訪問時指出,台灣應效法聯合國農糧署,從農業主管機關觀念轉型做起,逐步實現環境永續的有機農業。「觀念沒轉型,永遠認為有機農業無法普遍發展,當然會使得農業脫離生物多樣性。」
至今仍有人認為有機或生態農業無助於糧食安全。「很多人都說,有機農法造成減產,不是讓糧食安全更惡化嗎?這句話是錯的。」郭華仁說,全球有70幾億人口中,有7~8億人口無時不刻處於挨餓,然而,全球糧食的生產足以餵飽90億人口,問題一向是分配不均,而非生產不足。
另外,一份統合分析報告[1]指出,先進國家與第三世界國家,慣行農業生產的結果完全不同。北半球先進國家有機田生產平均是慣行田的八成,但第三國家結果正好反過來,慣行反而遠不如有機。
這道理很容易了解,在慣行農法操作下,農藥將益蟲全部殺光,害蟲剩下一點點,因此表面上看起來是達到防除害蟲的效果。但是隔年益蟲不來了,害蟲則充滿整個農地空間,因此就得再使用農藥;化學肥料也如此,當好菌沒了,土壤的微生物都消失,成了加護病房式的農業,不得不依賴農藥化肥,這些資材有如嗎啡、鴉片,非得每年使用不可。這對有錢國家影響不大,但是對於貧窮國家,土地破壞了,生產也跟著減少。
「微生物好菌壞菌、昆蟲好蟲壞蟲等,這些多樣性,讓這塊農田生產肥料、吸收肥料的能力,甚至幫農地對抗病蟲害的能力,所以一個好的農業生態系,不用農藥化肥也能從事生產,這就是農業生物多樣性的重要。」郭華仁說。
站在永續經營的角度,強調生物多樣性的有機耕種更迫切需要,這也說明何以聯合國面對糧食安全仍力推小型家庭農業,鼓勵作物多樣性生產的小農。郭華仁指出, 與單一大面積生產相較,單位面積產出卻遠小於小農。因為這塊地只生產玉米,但小農周邊或玉米田間還可以種其他東西,連雜草都能產出用以餵豬,單位產出絕對大於大農。「將來要養活這麼多人,絕對需要小農進行。」
力抗氣候變遷 生物多樣性必須主流化
整體而言,有機生態農法不需太擔心產量,反而慣行農法因出發點是獲取最高產量,必須依賴外來的藥肥,越用越多,會讓農業的成本增加,使得農民經濟、社會、環境成本增加。而有機農法孕育了健康的土壤,有機質豐富,保水能力強,即使面對氣候變遷都能維持穩定的產量;面對氣候變遷的衝擊,恢復力、韌性也較強。
隨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不減反增,嚴重衝擊人類生存之際,IPCC(聯合國政府間氣候變遷專門委員會)在去(2015)年底召開的氣候變遷巴黎峰會上提出「氣候變遷與糧食安全」議題,並提出「千分之四」倡議,讓土壤成為減緩全球暖化的「碳儲存器」。全球每年如能在土壤中增加千分之四的有機物質(如農作物殘餘物)儲量,就可以抵消全球的溫室氣體排放量。
對抗土壤劣化
全球有超過40%的旱地面臨土壤劣化的問題,而且惡化的情形因為氣候變遷的關係正急遽加速,土壤劣化對糧食安全以及家庭農業都帶來負面的衝擊。
確保糧食安全
在面對今日氣候變遷的條件下,全球能否在2050年餵飽95億人口將取決於我們保護現有土壤的能力。農業生產與土壤健康之間存在高度關聯性,其關鍵指標在於生產方式是否有機永續。生生不息、穩定的土壤狀況將有助於提高農場面對極端氣候的適應能力。
可適應氣候變遷的農業
含碳量較高的土壤可以緩和氣候變遷所帶來的衝擊,因為在對抗侵蝕及保留水份方面都具有比較好的效果,特別是在極端事件比如乾旱發生的時候。
「將空氣中的二氧化碳,保存在土壤中,這就只有農業、森林與溼地做得到。」這項碳積存主張,法國是以2020年將一半的農地成為生態農場為解方。「如果我們還想20年後有東西吃,這是必要的!」郭華仁表示,法國的這項計畫,應成為台灣的借鏡。
法國早於2012年就從「提高農業供應鏈的競爭力」、「推動採用生態農法」、「聚焦於年輕人民的飲食教育」、「發動農業之於社會的辯論」等四大領域著手,並制定於2014年公布的「未來農糧林法」(future food law),生態農業成為主流思考,不再徘徊於邊緣。
郭華仁認為,台灣政府應更積極主導這項典範轉移。他解釋,典範轉移通常是時間到了,一個世代的觀念就跟著轉變;只是台灣無法再等待20~30年,因此政府需接受新觀念,以政府的力量來改變。他點名農委會官員、農學院學者這群保守勢力,必須接受新觀念;只要政府政策說服大家,特別是說服立法委員,典範轉移才會啟動。
觀念的躍進與典範轉移這類意見逐漸在民間發酵,有意見指出,應直接任命跟得上時代、能以環境永續為念的農政官員。「與其緩慢的要求行政體系換腦袋,更應革新行政體制,引入具有新觀念的人才。」
生態農業目標是維持農業生產的資源基礎,並透過管理營養循環、保護授粉媒介和有益微生物、保持土壤健康和涵養水源等方式,以減少耕作區域的生態足跡、毒性物質、土壤擾動和水汙染的損害。
著眼於維持生物多樣性和生態系服務、支持永續的農業生產、並提升農村居民的生計和生活品質;有效的生態農業系統,不但建立三者永續目標的共同經營,並盡可能減少目標之間的衝突。
這與環境友善農法,樸門農法、保育農業、混農林業、有機農業和永續農業理念一致,唯一的差別在於,大部分農法僅聚焦在農耕地尺度內行動,而非整體的生態地景尺度。(參考資料:邁向農民及生態幸福的里山大道:生態農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