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場爆滿、拒收垃圾等現象陸續在全國多處,可說「垃圾大戰」一觸即發,環保署廢管處提出相關政策白皮書初稿,並在近日展開「家戶垃圾與事業廢棄物妥善處理共識凝聚會議」分區預備會議,3日在北區,4日、7日將接連辦中部場與南部場,檢討現行垃圾處理政策,更尋求零廢棄的目標,到場民間團體、地方政府與業者則不約而同表示,需要相關的法令能更明確、跟上國際潮流,並盡快互相整合,讓法令變得「有用」才能有效執行。
在這三場分區會議後,環署預計要在3月底前舉行全國會議,在4月20日前提出政策白皮書。
環署提出廢棄物白皮書初稿,並舉辦分區會議邀各界討論,攝影:賴品瑀。
據環署統計,台灣每年產出廢棄物約2,710萬公噸,其中屬一般廢棄物的家戶垃圾約830萬公噸,佔31%;1,880萬公噸的事業廢棄物則佔了68%,近7成,當中又以污泥、爐渣、營建廢棄物等一般事業廢棄物1,720萬公噸、佔91.5%,廢液、有機溶劑、重金屬污泥等有害事業廢棄物160萬公噸則佔了8.5%。
在家戶垃圾方面,垃圾產生量逐年下降,每人每日垃圾產生量從1998年的1.149公斤降至2014年的0.863公斤。「丟垃圾是有成本的。」到場關注的立委陳曼麗參與討論,提醒各地方政府,不管是採隨袋徵收或是隨水費徵收家戶垃圾處理費用,應該向民眾公開相關經費,讓民間理解成本有多大,不是把垃圾丟了就好。
與會的里長代表、環團表示,目前各地政府的分類不同,讓民眾困擾,需要統一並且更多的宣導。
地方政府無力回收廚餘 流入焚化爐
在場環保團體與地方政府對於其中的「廚餘」相當關注,廚餘回收量已從1998年的0.05萬公噸大幅提昇至2014年的72萬公噸,目前再利用方式為養豬或是堆肥兩途,但看守台灣協會秘書長謝和霖指出,生廚餘堆肥由於受限目前法令無法販售,部分縣市在無力處理也無經費委託民間業者的狀況下,拒絕回收生廚餘,將生廚餘送入焚化爐,相當可惜;環署應該要求縣市政府自行堆肥,並協請農委會把對肥料的補貼轉向協助地方政府堆肥,再把這些成品分送給農民使用。
主婦聯盟代表吳心萍則點出賣場、超市等通路的食物浪費問題,認為將這些廚餘應該列入「事業廢棄物」嚴謹管理並公開資訊,減少廚餘量也減少碳排量。
環境資訊協會代表林育朱表示,雖然廢管處報告顯示環署歷年推了不少限塑、減少包裝與一次性用品使用,但政策的落實與成效也應該檢視。
台灣廢棄物年產生情形數據。攝影:賴品瑀。
事業廢棄物管理策略 政府部門不同調
事業廢棄物則以產業源頭減量與流向追蹤管理成為焦點。目前事業廢棄物流向,「再利用」佔了80%為最大宗,其次為委託環保局垃圾焚化爐及民營處理業者佔15%。環署提出「零廢棄」的遠景,也表示正在整合「廢棄物清理法」與「資源回收再利用法」為「資源循環利用法」。
至於事業廢棄物,「產品」、「原料」與「廢棄物」等認定仍較無共識的討論,由於廢清法並沒有明確定義「廢棄物」,早期依照「產品登記」來區分的作法,造成目前使用不當與產銷失衡的情況。此次有回收業者認為,許多資材落入廢棄物的分類後,便較難以利用,應該儘速正名,但環團也重申對有毒事業廢棄物的戒心,強調不該以「原料」名義進口廢五金等,以免衍生廢棄物無處可去,污染環境得不償失。
至於包括環保署、經濟部、科技部、科學園區等機關,對於事業廢棄物管理也並非同調。包括產業界期待成立產業專區,藉此避免零星的小規模業者難以管理,也認為擴大規模、強化產業資源鏈結也有助於產業發展,但土地如何取得?是否可運用閒置科學園區,經濟部提出異議,指出依照內政部對丁種建築用地工業用地的規定,無產品產出、無具工廠身分的機構並不適用,應該尋求公共設施用地,但公共設施用地是否足以提供,則仍須協調。
而流向的管理方面,目前環署與經濟部已整合出平台,但目前科學園區卻無,因此環署也希望科學園區建立一套登錄管理系統,並盡快加入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