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美藝術家楊金池長期關注環保議題,近期於台北當代美術館(MOCA)舉辦在台首次個展「殺了我或改變(Kill me or Change)」,特訂於地球日前後進行兩場同名行為藝術,3萬個廢棄鋁罐高空降下,以肉身承載短暫快樂的代價,一不小心便可能受傷,逼迫人們正視不負責任的消費行為。室內展覽雖已結束,尚有廣場作品展至6月1日,及本周六下午「2088台北」、5月28日「火燒冰」兩場活動演出。
「垃圾人體雕塑」互動表演。圖片來源:MOCA。
拒絕使用污染環境的素材
他回憶與自然連結的根源從小開始,小時候住板橋,四周仍是農田,母親靠種田撫養五個小孩長大,「平日就跟家禽一起睡覺,捕魚抓鳥,跟大自然很密合的感覺。」就讀實驗小學,美術的天分被鼓勵,從用撿來的木料釘成城堡、拿起蠟筆、畫筆至高中畢業、服完兵役,1982年在美術老師的建議下進入紐約帕森斯設計學院(Parsons School of Design)求學,除了中央公園的綠蔭,「曼哈頓,一個用水泥石頭砌成的城市,受到很大的衝擊。」由自然跳進不自然。
大學再接觸攝影、多媒體等不同媒材,而他認為,高中與留日畫家林義昌學畫的經驗,強調東方式哲學,促使他在理解藝術的層面建立不同於技術的基礎,「藝術不只表面,更是觀念,一路求學的背景,主要提供『思考』的輔助。」
1986年畢業,並於1994年取得布魯克林普拉特藝術學院(Pratt Institute)科學碩士,不過,自大二家中即無力支付學費,他選擇留在美國謀求出路,什麼都做。第一份工作在日本連鎖紅花鐵板燒餐廳(Benihana),不到一星期的訓練,得上桌烹調,「我和顧客說,你們享用的是藝術。」他形容,短短三個月求賺快錢的打工,第一次體驗到何謂表演藝術公眾化;後來,認知到油畫、攝影等用料耗材造成環境污染的現實,拒絕使用它們來創作,剛好亦銜接上電腦合成的新時代,轉向融合多媒體的應用。
他表示,六、七○年代的觀念藝術幾經演進,仍為當代藝文界的主流之一,尤其現代社會節奏快速,人們沒有太多時間去猜想作品意義,「一方面,尋找最好的表現媒介,直接衝撞觀眾,另一方面,也要埋藏很強的概念在裡面。」大約十年前,楊金池已開始發表跨領域藝術(Multidisciplinary art)作品,結合裝置、多媒體、行為藝術等等互動式類型。
關注環保議題,以回收材料創作的藝術家楊金池。攝影:林倩如。
自然、社會雙生性的創作意識
只從事一個職業,「在創意的環境生存,迄今沒離開過。無法滿足用同一個方式做藝術,需要呼應社會的脈動。」楊金池分析,意識上可區分兩個創作脈絡,其一在自然,其二為社會。前者探討人性與自然界的關係,他表示大自然永遠無法被控制,但「人類對自然的認識,遠慢於環境發生的變化。」人們被原先的生活習慣牢牢套住,難以逃脫,或總有藉口不徹底改變,新聞雖一再傳播,依舊缺乏覺醒,「往往是大人,內心愧疚還是不一定願意改變,加上牽涉經濟、利益,行動愈發困難。」後者則摸索文明黑暗的一面,反映即時事件包括911、南亞海嘯、海地地震、311東日本大地震等。
20年前,便圍繞「環境」議題作為創作核心,源於工作業務接觸到回收再製業,對其過程持續存在的污染產生質疑,「那是回收紙的製作,整個工廠煙霧瀰漫,排放出的熱氣、毒氣,能稱之環保嗎?大量回收、大量製造,排斥這樣的行為。」即使工廠轉移設置於其他國家,空氣污染仍影響地球溫室氣體效應,細懸浮微粒隨季風飄散;有人浪費水,亦大有地方缺水,環境成本失衡,各種污染無限循環,他問,「難道不能對這個供給人類生命賴以成長的地球好一點嗎?人跟人之間的對待不能互相更親近嗎?」
一個命題經時間、地點長期觀察,待所有條件成熟時方呈現出來,以〈殺了我或改變〉為例,2008年已經醞釀,耗費四年多時間,確定最適合的場地、透過不同管道交流互動,比如跟著街友蒐集鋁罐,在小學教書以此計畫設計環教課程,國外駐村時不忘邀請對方在鋁罐上簽名、留下評語等等。
2012年第一次於紐約皇后區美術館(Queens Museum)戶外演出,以人的一生平均80歲計算,一天一喝一瓶飲料計3萬個鋁罐,網羅在一個象徵地球的圓形巨網內,用吊車懸掛在高空、釋放鋁罐,將藝術家埋入垃圾山,再泅泳而出。「累積第一個鋁罐開始,就是作品的一部分,屬於所有人的作品。對我來說,開展互動這一點至關重要,不管直接或間接的對話。」
〈殺了我或改變〉鋁罐從天而降畫面。圖片來源:MOCA。
楊金池補充,其實場地協調很久一年多,背景中的地球模型1964年為了世博會而建,工業革命後追求生活品質卻剝削地球資源,且廣告促銷生成沒必要的消費,反襯漫不經心的自私浪費,「一定要做這件作品,一直關注環保,人類根本沒改變,頂多表皮。」
氣候變遷、全球暖化一堆數字資訊眼過難有具體感受,只好藉聳動的標題,帶有危險及自虐性質的行為表演來設計整體效果(包括鋁罐特有的視覺反光、強力碰撞的聲響),墜打在藝術家身上是痛,但正被急遽消耗、慢性死亡的自然呢?試圖用生命召喚眾人集體的地球之愛。
聊到台北的演出,「當天,鋁罐內有些積水,重量加上沒有控制好投放分散,頭真的有點暈暈的。觀眾也比較害羞。」他笑說,台灣太乾淨了,蒐集不到鋁罐很傷腦筋,最後由新北市環保局協助提供,可惜的是不得不簡化了能跟社區、社群合作的互動層次。
本地出品的垃圾具象化
此次在台灣的個展,多件為2016年新作品,包括〈生命之光(The Light of Life)〉、〈123污染解決方案(123 pollution Solution)〉〈鋁磚塊(Giant Aluminum Bricks)〉、〈當代巨人家族(Giant Trash King Family)〉。〈鋁磚塊〉將數據視覺化,在廣場豎立十個巨型磚塊,每一個由30萬個鋁罐壓縮組成,這是對照台北市居住人口300萬人,假設每一個人一天都喝一瓶飲料的話,所製造出來的垃圾量。
〈當代巨人家族〉則是一組大型互動裝置,以電線、電子零件、塑膠袋及鋁罐等廢棄物組構而成父親、母親、四個小孩的半獸半充氣機器人裝置,同時配置LED燈光增加夜間照明。每個機器人都配置一組(二手)家用監視器和7吋小螢幕,觀眾只能看到別人的影像,自己的畫面透過攝影機傳遞出去,除了公共空間遭監視攝影機全面掌控的詰問,並提醒別以為視線外或被隱藏起來的垃圾問題不存在。
今晚的表演「2088台北」,延伸自「2050布魯克林」,以水的錄像進行投影移動演出,將從捷運中山站步行至南京西路站,歡迎參與。
楊金池坦言,非專業的科學家,未必可以提出解決方案,藝術工作者的任務,該是於重大事件發生的時候,引起世人的注意,像北海岸「德翔台北輪」擱淺漏油事件,幾天前也去到現場,考慮過是否把由重油潑到身上來做表演。
「唯一破壞地球的生物──人類,殘殺其他物種,彼此之間也相互殺害。」他說,省思人類文明發展至此,威脅環境甚鉅,他願相信,創作或能啟發人心,匯流改變。
〈生命之光〉。圖片來源:MOCA。
〈當代巨人家族〉。圖片來源:MO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