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98

熱浪來襲

$
0
0
撰文:克雷格.威爾許 Craig Welch;攝影:保羅.尼克蘭 Paul Nicklen

加拿大溫哥華島附近岩石上的這隻加洲海獅與其他數千隻海獅一樣,在2014至2015年間死亡。許多海獅很難在異常溫暖的東太平洋找到食物,因而餓死。攝影:保羅.尼克蘭 Paul Nicklen

從2013年底開始,阿拉斯加灣就出現了一個令人困惑的暖水團。有一個頑強大氣高壓系統抑制了暴風雨。就像往熱咖啡表面吹氣可以釋放熱氣一樣,風通常會攪動海面、使其降溫。然而這片變動的海水(稱為「一坨水」)內部的熱氣卻不斷蓄積,並且沿著北美西岸逐漸變寬,然後和緩慢往北的暖水團交會。有些地區的海水溫度比平均溫度高了攝氏4度,有些海水團塊出現破紀錄的高溫。在高峰時期,暖水涵蓋了從墨西哥到阿拉斯加之間大約900萬平方公里的面積,幅員比美國還大。

造成這個現象的原因會是由化石燃料釋出、造成地球暖化的二氧化碳嗎?沒有人確切知道。仍有爭議的一個說法是,由於北極海冰迅速消融,使得極地噴射氣流更加曲折,讓天氣系統持續更久。另一個較為人接受的理論,則將暖化歸咎於熱帶地區的高溫在噴射氣流中所引發的正常大氣波動。然而就連支持這個理論的科學家,都不見得會排除氣候變遷所扮演的次要角色。

這種異象很難解釋,因為地球上最大的這片海洋原本就令人困惑不解。交疊且可持續數十年的模式已經造成了溫度起伏。每隔數年或數十年,東太平洋會從食物豐富的冷水區變成較溫暖的水域,這種循環稱為太平洋十年期振盪。熱帶地區定期升溫的聖嬰現象讓北美的溫度升高。加州洋流這條海洋公路將冷水從加拿大往南送到墨西哥的下加利福尼亞州,風一路將溫暖的表層水推離岸邊,造成湧升流,進而將較冷也較營養的海水從海底往上帶。

這些反覆無常的轉變都可能讓海洋生物重新分布。我想了解最近這次暖化的嚴重程度,於是在造訪阿拉斯加的幾週前,我來到離俄勒岡海岸幾公里遠處。長16公尺的研究船愛拉卡號破浪而行。國家海洋和大氣總署的海洋學者比爾.彼得森跪在甲板上,臉湊近一個紅色的冷藏箱。冷藏箱裡裝著他同事剛從海底深處拉上來的一網東西。彼得森要讓我看看東太平洋的改變有多徹底。

「天啊,太可怕了。」他說。我越過他的肩膀往下看海洋底部的食物網,只看到顏色宛如機油的汙泥。他說的就是這個。20年來,彼得森的團隊每兩週就會到這裡來收集微小的動植物,地球上最豐饒的海洋系統之一就是以這些生物為基礎。這份吃到飽自助餐中最珍貴的一道菜,原應是2公分長的磷蝦。磷蝦狀似蝦子,海雀、銀鮭、姥鯊和鯨魚都喜歡吃。鯷魚和沙丁魚都吃磷蝦,然後再被更大的魚和海獅大口吞下。這個季節的磷蝦應很多,但彼得森的採樣中卻多為湯狀的藻類和小水母,兩者的營養價值都不高。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9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