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離《濕地保育法》頒布實施已一年餘,台灣的濕地終於等到法律保障,重新修補人與濕地的關係。實行一年以後,台灣的濕地保育進展如何呢?台灣環境資訊協會邀請兩岸環境新聞記者,一起走訪台灣濕地,藉由新聞人的銳利眼光檢視台灣的濕地環境。
中國環境記者拜訪台灣濕地。環境記者任明超正在紀錄五股濕地的樣貌。攝影:洪郁婷。
農地與濕地的親密關係
糧食生產濕地最重要的功能之一,田裡除了農夫的腳印,還有誰的腳印呢?
星期六上午,走進台灣博物館南門園區,熱鬧的農夫市集正展開,這是台灣第一個兼顧經濟與保育的綠保標章市集──田裡有腳印。創辦市集的台博館前副館長、現任的林務局長林華慶與慈心基金會執行長蘇慕容,侃侃而談當初創辦市集的初衷。
農業與環境息息相關,農人如何照顧土地,土地便如何回饋。前幾年台灣發生幾起農業與生態的衝突,例如2010年台南水雉集體死亡、2013年屏東黑鳶農藥中毒,痛心的故事使人們開始思考,如何在農業經濟與環境生態間取得平衡,「有機農業」或許是一個好的選擇。
為了保障消費者權益,「有機」認證必須經過重重關卡,確保各項農藥零檢出,對農民而言是一道太高的門檻,難以跨進友善環境農業的領域。林華慶認為,如今大眾對「有機」的理解幾乎等同「農藥零檢出」,環境友善的概念已經太過淡薄。林務局推動的綠保標章認證,給了願意嘗試友善環境農法的農友一個相對容易跨進的門檻,時任台博館副館長的林華慶,延續綠保標章幫助農友實行友善環境農法的精神,與慈心基金會共創了田裡有腳印市集。
如何減輕經濟與生態衝突
人類活動也是生態系中的一環,與自然和諧共存,便是友善農業的精神之一。生態保育難免與農業經濟發生衝突,山豬跟台灣獼猴對農作的破壞,更是榜上有名的農作。尤其是台灣獼猴屬於保育類,總是搶在果農採收前掃貨,使農民血本無歸恨之入骨,卻無可奈何。針對保育動物及天災造成的農業損失,《中國綠色時報》記者王勝男問到,政府單位是否有提供農民補償,或有農業保險提供農民避險?
林務局長林華慶表示,針對保育類動物造成的農損,台灣目前做法傾向提供解決辦法,而非金錢補貼;至於農業保險,目前也有業者嘗試針對高接梨提供農損保險,尚未普及到其他農產。
農夫市集 拉近產地到餐桌的距離
農業與生態相依的觀念,在中國尚未普遍,中國環境記者發現台灣的農夫市集成功的建立農人與消費者連結。南京《有機慢生活》記者高高,曾經參與辦理海南島的農夫市集。她表示海南島蟲害多、農藥使用氾濫,光是安全用藥的要求就難以落實,這對建立生產與消費者的信任是相當不利的。
慈心執行長蘇慕容表示,農夫市集的功能不僅是縮短農人與消費者的距離,同時也提供一個相對容易的管道,幫助農民投入環境友善的工作,以〈田裡有腳印〉為例,綠保標章的核可使農民踏入有機的門檻降低,透過市集的宣傳推廣使消費者理解進而支持綠保標章產品,使友善環境的農夫也能得到應有的重視與收入。
環境友善農業 農人怎麼看
在農夫市集擺攤的茶農陳易泰,畢業於台大財經系,投入無毒茶葉栽培已經第四年,從事友善環境農業的理由與財經所學恰恰相反,農業是一種「有我一定有你,有你一定有我」共存共榮的生存方式。
代表花蓮富興lipahak生態農場前來分享的吳海音,她的另一個身分是東華大學自然資源與環境學系副教授。吳海音無奈笑說,到目前為止,富興生態農場尚未達到生態與經濟平衡的目標,目前為止只有生態單方獲勝,農民需要兼任其他工作以維持生計。她說,富興生態農場像是一個實驗基地,實驗各種有機栽培方式,在土地上實踐環境友善的理念,進而影響當地農民的農作方式、看待有機農業的角度並發掘有機農產品的價值。
到淡水河流域 看都市與濕地如何共存
淡水河承載大台北地區800多萬人口,卻被高聳的堤防隔絕在城市之外,默默地提供汙水處理、生態保育、休閒娛樂,濕地生態服務。離開〈田裡有腳印〉市集結束農業與濕地的討論,下一站的主題是城市與濕地的親密關係。淡水河流域濕地被列為國家級重要濕地,共有11處濕地分散在上中下游,這天兩岸環境記者拜訪的是由荒野保護協會認養的五股濕地。
進行淡水河環境簡報的地點在二重疏洪道成蘆橋下的貨櫃屋──濕地教育中心,2006年設置至今已經有十年歷史,位在行水區的濕地教育中心每次颱風前夕都必需以吊車撤走,多次撤離之後,顯得破舊不堪。民間管理棲地有各種方式,向政府申請認養、競標委託經營或是集資購地信託,五股濕地在荒野保護協會的努力之下保存了更多生物多樣性,可以提供環境教育、休閒遊憩等濕地服務,在棲地的維護方面,荒野則透過企業社會責任模式,取得維護濕地環境的部分財力與人力。
淡水河濕地變遷 桑田滄海工業區
荒野志工陳江河解說淡水河和五股濕地的歷史,距今僅僅60年前,淡水河曾是人們日常取水用水、新生兒接受洗禮的地方。二重疏洪道一帶曾經是一片良田,1964年拓寬了「獅子頭」隘口,導致海水入侵淹沒田地形成大片沼澤,農民成了漁民。1980年代,政府因應防洪政策重新規劃市地,遷走居民闢建二重疏洪道,同時填掉沼澤改作工業區,這樣大刀闊斧的資源調整,對居民生活造成劇烈的影響,即便在當時戒嚴氛圍中仍掀起一波抗爭行動。
鄰近都會區的五股濕地,擁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荒野志工每年在此觀測到超過60種鳥類在此活動。初秋傍晚,許多民眾來到河濱公園騎自行車吹風踏青,兩岸環境新聞記者團也跟著荒野志工陳江河、李建麒,沿著河濱自行車道發現淡水河濕地的美好,從成蘆橋下騎到淡水河出海口左岸挖仔尾濕地。往日落方向望去,眾人都驚豔於燦爛夕陽與遼闊的潮間帶,只見陳江河感嘆地說,這樣的景色或許十年後就看不到了。
明智利用濕地 需要智慧與環境關懷
新北市政府為了疏通車潮及促進地方發展而規劃的淡江大橋,橋墩將落在挖仔尾濕地不遠處,誰也說不定將帶來什麼樣的影響,如同台北港完工後突堤效應帶來的北堤沙灘,橋墩落下之後,河口漂沙重新分布挖仔尾濕地不知將變成何種樣貌。無論是淡江大橋或是淡北道路,拓寬道路之後就能一勞永逸解決交通問題嗎?還是會像炸掉後獅子頭隘口海潮湧入那般帶進更多車潮呢?「雲南報業旅遊傳媒全媒體」編輯李元,來自自然/觀光資源豐富的雲南,對洶湧的車潮、人潮並不陌生,她認為,伴隨拓寬道路而來將是更多的車流量。
濕地保育法母法中強調「明智利用」,但施行細則和保育利用計畫尚未出爐之前,無法真正發揮保護管理的功能,像隻沒有爪牙的老虎。「明智利用」有太廣的解讀空間,比如最近通過的茄萣濕地道路開發,便遭到環團批評為沒等到細則出爐就宣布通過。這一趟濕地走讀,陳江河不止一次強調,改變環境的後果無論好壞,都是所有人一起承擔。尤其在生物多樣性如此豐富的濕地,明智利用四個字需要經過更嚴謹的考量。
※編按:完成十天濕地保育的參訪後,9月10日中國記者們將在「咱的坔咱的家——兩岸濕地保育之媒體觀察」分享會,與台灣濕地專家對談,雙方會激盪出什麼火花?歡迎報名參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