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uantcast
Channel: 台灣環境資訊協會-環境資訊中心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98

找到生態崩壞關鍵 學者取名「金絲雀物種」籲保育

$
0
0
本報2016年8月25日綜合外電報導,姜唯編譯;蔡麗伶審校

貓熊、北極熊、黑面琵鷺等「明星物種」往往吸引社會大眾及媒體的目光,甚至成為影響政府決策的利器,不過英國南安普敦大學永續科學系講師戴克(James Dyke)在《衛報》撰文指出,許多為人所忽略的稀有物種消失,其實是生態系統將要崩壞的指標,學界便將這些物種稱為「生態系金絲雀」(ecosystem canaries)。

Tangqiu(CC BY-NC 2.0)

雲南洱海,是戴克參與的研究監測的案例之一,說明了失去基礎物種的生態系統,被大量的矽藻所佔領,沒有任何其他動植物。圖片來源:Tangqiu(CC BY-NC 2.0)。

除了明星物種 這些生態金絲雀更關鍵

「生態系金絲雀」(ecosystem canaries),緣由是採礦者常用金絲雀偵測地下是否有有毒氣體,而研究指出,生態系統是否健康、具有韌性,可從許多關鍵物種的存在與否看出端倪。也就是說,生態系統受到壓力時,生態金絲雀就是第一個消失的物種。

戴克說,生物多樣性可增加生態系統的韌性;物種越多,每個物種就越能耐受衝擊。生物多樣性就像是飛機上的鉚釘,掉了一兩顆沒事,但掉得越來越多,生態系統功能就會趨向崩壞。

生態金絲雀消失表示生態系統功能有所改變,因此可視為即將崩壞的跡象。

雲南洱海案例 生態系崩壞後難恢復

戴克參與的研究團隊前往中國湖泊,分析矽藻和水生蠓相互競爭資源時的數量變化,歸納出物種的三種型態——繁殖緩慢但是競爭力強的「基石」物種、競爭力弱但是繁殖快速的「雜草」物種,以及繁殖緩慢競爭力也弱的「金絲雀」物種。

這些湖泊的生態系統被農業廢水所污染。當污染情況惡化,金絲雀物種首當其衝。隨著污染越來越嚴重,影響所有的物種,乃至生態系統崩壞,基石物種就會被雜草物種所取代。失去基石物種的生態系統被大量的矽藻所佔領,沒有任何其他動植物。

預防勝於治療,湖泊要變回原本生態豐富的狀態非常困難。

透過觀察基石物種、雜草物種和金絲雀物種的比例,研究人員得以清楚知道一個生態系統多年後,甚至數十年後將崩壞,並有足夠的時間應變,可能是改變農法,或想其他的改善措施。

戴克認為,這個生態理論可應用在其他水生和陸地生態系統。以人類破壞生態的速度和幅度,應有許多驗證這個理論的機會。

【參考資料】

捐款支持環境資訊中心,加入打造優質環境媒體的行列!


Viewing all articles
Browse latest Browse all 1198

Trending Articles



<script src="https://jsc.adskeeper.com/r/s/rssing.com.1596347.js" async> </script>